赵维城
- 作品数:7 被引量:65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论云南地貌体系被引量:32
- 1998年
- 阐述了云南地貌学研究发展概况,分析了云南地貌构造体系,进行了云南新构造运动分区。在对云南地貌类型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岩石类型、大地构造和地貌形态、特征的相异性,进行了云南地貌分区。
- 赵维城
- 关键词:地貌构造地貌
- 云南北部山原红壤成土年龄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1997年
- 根据红壤成土过程中的元素迁移模型,本文初步求解了云南北部山原红壤成土过程中的硅迁移强度值(Px),并对不同海拔高程上的山原红壤发育年龄进行了计算。
- 况明生赵维城
- 关键词:发育年龄古土壤
- 独龙江流域水文特性及水资源开发被引量:2
- 1993年
- 赵维城何大明
- 关键词:水文特性水资源开发降水量
- 云南大理点苍山地区更新世晚期沉积地层的ESR测年研究被引量:19
- 1997年
- 本文采用电于自旋共振(ESR)方法测定了云南点苍山地区更新世晚期沉积地层的形成年代。测年结果显示;(1)点苍山地区冰川沉积物的ESR年龄均小于140.35KaBP,说明该地区的第四纪冰川作用最早出现于中更新世晚期,主要发生于晚更新世;(2)点苍山西麓平坡附近最高一级基座阶地的堆积时代为184.3KaBP,证明西洱河阶地系列为中更新世以来的产物;(3)点苍山东侧白雀寺地区深3.7m处的褐红色地展形成的ESR年龄为12218KaBP,揭示出该地层形成于深海氧同位素5e阶段所代表的一个温热气候时期。
- 况明生赵维城
- 关键词:ESR测年晚更新世
- 大理点苍山地区白雀寺地层剖面的化学风化特征及其古环境被引量:3
- 1997年
- 本文根据系统测定的大理点苍山—洱海地区白雀寺地层剖面的氧化矿物含量数据,对该剖面的风化系数和风化变率及其古环境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之上,选择出其中的硅铁化变率曲线,主要采用函数转换法就古环境中温度升降过程的波动幅度进行了推算。揭示出云南北部晚更新世大理冰期中存在着短时的气温回暖期,而在大理冰期内气候的冷暖波动较低,高纬地区的更加剧烈。经与低、高纬地区古气候变化曲线的比较研究,证明大理白雀寺地层剖面风化变率所示的气候变化曲线与其基本一致,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
- 赵维城况明生包浩生
- 关键词:地层剖面化学风化古环境
- 从航片上观察点苍山冰川地貌被引量:15
- 1997年
- 本文利用点苍山地区1:3.8万黑白航空像片,通过目视判读初步查明大理点苍山晚更新世冰川作用的特征,其冰蚀地貌主要沿北北西向主山脊线两侧分布,发现大小冰斗、冰盆和雪蚀洼地共约70处;冰斗冰湖、角峰和刃脊是其主要的冰蚀形态;根据冰斗分布高度、形态规模和后期的侵蚀破坏程度,将点苍山的古冰川作用划分为大小海子冰期、大理冰期Ⅰ期和大理冰期Ⅱ期,它们的雪线高度分别为:3250—3550m、3700—3800m、3800—3900m。
- 陈钦峦赵维城
- 关键词:冰斗冰期冰川地貌
- “云南大理冰期”之再研究的迫切性及必要性被引量:2
- 1993年
- 在当今全球变化研究中,特别注意晚更新世十多万年以来及近代的环境变化。中国晚更新世的环境变化研究近年来无论在华北黄土、近海沉积诸方面均取得长足进展。但是,在环境变化中处于举足轻重地位的十多万年以来的冰川进退研究却进展不大,这方面我国的研究状况与国际上有重大差距,这特别表现在大理冰期的研究程度极低的事实上。众所周知,“大理冰期”代表中国末次冰期。但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德国学者Crednev.W.,他于1932年通过实地考察大理点苍山的冰斗和冰碛地形后提出了“
- 赵维城万晔
- 关键词:晚更新世环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