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玉雪

作品数:14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术
  • 7篇术后
  • 5篇麻醉
  • 4篇镇痛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动脉
  • 2篇动脉内
  • 2篇动脉内膜
  • 2篇动脉内膜剥脱...
  • 2篇亚群
  • 2篇镇痛方式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手术患者
  • 2篇胃镜
  • 2篇胃镜检查
  • 2篇无痛胃镜
  • 2篇无痛胃镜检查
  • 2篇细胞

机构

  • 14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固原市人民医...
  • 1篇商丘市第一人...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石嘴山市第一...

作者

  • 14篇邱玉雪
  • 6篇邓立琴
  • 3篇陈易
  • 3篇秦蕊
  • 2篇周向阳
  • 2篇孙建洋
  • 2篇刘俊
  • 1篇孟尽海
  • 1篇桑晓银
  • 1篇孔莉
  • 1篇胡灼军
  • 1篇杨立斌
  • 1篇倪新莉
  • 1篇曹池
  • 1篇宋凤香
  • 1篇张冬梅
  • 1篇刘斌
  • 1篇李亮
  • 1篇廖红
  • 1篇马晓阳

传媒

  • 5篇宁夏医科大学...
  • 3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充气加温毯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老年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和认知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1
2021年
目的探讨充气加温毯联合常规保温策略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及认知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全麻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70例,年龄65~7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充气保温组和常规保温组,每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低体温(IPH)、术后寒战、躁动、麻醉苏醒时间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术后恢复质量评估量表(PQRS)评估术前、术后1、3及7 d整体恢复质量和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常规保温组比较,充气保温组IPH发生率(5.7%和22.8%,χ^(2)=4.200,P=0.042),术后寒战的发生率(2.8%和28.6%,χ^(2)=10.057,P=0.003);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5.7%和31.4%,χ^(2)=7.652,P=0.006);术后48 h患者满意度明显增加(P<0.01);常规保温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明显延长(P<0.01)。充气保温组术后1 d整体恢复质量优良比例明显增加(P<0.05)。术后3 d、7 d两组患者整体恢复质量及认知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结论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围术期采取充气加温毯联合常规保温措施有利于降低围术期低体温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寒战,提高术后1 d整体恢复质量,但对术后认知恢复无影响。
陈岗张俊霞邓立琴王小梅侯海涛邱玉雪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
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麻醉体会被引量:3
2014年
病例1,男性,62岁,身高170em,体重60kg。4年前因脑梗死人住我院神经外科。诊断为左侧颈总动脉狭窄,脑梗死,并行左颈总动脉支架植入术。此次因头晕加重,左颈总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入院。入院后行颈动脉三维重建提示左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可见支架,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可见非钙化性斑块形成,管腔狭窄程度约60%。
邱玉雪李亮刘俊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麻醉
不同手术时间麻醉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早期恢复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麻醉时间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62例,ASA分级Ⅰ或Ⅱ级,根据不同的麻醉开始时间分为两组(n=31):上午(8:00—12:00)全麻组(A组)和下午(14:00—18:00)全麻组(P组)。记录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手术情况、麻醉用药及术后疼痛、恶心呕吐的治疗情况。应用术后恢复质量评估量表(PQRS)分别于拔管后15 min、拔管后30 min、术后1 d、术后3 d评估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各项恢复指标及恢复率。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浆中(ELISA法)褪黑素(MT)、皮质醇、C-反应蛋白(CRP)及快速血糖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麻醉药物用量、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管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组相比,P组患者术后1 d认知功能评分及恢复率下降(P均<0.05),术后3 d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及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生理功能、伤害性刺激、情感变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PQRS总分及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A组比较,P组患者术后1 d的MT水平降低,皮质醇水平升高(P均<0.05);两组患者围术期血糖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手术麻醉时间对患者术后第1天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稍有差异,但对术后早期整体恢复无明显影响。
侯海涛邓立琴邱玉雪武淑晶马晶晶
关键词:近日节律全身麻醉子宫肌瘤剔除术
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术前焦虑相关因素调查
2021年
详细了解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术前导致焦虑相关因素的调查。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3月我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人员1000例。分析了解焦虑相关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结果:所有人员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居住地和亲属检查陪伴情况之间有差异(P<0.05);心理焦虑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和亲属陪伴情况。结论:对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焦虑相关因素实施了解,并进行干预,可以缓解焦虑,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邱玉雪侯海涛邓立琴王小梅
关键词:胃镜检查术前焦虑
宁夏回族自治区麻醉医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调查宁夏回族自治区麻醉医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并评价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调查宁夏回族自治区30所公立医院的310名在职在岗麻醉医师,采用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Human Services Survey,MBI-HSS)进行测评。对与重度职业倦怠及职业倦怠3个维度(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重度评级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度职业倦怠发生率为18例(5.81%)。职业倦怠3个维度重度评级发生率分别为134例(43.22%)、35例(11.29%)和128例(41.29%)。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职业倦怠危险因素为受教育程度[硕士及以上学历(OR=4.695,95%CI 1.556~14.172)]。职业倦怠3个维度重度评级危险因素分别为每周工作时间[40~60 h(OR=4.420,95%CI 2.504~7.802);≥60 h(OR=7.469,95%CI 1.758~31.733)]和医院级别[三级(OR=1.847,95%CI 1.112~3.069)];受教育程度[硕士及以上(OR=2.306,95%CI 1.032~5.155)]、工作年限[6~15年(OR=0.358,95%CI 0.135~0.949)]和年麻醉例数[≥390例(OR=3.352,95%CI 1.301~8.639)];医院级别[二级(OR=1.717,95%CI 1.045~2.823)]。结论宁夏回族自治区麻醉医师职业倦怠客观存在,主要表现为情感衰竭及成就感低落。硕士以上学历麻醉医师更倾向于发生重度职业倦怠。
陈易邱玉雪王婷李培姬刘斌吴茜萍徐向钊杨立斌苗丽娜蔚静芳孟尽海
关键词:麻醉医师职业倦怠
右美托咪定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预防恶心呕吐的适宜剂量被引量:32
2019年
目的明确右美托咪定用于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镇痛预防恶心呕吐的适宜剂量。方法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35例,年龄18~60岁,体重52~80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45):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1μg/kg组(D1组)和右美托咪定2μg/kg组(D2组)。麻醉诱导结束后即刻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1·h^-1至术毕前30 min。术毕完全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入PACU,接PCIA泵,配方为:舒芬太尼1.2μg/kg、地佐辛2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IA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D1组和D2组分别于PCIA泵中混合右美托咪定1和2μg/kg。于PACU时段(P1)、回病房即刻至12 h(P2)、12~24 h(P3)、24~36 h(P4)和36~48 h(P5)时段记录患者恶心和呕吐的发生情况。于回病房12、24、36和48 h(T1-4)时记录患者Ramsay镇静评分。VAS评分>3分时嘱患者按压PCIA。术后48 h随访,记录患者满意度、PCIA按压情况以及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和头晕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1组和D2组P2时段恶心发生率降低,P2,3时段PCIA按压次数减少(P<0.05)。3组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患者满意度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和头晕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镇痛预防恶心呕吐的适宜剂量为1μg/kg。
刘振菁陈易邢学宁邱玉雪马松梅孙贺刘白沙孔莉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手术后恶心呕吐
静脉泵注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静脉泵注不同剂量的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3—5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门诊行宫腔镜手术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4组:丙泊酚组、低剂量利多卡因组、中剂量利多卡因组、高剂量利多卡因组,每组50例。4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至患者意识消失;除丙泊酚组外,其余3组均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负荷量1.5 mg/kg,低剂量利多卡因组、中剂量利多卡因组和高剂量利多卡因组分别持续静脉泵注利多卡因2、4和6 mg/(kg·h)至手术结束。记录患者年龄、体重、ASA分级、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麻醉用药量;采用疼痛数字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法评估丙泊酚注射痛的程度;根据患者术中肢体活动情况评估术中麻醉效果;评估患者术后下腹疼痛程度;记录患者术中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利多卡因和丙泊酚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低剂量利多卡因组、中剂量利多卡因组、高剂量利多卡因组患者丙泊酚首次使用量、丙泊酚使用总量均显著低于丙泊酚组(P值均<0.05);中剂量利多卡因组、高剂量利多卡因组患者利多卡因使用量均显著高于低剂量利多卡因组(P值均<0.05)。丙泊酚组术后各时间点下腹疼痛的缓解率均显著低于低剂量利多卡因组、中剂量利多卡因组、高剂量利多卡因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低剂量利多卡因组术后各时间点下腹疼痛的缓解率均显著低于中剂量利多卡因组、高剂量利多卡因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丙泊酚组轻度、中度、重度丙泊酚注射疼痛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低剂量利多卡因组、中剂量利多卡因组、高剂量利多卡因组,无痛率均显著低于低剂量利多卡因组、中剂量利多卡因组、高剂量利多卡因组(P值均<0.05)。中剂量利多卡因组、高剂量利多卡因组麻醉效果佳�
马卫兰宋凤香邓立琴王爱琪张天静邱玉雪侯海涛
关键词:妇科门诊外科手术丙泊酚利多卡因下腹疼痛
术后不同镇痛方式对开胸肿瘤手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对开胸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采用不同术后镇痛方式,通过检测不同时段T_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对开胸手术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开胸手术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术毕采用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Ⅱ组肋间神经阻滞+静脉PCA镇痛。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T_0)、术毕(T_1)、术后24h(T_2)及术后48h(T_3)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术后疼痛VAS评分。在上述各时点测定T_淋巴细胞亚群。结果Ⅱ组患者术毕血压、心率变化小于Ⅰ组患者(P<0.05),术毕及术后24h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Ⅰ组患者(P<0.05);与T_0比较,在Ⅰ组中CD4+、CD4+/CD8+在T_1、T_2、T_3时间点均降低(P<0.05);在Ⅱ组中与T_0比较,CD4^+、CD4^+/CD8+在T_1、T_2、时间点均降低(P<0.05),在T_3时间点恢复至T_0水平(P>0.05)。两组患者CD8+水平在各时间点与T_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_1至T_3时点Ⅱ组的CD4^+明显高于Ⅰ组(P<0.05),T_2至T_3时点Ⅱ组的CD4+/CD8+比值明显高于Ⅰ组(P<0.05),两组患者CD8+水平在各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静脉PCA镇痛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减轻开胸手术肿瘤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有利于患者T_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周向阳孙建洋邱玉雪马晓梅张天静秦蕊胡灼军
关键词:镇痛免疫肋间神经阻滞
丙泊酚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术后睡眠和疲劳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术后睡眠和疲劳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胃镜检查的门诊患者186例,分为2组,即普通胃镜组(C组)93例,胃镜检查前10~30 min缓慢口服利多卡因胶浆10 mL行咽部局麻;无痛胃镜组(P组)93例,在利多卡因胶浆咽部局麻的基础上,采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下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以维持检查过程中BIS 50~65。于检查前与检查后1、3、7 d评估患者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和疲劳量表(FS-14)评分(检查后1、3、7 d的AIS评分和FS-14评分通过电话随访获得),比较2组患者术后睡眠障碍(POSD,AIS>6)和术后疲劳综合征(POFS,FS-14≥5)的发生率,记录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和患者满意度,记录患者胃镜检查时间和入室(T_(1))、检查开始(T_(2))、胃镜到达十二指肠(T_(3))和检查结束(T_(4))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结果与C组比较,P组术后1 d AIS评分和FS-14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2组患者检查后3、7 d的AIS评分和FS-1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检查后1 d睡眠障碍和疲劳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P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满意度明显增加(P<0.05);2组患者T 2、T 3、T 4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仅对无痛胃镜检查患者术后1天的睡眠质量和疲劳程度产生影响,随后迅速恢复;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循环更加平稳,恶心呕吐发生率低、满意度高。
邱玉雪侯海涛邓立琴王小梅吴桠楠王璐
关键词:睡眠质量无痛胃镜
术后恢复质量评估量表评价患者全麻苏醒期的恢复质量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采用术后恢复质量评估量表(post-operative quality recovery scale,PQRS)评价不同年龄患者全麻苏醒期的恢复质量。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非心脑手术成年患者369例。采用PQRS量表于术前1d(标记为BL)及苏醒期(术后15、40min,标记为T15、T40)对患者生理功能、伤害性反应、情感变化、活动能力及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各指标评分结果低于基础值定义为未恢复。采用2007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年龄分段标准,将患者分为青壮年组(≤59岁)和老年组(≥60岁)。结果与老年组患者比较,青壮年患者在BL、T15及T40时收缩压均较低(P<0.01);在BL时心率较快(P<0.01);在T15时Likert-5点疼痛评分较高(P<0.01);在T15时不能维持自主呼吸发生率较低(P=0.026),在T40时不能维持自主呼吸、强刺激不能唤醒及无法接受指令发生率较低(均P<0.05)。结论所有全麻患者苏醒期恢复质量随时间逐渐改善。相比老年患者,青壮年患者全麻苏醒期意识、呼吸、循环恢复更快,但疼痛和躁动发生率增高。
陈易邱玉雪秦蕊马晓阳倪新莉
关键词:全麻苏醒期术后恢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