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阳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质子
  • 3篇质子转移
  • 3篇缺血
  • 3篇酰胺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新生儿
  • 2篇新生猪
  • 2篇生猪
  • 2篇缺氧
  • 2篇脑损伤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新生儿脑损伤
  • 1篇乳酸
  • 1篇乳酸代谢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缺血缺氧
  • 1篇转运体
  • 1篇弥散

机构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郑阳
  • 4篇王晓明
  • 1篇刘鹏
  • 1篇李晓飞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生猪缺氧缺血脑损伤后基底节乳酸代谢及其转运体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1H-MRS在体检测新生猪缺氧缺血脑损伤(HIBI)模型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乳酸含量的变化并与乳酸转运体(MCT-2、MCT-4)的表达特征进行相关研究,以期进一步明确乳酸在HI后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选用出生后3~5 d的健康新生猪,体重约为1~1.5 kg,对照组5头,HIBI模型组30头。通过1H-MRS成像检测缺氧缺血后不同时间点基底节区乳酸的变化并与MCT-2、MCT-4的表达进行相关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1H-MRS结果显示,HIBI后Lac峰值出现在2~6 h,随后Lac逐渐下降,逐步降低至与对照组水平相当。除24~48 h、48~72 h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0.26)外,其余模型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MCT-2、MCT-4在HI后表达先上调后降低,均在12~24 h达到高峰,与其余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缺氧缺血后,乳酸含量的变化可调节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乳酸相关转运体的表达。
郑阳王晓明
关键词:乳酸新生猪磁共振波谱学
DWI成像对新生儿枫糖尿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枫糖尿病患儿的头MR表现,总结并分析DWI成像在新生儿枫糖尿病(maple syrup urine disease,MSUD)的特征性表现,为影像检查在今后诊断MSUD提供一定的帮助打下基础。方法回顾性搜集本院5年内经质谱分析及临床诊断的枫糖尿病患儿,以其中申请头MR检查者15例为研究对象,分析磁共振成像中DWI序列在枫糖尿病的特征性表现(由2名放射科医生分别进行),为今后临床诊断MSUD提供一定价值。结果经临床诊断的新生儿枫糖尿病患者,在MR检查中DWI图像上观察到主要累及部位有延髓、脑桥、脑干、小脑脚、额、颞、顶部脑白质、基底节及半卵圆区,这些受累部位主要呈对称的长T1、长T2信号,其中以DWI明显高信号为其特征性表现。结论新生儿MSUD在DWI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及时了解及掌握这些MR图像特征有助于今后对MSUD的诊断,可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帮助。
刘鹏李晓飞郑阳
关键词:新生儿枫糖尿病弥散加权成像
新生猪缺氧缺血脑损伤后酰胺质子转移成像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新生猪缺氧缺血脑损伤(HIBI)模型酰胺质子转移(APT)成像基底核APT值的变化。方法选用出生后3~5天的健康新生猪35只,分为对照组(n=5)及模型组(n=30),分别进行假手术(对照组)及HIBI建模操作。其中模型组依据MR扫描和建立HIBI模型的间隔时间分为0~<2h、2~<6h、6~<12h、12~<24h、24~<48h、48~<72h亚组。对各组均行APT成像,测量双侧基底核APT值。比较对照组及模型组各亚组间基底核APT值的差异。结果新生猪HIBI后0~2h,APT值出现急剧下降,随后逐渐升高,24h左右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对照组及模型组0~<2h、2~<6h、6~<12h、12~<24h、24~<48h、48~<72h亚组平均APT值分别为0.52±0.09、-0.35±0.08、-0.02±0.14、0.28±0.04、0.46±0.11、0.80±0.11、1.24±0.18。除12~<24h亚组外(P=0.68),模型组其余各亚组与对照组间AP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APT值在新生猪HIBI后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有望为今后进一步临床研究HIBI患儿脑内病理生理变化提供参考依据。
郑阳王晓明
关键词:脑损伤新生猪
磁化传递成像和酰胺质子转移成像联合评价新生儿脑损伤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应用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mide proton transfer,APT)联合磁化传递(magnetization transfer,MT)成像对新生儿从脑内环境角度评估新生儿脑损伤。材料与方法新生儿共38名,脑损伤13例,为病例组;常规MRI检查脑内无异常25例为对照组。常规MRI检查后补充APT-MT成像扫描。测量所有新生儿双侧额叶深部白质、基底节区、枕叶深部白质的APT值以及磁化传递率(magnetization transfer ratio,MTR)值(以下用APT/MTR表示),以及病例组病灶区及其对侧的APT/MTR值。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对照组中,额叶深部白质、基底节及枕叶深部白质APT/MTR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对照组中,APT/MTR值随孕龄增长而逐渐升高。(3)病例组病灶内APT/MTR值低于对侧(P<0.05)。结论围产期缺氧缺血是全脑代谢变化,APT-MT成像可从内环境及分子水平评估新生儿脑损伤。
郑阳王晓明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新生儿磁化传递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4年
酰胺质子转移(APT)成像技术通过探测游离蛋白质及多肽链上的酰胺质子与水中氢质子的交换速率,评估细胞内蛋白质和酸碱度的变化。本文对APT技术原理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其他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郑阳王晓明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