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车冰清

作品数:32 被引量:396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经济管理
  • 3篇历史地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区域经济
  • 5篇协调发展
  • 5篇经济合作
  • 4篇影响因素
  • 4篇区域经济合作
  • 3篇人口
  • 3篇人口分布
  • 3篇建设用地
  • 3篇城市
  • 3篇城乡
  • 2篇制造业
  • 2篇泰尔指数
  • 2篇网点
  • 2篇县域
  • 2篇经济差异
  • 2篇基尼系数
  • 2篇城市经济
  • 2篇城乡融合
  • 1篇动力效应
  • 1篇行政区

机构

  • 14篇江苏师范大学
  • 1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1篇徐州师范大学
  • 6篇淮海发展研究...
  • 2篇河南财经政法...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盐城市人民政...
  • 1篇安徽省经济研...
  • 1篇江苏省淮海发...

作者

  • 31篇车冰清
  • 11篇朱传耿
  • 10篇杜艳
  • 10篇陆玉麒
  • 8篇沈正平
  • 7篇王毅
  • 5篇孟召宜
  • 4篇丁正山
  • 3篇简晓彬
  • 2篇陈娱
  • 2篇仇方道
  • 2篇余茂军
  • 2篇李敏
  • 1篇孟德友
  • 1篇胡超美
  • 1篇渠爱雪
  • 1篇文玉钊
  • 1篇刘燕
  • 1篇陈博文
  • 1篇陈伟博

传媒

  • 3篇人文地理
  • 3篇地理科学
  • 2篇地理研究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学习与实践
  • 2篇经济地理
  • 2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现代经济探讨
  • 1篇经济论坛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开发研究
  • 1篇城市
  • 1篇合作经济与科...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 1篇山地学报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云南地理环境...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年份

  • 1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6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省银行网点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基于网络平台的银行网点地理数据,运用最近邻指数、Ripley’s K函数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分别对五大商业银行、农业金融机构、中小商业银行、江苏地方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讨,并揭示不同类型银行网点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整体上,江苏省银行网点空间偏向分布差异明显"南多北少",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城区密集分布和外围分散分布";不同类型银行由于功能和市场定位的不同,除在城区密集分布的共性外,在城市外围区域的分布密度和服务范围存在较大差异。城市建成区面积、人口规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城镇化率、二三产业产值比重是影响银行网点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但对不同类型银行网点分布的影响程度不同。五大商业银行网点分布倾向于人口规模大、城镇化率高的城市,农业金融机构网点更依赖于农业人口因素,中小商业银行网点偏爱二三产业发达的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对江苏地方银行网点的布局具有显著影响,外资银行主要分布在对外开放程度高和国外资本输入较多的城市。城市行政级别和城市性质等制度因素对农业金融机构、外资银行网点区位选择的影响作用较强。
车冰清车冰清李敏
关键词:银行网点金融服务业
江苏省商业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区域差异因素被引量:15
2017年
以江苏省商业网点POI(兴趣点)数据为基础,结合经济社会统计数据,分别对批发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三种业态类型,运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最近邻指数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城市商业网点的空间分布模式和业态结构特征,并揭示其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江苏省商业网点总体上具有西北走向分布态势,呈现相对集中分布格局,表现出在长江以南地区集聚和在地级城市中心城区密集布局的特征;不同业态类型网点空间分布具有差异,批发零售业网点的空间集聚特征最显著,住宿业网点的分布相对均衡;各市商业业态结构呈现出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网点数量为主,以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独大的特征;地区生产总值、人口规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综合可达性以及第三次产业产值比重是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重要因素,不同因素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程度差异性较大,居民消费能力和地区发展水平是江苏省商业网点分布差异的主要驱动力。
车冰清简晓彬陆玉麒
关键词:商业网点业态结构影响因素
装备制造业空间集聚的测度及其动力效应——以江苏为例被引量:3
2017年
产业空间集聚对装备制造业集群化、特色化、创新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梳理产业集聚相关理论、评价产业空间集聚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产业集群度系数和空间基尼系数两大模型,对江苏装备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进行测度、评价和比较,并实证检验空间集聚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动力效应。研究表明,江苏装备制造业存在明显的产业集聚现象,特别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集聚程度较高,但各行业也存在升降不同的演变趋势及区域差异。从空间集聚对产业发展的动力效应看,产业集群度系数变量对江苏装备制造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空间基尼系数变量对装备制造业不同行业的动力效应存在方向差异。
简晓彬车冰清陈伟博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空间基尼系数
江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格局及机制被引量:33
2012年
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差成为江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构建评价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江苏13个地级市、52个县(市)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协调发展函数进行定量计算,得到市域、县域两个尺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度以及所属的协调发展类型。结果表明:①发展过程,江苏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分为波动期、增长期、回落期和平稳期4个阶段,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出现—加剧—暴露—解决"过程;②格局演变,苏南成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地,南京的协调发展出现了回落现象,宿迁依然是协调发展的最低点;③空间格局,13市协调发展类型特征是"过渡协调类多、协调和失调衰退类较少",52个县(市)总体的协调水平较低,表现在绝对数值偏低、所属类别较差,并且两个尺度在空间上都呈现南高北低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为其构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机制包括:体制同步、空间组织、科技合作、政策援助和环境治理等5个方面。
车冰清朱传耿孟召宜杜艳沈正平
关键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江苏北部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模式及对策被引量:1
2014年
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沿海地区得到快速发展,但同时存在江苏北部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不强、腹地3市(徐州、宿迁、淮安)被政策边缘化、沿海2市(连云港、盐城)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等现实问题。沿海与腹地的互动发展是实现苏北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路径。揭示了苏北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主要问题,探寻问题产生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走廊→双核→同城→网络"的互动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车冰清沈正平杜艳
关键词:苏北沿海互动发展
江苏省城乡空间融合的形态演化研究被引量:32
2017年
选取1980~2010年5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作为数据源,获取江苏省近30a的城乡建设用地变化数据,在空间分析和景观分析等方法支持下,分析城乡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揭示城乡空间融合的过程和动力机制,并归纳不同类型的城乡空间融合模式。结果表明:(1)城镇空间扩展方面,数量变化呈先平缓后急剧增长特征,空间形态变化首先以外部扩展为主,然后进入斑块边缘间的填充扩展的循环过程,苏锡常地区城镇空间的扩展最为密集;(2)农村地域变化方面,总量呈小幅增长态势,江苏北部沿淮河地区农村建设用地分布较为密集,沿江地区逐渐形成农村建设用地的次级密集区;(3)城乡空间融合过程方面,城乡空间开始由离散扩展逐步向粘合扩展过渡,城乡连通程度逐步提高,苏南地区城乡粘合扩展最为明显;(4)城乡空间融合的动力机制和地域模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开发区和新城区的快速建设是江苏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依据空间形态变化特征和主要动力因素,江苏省具有3种城乡空间融合发展类型:枢纽链接模式、集聚吞并模式、融合扩展模式。
车冰清陆玉麒王毅
关键词:城乡融合建设用地
淮海经济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以淮海经济区为例,以人均GDP为指标,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5次分组,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数学模型,揭示省际边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现状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经济"低谷"崛起、缩小经济差异以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的对策。
杜艳朱传耿孟召宜车冰清
关键词:基尼系数泰尔指数
江苏县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格局及对策研究被引量:38
2010年
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评价县域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江苏52个县市(不包括地级市市区)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和协调发展函数等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县域社会和经济综合指数、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社会、经济综合指数存在由南向北递减的特征,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52个县市总体的协调水平较低,表现在绝对数值偏低、所属类别较差、相互之间差距较大,在空间上存在由南向北明显的梯度性格局。最后基于52个县市所属的协调发展类型提出江苏县域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应对策。
车冰清朱传耿孟召宜杜艳沈正平
关键词:县域协调发展
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的区域分异及空间收敛性被引量:12
2016年
运用传统DEA、超效率DEA模型、空间自相关及空间收敛性模型,对我国30个省域(不含西藏及港澳台)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及空间收敛性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发现,地理空间上呈"V"型分布的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13个省市属制造业价值链攀升DEA有效,但辽宁、河北、山东等东部沿海省份及中西部多数省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偏低;地域相邻使省域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表现出典型的空间自相关特征;时间推移使省域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表现出明显的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性。对条件收敛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工业发展及信息化水平对省域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但科技创新并没有成为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重要推动力;此外,产业集聚与配套、人力资源禀赋、对外开放等因素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提升的作用尚未充分表现出来。
简晓彬仇方道车冰清
关键词:制造业区域分异
淮海经济区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8
2014年
淮海经济区自成立以来,区域合作与发展经历了横向联合、纵深拓展、形象塑造和核心聚合4个主要阶段,合作发展领域从经济建设到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合作发展主体从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到企业与市场,合作发展效应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在区域合作发展研究上,呈现由定性描述转向定性与定量结合研究、由一般分散讨论转向专题集成研究、由差异比较转向整合协调研究、由宏观探讨转向宏观与微观结合研究、由案例分析转向理论与实证结合研究的变化趋势.站在新的起点上,淮海经济区合作发展必须主动顺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新趋势和区域发展战略的新布局,积极探索和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开放融合和一体化发展的新道路.
沈正平车冰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