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钢德
- 作品数:51 被引量:23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介素-22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 <正>目的探讨白介素(IL)-22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材料和方法收集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ACLF患者79例,同时招募健康志愿者(HC)24例。在患者刚入院...
- 莫瑞东王芃项晓刚赖荣陶刘昱含赵钢德韩艳蔡伟王晖俞红谢青
- 文献传递
- 微小RNA-1187对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8介导的肝细胞凋亡调控的作用
- 2011年
- 目的 通过微小RNA-1187(miR-1187)靶向调节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mRNA的表达,观察miR-1187对肝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 应用D-氨基半乳糖联合脂多糖构建BALB/c小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取肝组织进行锁核酸(LNA)-miRNA微阵列分析和miRNA靶基因功能分析.体外培养胚胎小鼠肝细胞株2(BNL-CL2细胞),予以TNFα联合D-氨基半乳糖分别诱导转染miR-1187模拟物组及未转染组,以正常生长细胞为对照,应用实时(RT)-PCR、Western印迹等方法检测各组细胞miR-1187、caspase-8 mRNA及caspase-8蛋白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miR-1187的信号值随急性肝功能衰竭进展明显下降.miR-1187与caspase-8 mRNA的3'非编码端(3'UTR)有直接的结合位点关系;miR-1187在未转染组表现为显著下调,在转染组下调减缓(t=6.371,P〈0.01);caspase-8 mRNA 在未转染组表达显著增高.在转染组上升明显减少(t=4.539,P〈0.01);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未转染组(t=3.365,P〈0.05).结论 miR-1187为肝细胞凋亡的抑制因子之一;高表达miR-1187通过靶向调节caspase-8 mRNA的表达,阻抑肝细胞凋亡的发生.
- 余东山安方梅龚邦东赵钢德项晓刚林兰意俞红王晖谢青
- 关键词:细胞凋亡
- 汉族人群NTCP基因多态性与HBV易感性相关
- 目的最新研究发现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的重要受体,与HBV入胞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NTCP基因多态性(SNP)与汉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
- 王芃蔡伟王晖谢青项晓刚莫瑞东董志霞赖荣陶刘昱含俞虹赵钢德周惠娟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中维甲酸诱导基因-I的表达及功能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HBV感染后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1)在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MoDC)中的表达和功能,并了解RIGI和MoDC在HBV感染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采集28例HBV感染者外周血,21例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7例为急性乙型肝炎(AHB)患者;1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用CD14免疫微珠分离纯化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4联合诱导培养7d成为树突状细胞(DC),用水泡性口炎病毒(VSV)感染刺激RIG-I活化。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抽提RNA,实时定量PCR检测RIG-I、干扰素启动子刺激基因1(IPS—1)和IFN-β的表达。正态分布数据采用方差分析,连续性变量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VSV感染活化RIG-I后,CHB、AHB组和健康对照组的RIG1mRNA表达水平在16h(2.44±2.03,19.54±3.15,21.48±8.39;F=7.451,P=0.002)和24h(2.68±2.93,10.31±3.88,14.01±5.04;F=7.908,P=0.001)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PS-1在CHB和AHB组中的表达在16h(2.05±1.08,1.99±1.56)和24h(2.27±2.16,3.24±1.21)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6h:0.60±0.31,F=7,246,P=0.003;24h:1.08±0.73,F=13.598,P=0.01)。CHB组中IFN-β水平在16h和24h均低于AHB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IG-I和IPS-1在HBV感染者MoDC中的表达明显异常,提示RIGI信号通路可能被HBV干扰,RIG—I和MoDC的功能缺陷在HBV感染和慢性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 赵钢德谢青王晖安宝燕周慧娟贾妮娜林兰意石翠翠郭清俞红
- 关键词:树突细胞维甲酸基因疗法干扰素类
- 血清sST2在慢性HBV感染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ST2在慢性HBV感染者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筛选并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瑞金医院感染科收治的慢性HBV感染者105例,其中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组46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组59例,另纳入健康对照(HC)组20名。其中CHB均行肝穿刺活检,根据肝脏病理学Ishak评分分为4个亚组,分别为无或轻度肝纤维化F0-2组(n=12)、中度肝纤维化F3-4组(n=12)、重度肝纤维化F5组(n=12)及肝硬化F6组(n=23)。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清IL-33和sST2的表达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HB组中肝硬化F6亚组sST2水平为(21.3±4.7)ng/mL,明显高于F5亚组、F3-4亚组、F0-2亚组[(5.1±0.8)ng/mL、(5.6±0.8)ng/mL、(3.8±0.4)ng/mL,均P<0.05]及HC组[(6.9±0.7)ng/mL,P<0.05],但低于HBV-ACLF组[(63.5±3.9)ng/mL,P<0.01]。所有患者的血清sST2水平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与血清白蛋白、血小板水平呈负相关(均P<0.01),而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无显著相关性。血清IL-33水平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F6亚组:(4.7±1.0)pg/mL、F5亚组:(4.2±0.7)pg/mL、F3-4亚组:(4.1±1.1)pg/mL、F0-2亚组:(5.4±2.0)pg/mL、HC组:(5.5±0.9)pg/mL、HBV-ACLF组:(5.4±0.5)pg/mL。结论血清sST2表达水平与CHB患者的肝纤维化进展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清IL-33与CHB肝纤维化进程及疾病进展无关。
- 林兰意姜绍文莫瑞东项晓刚赖荣陶王晖赵钢德蔡伟郭清许蓓谢青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 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22在慢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探讨CHB肝功能衰竭患者外周血循环miRNA的表达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1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就诊的CHB肝功能衰竭患者5例及健康体检者5名,进行血清Exiqon LNA miRNA芯片分析.另选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就诊的急性乙型肝炎10例、CHB 2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12例、CHB肝功能衰竭58例,健康体检者23名,实时定量PCR检测血清miRNA-122相对表达量.且对不同PTA程度、不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CHB肝功能衰竭患者miRNA-122相对表达量进行比较.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分析.结果 芯片分析结果显示,CHB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有148个miRNA发生显著变化,其中3个上调,为miRNA-122、miRNA-595和miRNA-300,145个下调.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各组患者血清miRNA-122相对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CHB肝功能衰竭组miRNA-122相对表达量最高,且30%<PTA≤40%患者血清miRNA-122相对表达量是20% <PTA≤30%患者的1.8倍,是PTA≤20%患者的2.3倍.MELD评分≤30时,血清miRNA-122表达水平随肝功能衰竭程度加重而升高,且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r=0.521,P<0.01);而当MELD评分>30时,血清miRNA-122表达量升高反而不明显.动态观察发现CHB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miRNA-122表达量随病情好转而下降.结论 早期CHB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清miRNA-122相对表达量明显上升,可作为监测疾病严重程度的血清标志物.
- 王伟静项晓刚赵钢德赖荣陶王芃莫瑞东郭斯敏周惠娟刘芸野王晖谢青
- 关键词:微小核糖核酸血清肝功能衰竭聚合酶链反应芯片分析技术
- 血清微小核糖核酸595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 <正>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外周血miRNA的表达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瑞金医院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及5例健康者的血清进行Exiqon LNA microRNA芯片分析。收集瑞金医院感染科20例慢性...
- 王芃项晓刚莫瑞东赖荣陶刘昱含王伟静赵钢德郭斯敏桂红莲周惠娟蔡伟王晖俞红韩艳谢青
- 文献传递
- 138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肝脏组织学改变被引量:39
- 2012年
- 目的探讨当前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药物种类,了解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肝脏组织学改变情况,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思路。方法收集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连续收治临床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138例患者资料,入选标准为依据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估法评分值≥6分。依I临床分型分为3组:肝细胞损伤型组、胆汁淤积型组和混合型组。3型诊断标准为:(1)肝细胞损伤型:[ALT/正常值上限(ULN)]/(碱性磷酸酶/ULN)≥5;(2)胆汁淤积型:(ALT/ULN)/(碱性磷酸酶/uLN)≤2;(3)混合型:2〈(ALT/ULN)/(碱性磷酸酶/ULN)〈5。分别统计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生物化学及免疫学指标,并对其中66例行肝活组织检查患者的肝脏组织学改变进行分析。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组非参数统计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比较的非参数统计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临床与病理学分型的一致性比较采用kappa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检验和Fisher’s精确概率法。结果本研究中致肝损伤药物主要有中草药(包括中成药,占53.8%)、抗微生物药(8.0%)以及保健品(6.蛳)。依据血清生物化学指标进行临床分型,其与病理损伤分型的一致性(kappa=0.63,P〈0.05)优于发病时临床分型与病理损伤分型的一致陛(kappa=0.25,P〈0.05)。DILI患者的病理学特征主要有大泡陛脂肪变性、小泡性脂肪变性、胆汁淤积、肝细胞凋亡、上皮样肉芽肿、嗜酸性粒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铁沉着。胆汁淤积型及混合型患者肝组织学改良HA]炎症坏死评分和Ishak纤维化评分均高于肝细胞损伤组护值均〈0.05)。结论中草药(包括中成药)是导致肝损伤的重要原因;同一时相临床分型与病理损伤分型有较好的一致性;胆�
- 赖荣陶王晖桂红莲叶敏贞戴维佳项晓刚赵钢德王伟静谢青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病理学组织学
- RIG-I诱导IFN的产生障碍在HBV持续感染中作用的研究
- 目的: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I)是近几年发现的胞浆中能够识别病毒RNA并诱导干扰素表达和分泌的重要模式识别受体,在抗病毒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RIG-I在HBV感染中起一定作用,本文对RIG-I在诱导...
- 赵钢德谢青石翠翠王晖项晓刚林兰意郭清余红
- 文献传递
- 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导致肝损伤的临床特点
- 2024年
- 目的分析免疫检测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ICI)相关肝脏毒性(IMH)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转归情况。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上海瑞金医院诊断的14例IMH患者,研究IMH患者起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反应及预后转归特点。结果14例IMH患者以男性为主(12例),中位年龄61岁。以黄疸、乏力、尿色黄染为主要症状,临床类型以胆汁淤积型为主(8例),10例患者出现3-4级肝损伤。以保肝药物为基础治疗,有4例患者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6例患者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治疗后,5例死亡或自动离院(去除2例因突发其他疾病死亡的患者),7例病情改善。5例预后不良患者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为13.5,7例预后改善患者的NLR为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H患者肝功能损伤以胆汁淤积型为主,部分患者治疗后可好转,预后较差。NLR有可能作为评估IMH预后的临床标志物。
- 杨思恒殷荣坤陈榕赵钢德汤伟亮王伟静谢青莫瑞东
- 关键词:PD-1/PD-L1肝脏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