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雨汐

作品数:114 被引量:507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16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0篇细胞
  • 64篇骨髓
  • 61篇干细胞
  • 47篇神经干
  • 47篇神经干细胞
  • 41篇基质细胞
  • 40篇基质
  • 40篇骨髓基质
  • 38篇骨髓基质细胞
  • 33篇分化
  • 25篇源性
  • 21篇髓源性
  • 21篇骨髓源性
  • 19篇细胞分化
  • 19篇骨髓源性神经...
  • 16篇诱导分化
  • 15篇神经元
  • 15篇体外
  • 15篇胶质
  • 9篇蛋白

机构

  • 70篇南方医科大学
  • 3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北京军区总医...
  • 4篇广东医学院附...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空军总医院
  • 2篇海口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解放军第16...
  • 1篇解放军第一六...
  • 1篇解放军324...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108篇邹雨汐
  • 102篇姜晓丹
  • 88篇徐如祥
  • 64篇蔡颖谦
  • 63篇杜谋选
  • 18篇秦玲莎
  • 15篇柯以铨
  • 10篇杨志军
  • 9篇黄涛
  • 8篇刘智良
  • 8篇徐强
  • 8篇丁涟沭
  • 7篇戴宜武
  • 6篇滕晓华
  • 6篇陈镇洲
  • 6篇代广辉
  • 6篇陈剑荣
  • 6篇李钢
  • 6篇尚江华
  • 5篇唐艳萍

传媒

  • 44篇中华神经医学...
  • 16篇中国临床康复
  • 6篇第一军医大学...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广东医学
  • 3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广西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2篇2009
  • 6篇2008
  • 11篇2007
  • 11篇2006
  • 18篇2005
  • 17篇2004
  • 6篇2003
  • 11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1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外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可行性,为中枢神经组织损伤修复寻找种子细胞的理想来源.方法:无菌取成大鼠长骨骨髓,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后获得骨髓基质细胞(BMSC),在神经干细胞培养液及细胞因子等条件下诱导其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结果:增殖培养24~72h见细胞分裂像和克隆单位;继续增殖培养仍可见细胞克隆(干细胞特性);诱导培养第10日有成熟神经细胞形成.说明BMSC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经过多种因子的“程序性”作用,可以向神经干细胞、成熟神经元及胶质细胞方向分化.结论:在适宜培养条件及诱导因子联合作用下,BMSC可成功诱导出神经元样细胞.
袁军徐如祥姜晓丹黄涛蔡颖谦邹雨汐杜谋选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神经干细胞细胞培养
骨髓基质细胞体外诱导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被引量:25
2002年
目的 探索骨髓基质细胞 (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可行性 ,为BMSC在神经科学领域内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以成年犬BMSC为实验对象 ,利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表皮生长因子 (EGF)、维甲酸 (R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胶质细胞系来源神经营养因子 (GDNF)等作为增殖及分化诱导因子 ,进行增殖培养、分化诱导 ;免疫组化法进行细胞性质鉴定。结果 加入bFGF、EGF增殖培养 72h可见细胞分裂相 (成纤维细胞样细胞 )。加入RA、BDNF、GDNF诱导 3d ,部分细胞有NSE、GFAP成分表达 ;第 10d可见有神经元、神经胶质形态样细胞形成 ,经细胞成分 (NSE、GFAP)鉴定证实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结论 BMSC在体外培养条件下 ,经过bFGF、EGF、RA、BDNF、GDNF等因子的“程序性”作用 。
戴宜武徐如祥姜晓丹邹雨汐刘智良杜谋选蔡颖谦
关键词:骨髓间质细胞分化神经元胶质细胞
P^(38)激酶在PC12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探讨PC12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的信号转导机理。方法:培养的PC12细胞先缺氧(95%N2/5%CO2)6h,然后重新给氧,观测不同时间点细胞的存活率和caspase-3的活性;用MTT法测存活率,caspase-3检测试剂盒测caspase-3活性。用p38拮抗剂SB203580孵育细胞2h,之后缺氧/再给氧,观察SB203580对细胞存活率和caspase-3活性的影响。结果:PC12细胞缺氧/再给氧后caspase-3活性明显增加并使细胞存活率下降,SB203580明显降低缺氧/复氧后caspase-3的活性并使细胞死亡减少。结论:PC12细胞缺氧/再给氧后至少可以通过激活p38、caspase-3信号分子诱导PC12细胞死亡。
罗成义徐如祥邹雨汐杨志林戴宜武
关键词:缺氧再给氧细胞死亡PC12细胞
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中PMNLs毒性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期间源于多形核白细胞 (PMNL s)的超氧化物 (O- 2 )活性变化及其毒性作用。方法 以影响 PMNL s碱性磷酸酶 (AL Pase)阳性颗粒产生 O- 2 的激动剂 PMA或其抑制剂 BCA分别处理大白鼠 ;线栓法制成大脑中动脉 (MCA)阻塞模型 ,缺血 1小时后再灌注 6、12、2 4、4 8、72及 16 8小时 ;在各时间点取脑组织 ,检测髓过氧化物酶 (MPO)及 O- 2 活性 ,并观察大脑超微结构。结果  PAM实验组和 BCA实验组的 MPO活性均于缺血再灌注 2 4小时达到峰值 ;各相同时间点上 ,两组间的 MPO活性无显著差别。PAM实验组的 O- 2 活性显著高于 BCA实验组 ,O- 2 活性于缺血再灌注 72小时达峰值。在 PAM实验组 ,相同实验时间点上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损伤程度较 BCA实验组重 ,表现为神经元水肿、神经毡及突触结构异常较为明显。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害中 PMNL s的 O- 2 活性增高 ,并与脑组织损伤程度呈正比。O- 2 抑制剂BCA能降低 O- 2 的活性 。
姜晓丹宋文光谭盛杜谋选邹雨汐小林俊博濑口春道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多形核白细胞超氧化物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创伤性脑损伤的遗传安全性评估
2023年
目的初步探讨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创伤性脑损伤(TBI)的遗传安全性。方法(1)体内实验:分离提取并传代培养雄性SD大鼠的BMSCs。将微量药物注射套管植入并固定于12只雌性SD大鼠左侧侧脑室3 d后,用气压精密打击器对大鼠右侧大脑皮层进行打击以制备成中度TBI模型。分别于造模后4 h、3 d、6 d、9 d、12 d时经套管对TBI大鼠进行单次/多次BMSCs输注(2.5×105个/次,总体积10μL),并分别取造模后48 h、72 h、10 d和14 d时TBI大鼠(每时间点3只)的脑组织制备成石蜡标本,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胶质细胞激活情况,应用RNAscope?技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小胶质细胞与移植的BMSCs的共定位情况,以观察同种异体BMSCs移植至TBI宿主体内后是否与宿主脑内细胞发生整合现象。(2)体外实验:先将冻存复苏的小胶质细胞株BV2用绿色荧光蛋白(GFP)阳性慢病毒颗粒转染,再将pHrodo RED探针预标记的BMSCs与经脂多糖预处理的BV2细胞分别按一定比例(BV2∶BMSCs=1∶1、1∶2、2∶1)进行共培养,36 h、72 h后于共聚焦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2种细胞间是否发生吞噬现象,以观察小胶质细胞对BMSCs的具体作用形式。结果(1)体内实验:造模后48 h、72 h、10 d和14 d时,TBI大鼠的脑组织石蜡切片中均未发现移植的BMSCs与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存在共定位现象,但在造模后10、14 d时,TBI大鼠的小胶质细胞明显被激活并迁移至左侧侧脑室及脉络丛附近,且与移植的BMSCs发生共定位现象。(2)体外实验:不同比例的BV2细胞与BMSCs共培养36 h、72 h后均发生吞噬现象。结论同种异体BMSCs移植后并未与TBI宿主的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发生整合现象,但其可被小胶质细胞吞噬,表明同种异体BMSCs移植治疗TBI具有遗传安全性。
黄思贤冯志明谢宇邹枭雄刘昆霖华诗婷李聪邹雨汐蔡颖谦唐艳萍姜晓丹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创伤性脑损伤小胶质细胞
来源于乳鼠与成年大鼠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增殖特性比较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比较来源于出生5dSD乳鼠和成年SD大鼠的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培养时增殖情况的差异。方法分别分离乳鼠和成年大鼠皮下脂肪组织并使用I型胶原酶消化法获取ADSCs,进行形态学观察。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DSCs表面标记物CD45、CD29、CD90的表达情况,并在同等条件下接种相同数量的两种第2代ADSCs,培养4d后行细胞计数,比较ADSCs数量的差异。于96孔板上对相同数量的两种第2代ADSCs进行体外培养,应用CCK-8和alamarblue试剂盒连续7d对细胞增殖情况进行观察,酶标仪检测吸光度值.并绘制增殖曲线。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到来源于乳鼠和成年大鼠的ADSCs表面标志物均显示干细胞特性:CD45表达均呈阴性,CD29表达率分别是98.04%和93.17%,CD90表达率分别是94.92%和93.3%。在接种数量、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相同情况下,细胞计数结果显示,来源于乳鼠的ADSCs增殖数量[(8.87±0.13)×10^5]明显高于成年大鼠[(4.51±0.36)×10^5]。来源于乳鼠的ADSCs的吸光度值在第6、7天(CCK-8检测)和第2-7天(alamar blue检测)均明显高于来源于成年大鼠的ADSC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源于乳鼠的ADSCs比来源于成年大鼠的ADSCs增殖能力更强。
杜谋选李鹏蔡颖谦邹雨汐唐艳萍秦玲莎姜晓丹
关键词:脂肪源性干细胞细胞增殖乳鼠成年鼠
人骨髓基质细胞移入兔去核卵母细胞的异种克隆研究
本实验选用人骨髓基质细胞((hBMSCs)和去核兔卵母细胞重组构建异种治疗性克隆胚,比较不同融合电压强度、不同注核方式对构建重构胚的影响,同时通过与兔卵丘细胞(rCCs)和兔骨髓基质细胞(rBMSCs)构建的同种重构胚比...
尚江华邹雨汐姜晓丹陈镇洲秦玲莎徐如祥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异种克隆卵丘细胞
文献传递
均一的成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简捷获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建立具均一性的、未分化且具有神经分化能力的成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human adult bone marrow—derived neural stem cells,Md—NSCs)的有效获取方案。方法抽取成人志愿者全骨髓,梯度离心分离成人骨髓基质细胞(human adul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hMSCs),贴壁培养法纯化及扩增hMSCs;以神经干细胞培养基体外诱导培养hMSCs成为Md—NSCs,以诱导培养基于体外诱导培养Md—NSCs向神经系细胞分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hMSCs及Md—NSCs的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法检测Md—NSCs中Nestin的表达,以及由Md—NSCs诱导分化后得到的神经系细胞中GFAP、NG2及MAP2ab的表达。结果传代纯化后的hMSCs呈梭形,贴壁生长,增殖旺盛。经10—15d诱导培养,hMSCs可分化为Md—NSCs,其形态为均一性的、呈球形的细胞克隆,不贴壁生长,增殖旺盛,并聚集成神经球结构,Md—NSCs克隆高度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蛋白Nestin。经7~10d诱导培养。Md—NSCs于体外可分化成神经系细胞,分化细胞可表达星形胶质细胞标志蛋白GFAP、少突胶质细胞标志蛋白NG2及神经元细胞标志蛋白MAP2ab。结论通过本方案可简捷有效地获得均一的成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可为体内移植治疗人类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丰富而理想的神经干细胞来源。
朱汝森徐如祥姜晓丹蔡颖谦邹雨汐杜谋选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神经干细胞细胞培养细胞分化
编码轴突生长抑制因子的重组DNA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
2010年
目的 探讨以前期实验所构建的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为载体,编码神经损伤后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A、少突胶质细胞髓磷脂糖蛋白(OMgp)、腱糖蛋白-R(TN-R)和髓磷脂相关糖蛋白(MAG)的重组DNA疫苗的免疫原性. 方法 16只5周龄Lewis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NA疫苗注射组(Vaccine组)和空质粒注射组(pAdEasy组).Vaccine组大鼠以DNA疫苗经双侧胫骨肌注射免疫,1次/周,共持续8周.每次进行疫苗注射前采血和分离血清,Dot-blot和ELISA法对血清中抗体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 结果 6周后Vaccine组大鼠血清能与GST-TN-R和GST-OMgp融合蛋白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点杂交反应较明显;pAdEasy组大鼠血清则不能与GST-TN-R和GST-OMgp融合蛋白产生免疫反应.6周后Vaccine组大鼠血清中抗体效价则可以达到1:100万,并保持稳定的水平. 结论 编码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A、OMgp、TN-R和MAG的重组DNA疫苗接种大鼠后能够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说明该重组DNA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寇盛斌姜晓丹唐艳萍蔡颖谦杜谋选秦玲莎邹雨汐徐如祥
关键词:轴突生长抑制因子DNA疫苗免疫原性轴突再生
胚胎干细胞在神经移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6年
邹雨汐邹飞姜晓丹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