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艳
- 作品数:99 被引量:438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2006-2015年河南省淮阳县国家级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了解河南省国家级监测点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方法 2006-2015年,每年在淮阳县国家级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收集不少于1 000人份的粪便样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及其他肠道蠕虫卵,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此外,每年随机抽取10户家庭,收集其菜地、厕所、庭院和厨房的土壤样本,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测土壤蛔虫卵污染情况。结果 2006-2015年,共在淮阳县监测点调查10 419人,检出5种肠道蠕虫卵,分别为蛔虫、鞭虫、钩虫、蛲虫和东方毛圆线虫,人群土源性线虫平均感染率为3.69%,均为轻度感染且存在家庭聚集性。男性和女性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童蛲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10岁年龄组土源性线虫、蛔虫及蛲虫感染率均最高,其中3~9岁儿童为重点感染人群,蛲虫为主要感染虫种。小学文化程度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感染率随文化程度升高呈递减趋势。10年来,河南省国家监测点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监测点土壤中检出受精蛔虫卵和未受精蛔虫卵,但检出率很低。结论近10年来河南省国家级监测点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维持在较低水平,感染存在家庭聚集性。儿童尤其是3~9岁儿童为重点感染人群,蛲虫为重点防治虫种。
- 陈伟奇张雅兰李素华邓艳许汴利张红卫
-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
- 济源市一起群体性并殖吸虫病处置及疫源地调查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对济源市群体性并殖吸虫病感染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我省并殖吸虫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使用ELISA方法对被调查者血液进行并殖吸虫IgG抗体检测,使用改良加藤法和消化沉淀法分别对粪便和痰液样本进行并殖吸虫虫卵检测。使用双筛水沉法检测疫源地中间宿主(溪蟹)并殖吸虫囊蚴感染情况。使用SPSS 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1.56%的师生因感染并殖吸虫而患病,老师并殖吸虫病发病率高于学生(χ^2=13.870, P<0.001),吃生的或烤的溪蟹的师生并殖吸虫病患病率(55.56%)要远高于未食用溪蟹的师生(2.86%)(χ^2=16.995,P<0.001),且相关性很强(RR=19.44)。病例以肺部临床表现为主,多数病例(77.8%,7/9)潜伏期在并殖吸虫病一般潜伏期之内,从1例患者的血痰中发现了并殖吸虫虫卵;疫源地54.55%的第二中间宿主中检出斯氏并殖吸虫囊蚴。结论这是一起因生食半生食溪蟹而致的群体性并殖吸虫病感染事件,当地人群有较高感染风险,并殖吸虫病应纳入公共卫生健康教育体系。
- 杜小波王军鹏王小伟郑伟邓艳陈伟奇张雅兰蔺西萌
- 关键词:并殖吸虫病
- 人芽囊原虫感染合并其他疾病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21年
- 人芽囊原虫是一种常见肠道寄生原虫,感染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少数感染者尤其是合并感染或免疫系统功能受损者可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本文就人芽囊原虫合并感染其他病原体及其他疾病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人芽囊原虫感染防控提供参考。
- 陈慧慧刘琴邓艳张红卫田利光
- 关键词:人芽囊原虫共病
- 全球基金疟疾国家策略申请项目对河南省疟疾消除进程的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分析河南省全球基金疟疾国家策略申请(NSA)项目的实施对河南省消除疟疾进程的作用。 方法 通过建立项目、财务、物资等的管理和内控制度,确保河南省NSA项目的规范执行;通过建立电话、邮件等多渠道的交流平台,将所有数据逐级上报、审核和汇总;通过培训、督导和评估确保汇总数据的真实无误。查阅、整理2009-2012年该项目及河南省其他疟疾防治工作的数据资料,对比分析项目启动前后在人力资源、经费、物资、主要措施等方面的变化。 结果 项目执行期间,全省累计使用项目拨款2 972.34万元(人民币),占同期河南省总疟疾防治经费的一半以上;累计培训县、乡级镜检员3 966人次,培训基层医疗卫生人员61 415人次。通过项目实施,全省疟疾患者的血检确诊比例从2009年的45.67%(738/1 616)提高到2012年的99.36%(155/156)(χ^2=161.91,P<0.01);2009-2012年全省疟疾发病率分别为1.71/10万、0.94/10万、0.34/10万和0.17/10万,逐年下降。2012年河南省首次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输入性疟疾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χ^2=1 310.70,P<0.01);其中NSA项目县报告发病人数分别占全省报告病例总数的98.08%(1 585/1 616)、92.75%(831/896)、80.25%(252/314)和67.31%(105/156)(χ^2=300.38,P<0.01);2012年居民和学生的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4.65%(25 246/26 673)和93.73%(16 328/17 421),较2009年基线调查时的63.88%(5 755/9 009)和53.39%(155/156)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594.01,P<0.01;χ^2=5 221.53,P<0.01)。 结论 NSA项目的实施对河南省消除疟疾进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 邓艳陈伟奇张雅兰钱丹刘颖周瑞敏张红卫
- 关键词:消除疟疾
- 河南省内脏利什曼病流行病学特征和时空聚类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河南省内脏利什曼病(VL)流行病学特征和时空聚类,为疫情监测和精准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2年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河南省VL病例资料,对VL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应用SaTScan v10.1软件进行时空聚类分析。结果 2016-2022年河南省报告VL病例68例,年均发病率为0.010/10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χ^(2)=5.206,P <0.05)。除8月外,2016-2022年每月均有病例报告,报告高峰期为3-6月,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0.0%(34/68)。报告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为2.6∶1,男性和女性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0.011/10万和0.004/10万(χ^(2)=2.400,P> 0.05)。报告病例年龄范围为7个月至71岁,0~2岁组和≥60岁组分别占27.9%(19/68)和25.0%(17/68)。职业分布以农民(42.7%,29/68)和散居儿童(32.4%,22/68)为主。68例报告病例中本地感染61例、外省输入7例,61例本地感染病例分布在郑州市、洛阳市、安阳市、鹤壁市和三门峡市等5个地级市的13个县(市、区)。时空聚类分析结果显示2个有意义的聚集区域,聚集中心分别为安阳市林州市和郑州市巩义市。结论 2016年以来河南省VL的流行整体呈上升态势,且具有时空聚集性,需要对不同流行程度的流行区开展精准监测和防控,防止疫情继续扩散。
- 杨成运王丹贺志权纪鹏慧鲁德岭周正斌钱丹刘颖李素华周瑞敏邓艳张红卫
-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
- 2011-2015年河南省淮阳县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5
- 2016年
- 了解河南省淮阳县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钩虫(Ancylostoma sp.)和鞭虫(Trichuris trichiura)等土源性线虫病的流行动态。2011-2015年,在淮阳县每年收集不少于1 000人份的粪便样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及其他肠道蠕虫卵,钩虫阳性粪样用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定虫种;3~12周岁儿童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虫卵;每年随机抽取10户家庭,收集其菜地、厕所、庭院和厨房的土壤样本,用改良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测土壤蛔虫卵污染情况。5年累计监测5 229人,发现肠道蠕虫感染者54人,总感染率为1.03%。共查出蛔虫、鞭虫、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蛲虫和东方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orientalis)等5种肠道蠕虫,感染人数分别为13、2、9、29和1人,均为轻度感染,无多虫感染。2015年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为0.6%(7/1 134);2013年感染率最低,为0.3%(3/1 037)(P〉0.05)。各年龄段中〈10岁组肠道蠕虫感染率最高,为2.8%(25/905),其次为70岁以上和30~40岁组,感染率分别为 1.6%(4/256)和1.2%(8/6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肛拭法检查蛲虫平均感染率为1.8%(18/993)。幼托儿童和学生蛲虫感染率较高,分别为1.6%(6/366)和1.3%(13/1 005),与农民蛲虫感染率0.3%(10/3 78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机采集土壤样本200份,未发现蛔虫卵。2011-2015年河南省淮阳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维持在较低水平。
- 邓艳陈伟奇张雅兰蔺西萌张红卫许汴利
-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蛔虫鞭虫十二指肠钩虫蛲虫
- 济源市中小学生并殖吸虫病防治知识及行为调查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了解济源市中小学生并殖吸虫病相关知识和行为情况,为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抽取的中小学生作为对象,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并殖吸虫病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77.80%的学生有感染并殖吸虫病的危险行为,36.52%的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吃过居住地附近小河或小溪中溪蟹;感染并殖吸虫病危险行为发生率男生均高于女生,初中生高于小学生;仅有12.08%的学生听说过并殖吸虫病,18.54%的学生知道并殖吸虫病3种感染方式中的1种,8.71%(31/356)的学生知道2种,0.84%(3/356)的学生3种均知道。结论当地中小学生并殖吸虫病防治知识匮乏,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 陈伟奇张雅兰邓艳蔺西萌张红卫许汴利
- 关键词:并殖吸虫病知识
- 河南省全球基金疟疾项目(NSA项目)终期评估(一):核心指标完成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评估河南省全球基金疟疾项目(NSA项目)核心指标完成情况,为项目结束后的疟疾消除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按照《国家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终期评估方案》,全省159个县(市、区)(包括90个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县)对项目规定指标完成率、关键活动任务完成率、资金执行率和年报告发病率的数据指标进行收集,省项目办对该数据进行审核、汇总和分析。结果 2009-2012年,河南省疟疾总发病率逐年下降,但2012年输入性疟疾发病率较2009年上升2.4倍,疟原虫种类呈现多样化。2012年首次实现全省无本地感染病例,较2008年的无本地感染县区比例53.46%(85/159)显著提高(P〈0.05)。2009-2012年疟疾病例死亡率分别为0.06%(1/1 616)、0.33%(3/896)、0.64%(2/314)、0.64%(1/156)。项目第2年疟疾病例实验室(包括显微镜和疟疾快速诊断试剂即RDT)确诊比例为77.51%,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为100%,分别较2009年基线值(45.67%和50.62%)明显提高(P〈0.05)。项目第1年和第2年的镜检员培训目标完成率分别为109.6%(1 816/1 657)和129.75%(2 150/1 657),“三热”患者血检完成率分别为112.42%(469 145/417 301)和204.11%(712 553/349 110)。项目2年累计到位资金29 779 371.75元,资金总执行率为99.81%。结论 河南省疟疾NSA项目整体完成情况良好,实施效果显著,但应继续加强输入性疟疾管理,减少死亡病例的发生,同时强化疟疾镜检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疟疾病例显微镜/RDT确诊比例。
- 邓艳陈伟奇钱丹张雅兰刘颖张红卫
- 关键词:疟疾全球基金终期评估
- 2015年河南省城镇地区人体肠道蠕虫感染现状调查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了解河南省城镇地区人体肠道蠕虫的感染现状。方法参考全国第三次人体重点寄生虫病调查方案,于2015年1-5月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河南省安阳、鹤壁、焦作等14个地市的37个县(辖区)的62个居委会作为调查点,采集1岁以上常住居民(居住超过6个月以上)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肠道蠕虫感染情况。对有蛲虫感染的家庭进行聚集性分析。结果共调查15 893人,总感染率为1.09%(174/15 893),标化感染率为1.08%。查出6种肠道蠕虫,均为轻度感染,未发现混合感染情况。其中,蛲虫感染率最高,为0.92%(147/15 893)(χ~2=117.648,P<0.01);蛔虫、钩虫和鞭虫的感染率分别为0.07%(11/15 893)、0.06%(10/15 893)和0.03%(4/15 893);粪类圆线虫和华支睾吸虫的感染率均为0.01%(1/15 893)。14个地市中肠道蠕虫感染率最高的是洛阳市,为3.40%(17/500);最低的是三门峡市,为0.20%(1/501)。男性肠道蠕虫感染率为1.03%(77/7 477),女性为1.15%(97/8 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0~岁人群肠道蠕虫的感染率最高,为1.64%(31/1 895),不同年龄组人群肠道蠕虫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98,P<0.05);50~岁年龄组感染虫种类型最多,达6种。高中及以上人群的感染率最高,为1.48%(58/3 912),与学龄前儿童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5,P<0.01),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间肠道蠕虫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35,P<0.05)。医务人员肠道蠕虫的感染率最高,为4.76%(10/210),均为蛲虫感染;华支睾吸虫和粪类圆线虫感染仅在农民中发现;不同职业人群的肠道蠕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534,P<0.05)。147例蛲虫感染者分布在124户家庭,二项分布拟合分析结果显示,蛲虫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结论河南省城镇地区人群蛲虫感染率较高。
- 张雅兰朱岩昆陈伟奇邓艳蔺西萌李蓬张红卫许汴利
- 关键词:肠道蠕虫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 2022年河南省濮阳市曼氏裂头蚴感染状况及居民知识行为调查
- 2023年
- 目的了解河南省濮阳市宿主蛙类和居民曼氏裂头蚴的感染状况,及居民对裂头蚴病的认知和健康行为情况,为裂头蚴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选择濮阳市濮阳县为调查点,调查野生青蛙和市售牛蛙裂头蚴感染状况,并随机抽取150名居民进行曼氏裂头蚴血清学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蛙类57只,曼氏裂头蚴总感染率为1.75%(1/57),其中野生青蛙感染率为2.13%(1/47),感染度为3.00条/只,市售牛蛙未发现裂头蚴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居民血清曼氏裂头蚴IgG抗体均为阴性,裂头蚴病知识总知晓率为48.51%,健康行为正确率为86.53%,97.33%居民无任何相关症状。结论濮阳市蛙类曼氏裂头蚴感染率较低,市售牛蛙和居民暂未发现感染,但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需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做好裂头蚴病防控工作。
- 宋传清焦雪成王兰珍贾建玉陈伟奇张雅兰蒋甜甜邓艳赵俊君
- 关键词:曼氏裂头蚴蛙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