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
- 作品数:8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右锁骨下动脉、右房插管兔体外循环及选择性脑灌注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1
- 2000年
- 目的 建立体外循环 (cardiopulmonarybypass,CPB)及深低温停循环 (deephypothermiacirculatoryarrest,DHCA)时选择性脑灌注 (selectivecerebralperfusion,SCP)兔模型。方法 选用大耳白兔2 9只 ,经右锁骨下动脉及右房插管建立CPB ,鼻温 2 0℃时停循环或SCP 80min,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气变化。结果 在CPB中动物血流动力学稳定 ,心脏自动复跳率较高 ,为 75 .9%。自制微型氧合器氧合性能完全符合满意CPB标准。结论 经右锁骨下动脉、右房插管兔体外循环及选择性脑灌注建立的模型安全、稳定、简单、实用 ,是进行深低温停循环时选择性灌注脑保护研究的较理想模型。
- 杨九光龙村姚忠喜刘旭郑红黑飞龙史世勇温复兴李景文刘晋萍冯正义
- 关键词:体外循环脑保护深低温停循环
- 体外循环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2
- 1999年
- 李桂芬孙桂民杨天宇郑红冯正义龙村
- 关键词:体外循环血液流变学心内直视手术
- 冷血停搏液对5岁以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心肌保护效果的观察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本研究通过临床应用探索适用于 5岁以下儿童心脏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方法。 方法 :5 0例行择期法乐四联症根治术患儿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用冷晶体停搏液 ,实验组用冷血停搏液。阻断前 ,开放冠状动脉循环后 1,3,10 min分别由冠状静脉窦和动脉同时取血进行血气分析 ,并测定乳酸、丙二醛含量。术前、开放升主动脉后 2 ,4,8,2 4,48h测定心肌酶谱。心脏停跳前 ,开放升主动脉后 5 min取右心室心肌观察超微结构改变 ,同时观察临床恢复情况。 结果 :实验组心电诱导停搏时间较长 ,量大 ,术后多巴酚丁胺及异丙肾上腺素平均最大剂量较高 ,使用时间较长 ,但心肌氧、乳酸摄取率恢复优于对照组 (P<0 .0 5 )。 结论 :冷血停搏液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中心肌保护效果较冷晶体停搏液无显著优越性。
- 于坤龙村刘迎龙郑红李桂芬
- 关键词:停搏液心肌保护体外循环先天性心脏病儿童
- 婴幼儿心脏手术采用全胶体预充的临床观察
- 2002年
- 目的 观察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中 ,体外循环应用全胶体预充液对术中和术后液体平衡、出血和输血量的影响。 方法 收集全胶体预充前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 15 1例 ,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全胶体预充组 ,比较两组患者血液制品用量、胸腔引流液量、术中和术后液体出入情况以及临床恢复情况。 结果 全胶体预充组白蛋白用量多 ,术中超滤量、液体入量和尿量较少 ,术后速尿用量多 ;其余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 于坤龙村刘迎龙郑红
- 关键词:体外循环婴幼儿心脏手术
- 婴幼儿心肌保护被引量:7
- 1998年
- 未成熟心肌的结构、代谢和功能与成人有很大差异,先天性心肌病患者术前经历缺氧、缺血、心脏压力和容量超负荷等应激过程有别于成人患者,心肌保护方法有其特殊性。人们只是将成人心肌保护方法用于婴幼儿心脏手术,目前正在研究更适合于未成熟心脏的心肌保护方法。
- 郑红
- 关键词:未成熟心肌心肌保护婴幼儿心脏外科手术
- 抑肽酶对体外循环围术期白介素-2 分泌细胞和可溶性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1997年
- 目的:白介素和其受体介导的反应在免疫功能中有重要地位,我们着重观察白介素-2分泌细胞(IL-2C)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在体外循环(CPB)中和术后的变化,以及抑肽酶对其影响。方法:21例瓣膜替换手术患者分两组,对照组(10例),抑肽酶组(11例),体外循环中给200万单位抑肽酶。结果:两组IL-2C在体外循环10分钟时明显降低,30分钟时明显增加,60分钟时继续增加,术后达到高峰,术后1天和术后3天明显低于术前。IL-2C和库血应用呈负相关。两组sIL-2R变化基本和IL-2C相似。但抑肽酶组在体外循环60分钟时、术后即刻、术后1天、术后3天sIL-2R的增加幅度低于对照组。抑肽酶组术后胸腔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循环对IL-2C开始为刺激,术后转为抑制状态。sIL-2R在体外循环后期和术后增加,这对免疫功能有不利影响,抑肽酶除改善凝血功能外,还可能改善白介素介导的免疫反应。
- 龙村李景文郑红于坤任兵
- 关键词:体外循环可溶性受体抑肽酶
- 低温保护液对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体外循环时的肺功能保护作用被引量:15
- 2001年
- 目的 评价保护液低温肺灌注对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体外循环后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34例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对照组 (2 3例 )和肺保护组 (11例 ) ,对照组行常规手术矫治心内畸形 ,保护组于心脏阻断后向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 ,此后亦行常规手术完成心内畸形的矫治。术中、术后监测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及生化指标 ,并留肺标本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肺血管阻力保护组术后 6、12、2 4、36、48h分别为 (6 49± 10 4)、(6 83± 113)、(5 83± 96 )、(492± 40 )和(5 17± 70 )dyne·s·cm-5,对照组术后为 (110 5± 118)、(10 0 6± 132 )、(874± 10 0 )、(844± 10 1)和 (830± 85 )dyne·s·cm-5,保护组下降非常显著 (P <0 .0 1) ;气道阻力术后 6、12和 2 4h对照组分别为 (2 0 .0±0 .6 7)、(19.8± 0 .6 1)和 (2 1.0± 0 .96 )cmH2 O (1cmH2 O =0 .0 98kPa) ,保护组为 (15 .7± 0 .45 )、(15 .3±0 .6 7)和 (15 .0± 1.0 5 )cmH2 O ,保护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氧指数术后 72h内保护组均较对照组高 ,术后 36h保护组为 373± 38,对照组为 2 2 6± 2 1(P <0 .0 5 ) ;保护组和对照组机械通气辅助时间分别为 (2 6± 7)h和 (6 8± 19)h(P <0 .0 1) ;对照组静 /动脉中性白细胞?
- 王强刘迎龙龙村于坤李桂芬孙桂民郑红
- 关键词:重度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
- 超声驻波分离体外循环余血的血液流变学及成分分析
- 2001年
- 目的 :从血液流变学和血细胞成分两方面来评价超声驻波血细胞分离机的安全性。方法 :10例心脏瓣膜替换术患者 ,采其体外循环结束后的机器余血 ,分别用超声驻波血细胞分离机和离心式洗血球机洗涤分离。测定血液流变学参数、血细胞比容及电解质成分的变化。结果 :经两种处理的血液与原血相比 ,变形性降低、高粘度、高血细胞比容 ,血液成分也有改变 ,两组的游离血红蛋白及电解质浓度有差别。结论 :超声驻波血细胞分离法与离心分离法相似 ,安全、可靠。
- 李景文龙村郑红
- 关键词:血细胞分离血液流变学体外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