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儿童
  • 3篇综合征
  • 3篇细胞
  • 2篇血细胞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血小板减少性...
  • 2篇噬血细胞
  • 2篇噬血细胞综合...
  • 2篇凝血
  • 2篇凝血异常
  • 2篇紫癜
  • 2篇酰胺酶
  • 2篇小儿
  • 2篇门冬酰胺酶
  • 2篇免疫
  • 2篇急淋白血病
  • 2篇儿童噬血细胞...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机构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6篇大连市儿童医...

作者

  • 10篇边爽
  • 6篇郝良纯
  • 4篇李程辉
  • 3篇王欢
  • 3篇王秀丽
  • 3篇高晖
  • 2篇王弘
  • 2篇徐刚
  • 1篇李爽
  • 1篇朱会丽
  • 1篇赵继顺
  • 1篇霍彦
  • 1篇林健
  • 1篇辛琪

传媒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 2篇200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门冬酰胺酶治疗急淋白血病时出现凝血异常的临床观察
边爽郝良纯
门冬酰胺酶治疗急淋白血病发生凝血异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使用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所致的出凝血改变、相关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1.前瞻性收集使用L-asp 的ALL 患儿14例,分析应用L-asp 前、中、后凝血因子:FⅧ、FⅨ及...
边爽郝良纯王欢林健辛琪李爽霍彦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24例临床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个体化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结果高热、肝脾肿大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亦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急性肝功能衰竭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噬血细胞综合征。全血细胞减少(29.2%)、凝血功能异常(83.3%)、甘油三酯增多(45.8%)、肝功能损害(87.5%)、乳酸脱氢酶增高(100%)、C反应蛋白升高(70.8%)、钙离子降低(25%)、钠离子降低(66.7%)、铁蛋白升高(87.5%)、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91.7%)、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升高(100%)是本组病例实验室特点。骨髓象:23例均可见成熟组织细胞和噬血细胞。结论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医生应早期认症,早期诊断,并积极寻找原发病因,及早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边爽李程辉高晖
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个体化治疗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为主方案治疗CD_(20)+小儿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CD20+小儿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5例均为住院患者,用药剂量:375mg/(m2.次),每周1次,连续4次。可与化疗方案联用。结果5例为完全缓解,其中Ⅲ期2例,Ⅳ期3例(白血病期1例)。主要不良反应:低热2例,消化道反应、头晕1例,关节疼痛、皮疹等,均未出现骨髓抑制。心、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为主方案化疗是治疗CD20+小儿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有效而安全的方案。
王秀丽郝良纯徐刚王欢王弘边爽朱会丽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疗法利妥昔单抗
氨磷汀治疗儿童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年
目的:观察氨磷汀治疗儿童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以60例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以常规二线治疗;观察组患儿以氨磷汀治疗。分别对两组患儿在治疗前、治疗中每周两次检测其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儿的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和促血小板生成素值的差异性,以及对血压和血钙的影响。结果:经治疗,两组患儿血小板均得到提高,观察组患儿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在促血小板生成素、巨核细胞数比较无差异性(P>0.05);用药前后,观察组患儿血压有差异性(P<0.05)。结论:氨磷汀治疗儿童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升血小板效果优于常规二线治疗,但易引起低钙,甚至手足搐逆,建议给药同时对症补钙。
李程辉边爽
关键词:氨磷汀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难治性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靶向治疗被引量:1
2009年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及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常规治疗包括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静脉丙种球蛋白及脾切除。但对于难治性ITP的治疗,目前尚无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一致意见。
郝良纯边爽王秀丽
关键词:难治性ITP靶向治疗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皮肤黏膜出血循证医学证据
儿童全身播散性隐球菌病1例报告摘要
边爽郝良纯
血液检测仪在鉴别及诊断小儿贫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究血液检测仪在鉴别及诊断小儿贫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78例贫血患儿(观察组)及同期行体检的52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将78例贫血患儿按照不同贫血类型分成实验A组(感染性贫血,32例)、实验B组(缺铁性贫血,46例).经血液检测仪检验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液,对比分析三组受检儿童的检验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A组、实验B组MCV、MCHC、MCH指标水平均更低,RDW水平更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A组、实验B组的MCH、MCV指标水平相比,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A组MCHC、RDW指标水平低于实验B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可通过血液检验仪中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分布宽度等指标来鉴别及诊断小儿贫血,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边爽高晖李程辉
关键词:小儿贫血
小儿Chediak-Higashi综合征临床报告及随访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儿Chediak-Higashi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随访分析其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对1990~2009年20年间住院收治的Chediak-Higashi综合征进行临床综合分析。结果近亲婚配家族史占33%,均以反复发热为特征性的首发表现,头发及皮肤逐渐变灰白色,肝大占81%,脾大占83%,眼部异常占100%,以及淋巴结大,神经症状等。外周血和骨髓均有特征性颗粒。多在确诊后(加速期)10年内死于反复的难治性感染及出血。结论目前治疗Chediak-Higashi综合征的唯一方法是尽早施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常规治疗不能改变本病预后。
郝良纯王秀丽王弘边爽王欢徐刚赵继顺
关键词:CHEDIAK-HIGASHI综合征遗传学
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究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点,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20例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对症治疗。总结患儿病因,观察患儿临床表现,并记录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病因不明者8例,病因明确者12例(EB病毒感染8例,合并细菌感染4例)。患儿经实验室检查血乳酸脱氢酶(LDH)均>1000U/L,骨髓增生异常,噬血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3%,所有患儿临床发热情况均>1周,体温>38.5℃,且均有肝脾肿大,并伴有全血细胞降低情况。有16例患儿经首次治疗后彻底恢复至正常,治愈率为80.0%;有3例(15.0%)患儿病情严重,死于呼吸衰竭;有1例(5.0%)EB病毒感染致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体温有波动,且症状未有显著改善,经骨髓穿刺细胞学检查后确诊为淋巴瘤,经化疗后症状有所改善。结论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所致,临床表现多样化。给予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及时、有效的诊断及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边爽高晖李程辉
关键词: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