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银燕
- 作品数:61 被引量:201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阿莫西林导致胆管缺失型药物性肝损伤1例被引量:1
- 2018年
- 患者,女,53岁,工人,因“乏力、纳差、尿黄3月”于2017年5月8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个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饭量减少至平日二分之一,无恶心、呕吐,无明显厌油腻,无腹痛、腹泻,无白陶土色大便。小便色黄如浓茶色,无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无皮肤瘙痒。近20年,有因牙痛自服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病史。当地查肝功能异常,给予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后缓解,今复查肝功能再次异常,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 俞海英郭银燕杨永峰
- 关键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药物性肝损伤缺失型肝功能异常胆管排尿困难
- 消化性溃疡病人心理卫生状况及生活事件调查被引量:11
- 1999年
-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身心疾病,但对消化性溃疡与生活事件的对照研究却结果不一。最近,叶瑞繁等[1]报告溃疡病人对负性事件体验较深。而Tomas等[2]认为溃疡病人与正常人的生活事件刺激量并无差别。进一步的研究认为溃疡病人与正常人相比较,发生的生活事件数量...
- 李朝瑛郭银燕罗跃嘉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心理卫生病因
-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 2006年
- 目的探讨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寻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方法治疗组用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600mg,胸腺肽100mg,静脉注射,每日1次,使用12周后口服12周。对照组使用α干扰素500万U,皮下注射,隔日1次,胸腺肽100mg,肌肉注射,每周2次,用24周。两组患者均为乙型肝炎病毒单纯感染者。HB-sAg、HBeAg、HBcAb阳性,HBVDNA≥10^5拷贝/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50U/L。结果治疗24周,苦参素组52例中39例(75.0%)ALT正常,干扰素组48例中38例(79.2%)ALT正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素组HBeAg、HBVDNAM例(59.6%)转阴。干扰素组HBsAg转阴1例(2.1%),HBeAg27例转阴(56.2%),HBVDNA29例转阴,占60.4%。两组病原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随访12—24周,苦参素组31例近期治愈者18例(58.1%)复发,ALT升高,HBeAg和HBVDNA转阳。而干扰素组近期治愈的29例中10例(34.5%)ALT升高,HBeAg和HBVDNA转阳,X^2=1.09,P〉0.05。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素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论是近期还是远期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可以使用苦参素,但要延长疗程,和其他免疫调节剂联合使用,可能有增加疗效的作用。
- 隋云华徐静郭银燕张馨李鑫
-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苦参素干扰素
- 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诊断方法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2
- 2005年
- 目的评价幽门螺杆菌(Hp)粪便抗原诊断Hp感染的价值。方法电子检索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与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主进行文献检索,再根据已发表文献中的参考文献追溯进行手工检索。发表时间截止至2004年3月1日。按确定的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Cochrane协作网诊断与筛查小组推荐的SROC曲线法,以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似然比等指标行Meta分析。结果19篇文献、3123例符合纳入标准。Hp粪便抗原诊断Hp感染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为94%和93%。结论Hp粪便抗原诊断Hp感染简便、无创、准确度高。
- 郭银燕张澍田彭晓霞詹思延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抗原诊断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不同临床类型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
-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和肝衰竭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方法:收集近五年来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正常儿童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30例、肝衰竭患儿30例的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细胞亚群。结果:慢性乙...
- 郭银燕俞海英丁巧云潘剑曹兴国杨觉民张小玉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T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
- 散发性急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与病原学特征分析
- 2003年
- 隋云华许家樟何长伦汪朝晖张玥郭银燕
- 关键词:肝炎乙型流行病学病原学
- GM-CSF分泌型肝癌疫苗对荷瘤鼠肿瘤生长及TNF-α的影响
- 2011年
-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是其高发区之一。手术切除和肝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复发率较高,而且大部分患者被诊断时已失去手术机会。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射频消融等治疗方法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但5年生存率仍然较低。肝癌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
- 郭银燕赵伟文剑杨永峰
- 关键词:肝癌疫苗GM-CSFTNF-Α肿瘤生长荷瘤鼠分泌型
- 分析不同核苷(酸)类似物初始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初始治疗时选择不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药物治疗的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各2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选择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进行治疗,对比不同用药方案临床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3项肝功能生化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值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分别为90.00%、80.00%均高于对照组的80.00%、75.0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6、0.000,P>0.05),观察组耐药性5.00%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6,P=0.048)。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初始选择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进行治疗,总体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肝功能改善,进而能够抑制疾病进展,提升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借鉴。
- 各廷秋钟艳丹俞海英丁巧云郭银燕曹兴国彭姗姗
- 关键词:核苷(酸)类似物乙型肝炎肝硬化
- 谷氨酰胺对肝硬化患者低蛋白血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血清白蛋白低于35g/L肝硬化病人66例,无糖尿病、肿瘤,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低蛋白血症。治疗方法为G ln制剂(丙氨酰一谷氨酰胺)20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观察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氨酶的变化。结果血清白蛋白由治疗前(25.3±3.4)g/L增加到治疗后的(32.4±3.1)g/L,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谷氨酰胺可增加白蛋白的合成,改善营养状况。
- 郭银燕
- 关键词:肝硬化低蛋白血症谷氨酰胺
- 基因芯片技术在筛选肝癌差异表达基因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各种恶性肿瘤前列,但是其发生的分子机制仍知之甚少。基因芯片技术自问世以来已广泛用于人类多种肿瘤基因表达谱等方面的研究。在肝癌研究中,它为肝癌相关基因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为寻找肝癌相关基因、进一步筛选和研究肝癌基因芯片的差异表达基因、寻找和检测与肝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的生物分子标记,进而阐明其发病分子机制和进行有效的预防提供了捷径。本文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在筛选肝癌差异表达基因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郭银燕赵伟文剑
- 关键词:肝癌基因芯片技术肿瘤相关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