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广健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关节
  • 3篇人工假体
  • 3篇肿瘤
  • 3篇膝关节
  • 3篇膝关节周围
  • 3篇膝关节周围骨...
  • 3篇假体
  • 3篇骨肿瘤
  • 3篇关节周围
  • 3篇保肢
  • 3篇保肢治疗
  • 2篇再灌注
  • 2篇再灌注损伤
  • 2篇肢体
  • 2篇肢体缺血
  • 2篇肢体缺血再灌...
  • 2篇置换术
  • 2篇全膝关节
  • 2篇全膝关节置换
  • 2篇全膝关节置换...

机构

  • 6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温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金广健
  • 6篇陈雷
  • 3篇叶澄宇
  • 3篇林垂聪
  • 3篇滕红林
  • 3篇杨胜武
  • 2篇金可可
  • 1篇刘彩龙
  • 1篇许益笑
  • 1篇潘景业
  • 1篇周海波
  • 1篇王健

传媒

  • 2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医药学刊
  • 1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全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闭合复位加经皮穿针髓内固定治疗浮动肘
2006年
陈雷金广健沈斌
关键词:髓内固定治疗经皮穿针浮动肘闭合复位闭合手法复位
肢体缺血再灌注家兔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及葛根素的干预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观察家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时凝血和纤溶系统活性的变化及葛根素对其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家兔40只,随机分为四组:Ⅰ组为假手术对照组,Ⅱ组为缺血再灌注组,Ⅲ组为葛根素低剂量治疗组,Ⅳ组为葛根素高剂量治疗组。检测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动态变化。结果:与缺血前和缺血4h比较,Ⅱ组在再灌注后tPA活性明显降低、APTT缩短,再灌注4h,PAI活性明显升高,TT缩短;Ⅲ组在再灌注后2h和4h时tPA活性明显降低,Ⅲ组和Ⅳ组各时间点之间PAI、APTT、PT及Ⅳ组各时间点之间tPA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SOD活性与tPA活性正相关,MDA含量与tPA活性负相关。结论:肢体缺血再灌注使机体凝血功能增强,纤溶功能抑制,葛根素对凝血和纤溶功能异常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与抗氧自由基,保护内皮功能有关。
陈雷沈斌金可可金广健
关键词:葛根素再灌注损伤肢体血液凝固纤溶系统
第1跖楔关节融合联合Weil截骨治疗第1跖列不稳所致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痛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第1跖楔关节融合联合Weil截骨治疗第1跖列不稳所致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采用第1跖楔关节融合联合Weil截骨治疗第1跖列不稳所致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痛患者15例,均为女性;年龄46~58岁,中位数52岁;单侧10例,双侧5例;合并第3跖骨头下胼胝体形成5例。术后观察患足畸形矫正、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7个月,中位数16个月;截骨均愈合,愈合时间8~14周,中位数10周;术后患足疼痛明显缓解,胼胝体消失,拇外翻角和第1、第2跖骨间角均较术前明显减小(32.75°±2.86°,13.25°±1.25°;18.55°±2.98°,11.50°±1.64°)。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足拇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患足功能,术前(47.80±3.82)分、术后(87.50±3.30)分。结论:第1跖楔关节融合联合Weil截骨治疗第1跖列不稳所致拇外翻合并转移性跖痛,可有效矫正患足畸形、缓解疼痛,有利于患足功能恢复。
周海波刘彩龙金广健
关键词:拇外翻跖痛症关节融合术
人工假体在膝关节周围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人工假体在膝关节周围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方法:11病例均行BIOMET特制加长型全膝关节假体置换.结果:10例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术后14天拆线.1例术后出现皮肤部分坏死,经局部皮瓣转移后创口愈合.
叶澄宇杨胜武滕红林陈雷林垂聪金广健
关键词:骨肿瘤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保肢
文献传递
人工假体在膝关节周围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对膝关节周围骨肿瘤切除后 ,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达到保肢的疗效。方法 :1996 - 2 0 0 0年共收治骨肿瘤患者 11例 ,年龄 18~ 5 5岁 ,其中恶性骨巨细胞瘤 6例 ,骨肉瘤 2例 ,软骨肉瘤 2例 ,纤维肉瘤 1例。股骨下端病变 7例 ,胫骨上端病变 4例。肢体功能重建方法为特制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结果 :本组 11例经 3~ 6年随访 ,8例无瘤存活 ,3例带瘤存活。术后肢体功能按Enneking评分系统评分 ,平均为 2 1 5分 ,总优良率 72 7% ,其中股骨远端肿瘤术后平均为 2 2 3分 ,胫骨近端肿瘤术后平均为 2 0 0分。结论 :采用特制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能有效治疗膝关节周围低度恶性或恶性骨肿瘤 ,达到良好保肢效果。
叶澄宇杨胜武滕红林陈雷林垂聪金广健
关键词:人工假体膝关节周围骨肿瘤保肢术手术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缺血预处理对家兔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抗氧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家兔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时肺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家兔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C)、缺血再灌注组(IR)和缺血预处理组(IPC),每组10只。实验结束时,取肺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同时计算肺系数及进行肺病理学检查。结果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SOD、GSH-PX活性和NO含量显著下降,XOD活性和MDA含量明显增高,肺系数升高,肺组织病变明显,肢体缺血预处理可明显缓解上述变化。结论家兔肢体缺血再灌注后,肺抗氧化功能下降参与肺脏的损伤过程,肢体缺血预处理对这种肺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陈雷金可可潘景业金广健王健许益笑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再灌注损伤抗氧化系统
人工假体在膝关节周围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
膝关节周围的恶性骨肿瘤切除后,骨关节缺损的修复治疗是一个骨科难题。随着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日益成熟,使股骨远端、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广泛切除后,保留肢体、恢复膝关节功能成为可能。1997年3月~2000年1月,我们对15例...
叶澄宇杨胜武滕红林陈雷林垂聪金广健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