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
- 作品数:3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戏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舞台创造中的自然与超越——《霸王别姬》从故事到形象新解被引量:2
- 2007年
- 历史从来不缺少英雄美人的故事,因为人们愿意用这样的故事来想象历史的过程。楚汉纷争中的霸王别姬,三国时代的吕布戏貂蝉.明清之际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与陈圆圆。在江山与美人之间,尽管从主流价值上早有所谓“红颜祸水”的判断,但是在艺术与想象的世界里,人们禁不住还是要看一看这些英雄们在江山与美人之间何去何从。
- 钟鸣
- 关键词:《霸王别姬》故事明清之际三国时代红颜祸水美人
- 跨文化戏曲改编的伦理审美与结构审美--从《俄狄浦斯王》的改编说开去
- 2024年
-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代表作,在跨文化戏曲改编过程中需要重新认识和谨慎处理剧情中巨大的“反伦理”情节设定。从伦理审美的角度出发,尤其需要重新塑造被原剧所“忽视”的王后形象。同时,戏曲改编更不能简单地将索福克勒斯开创的“回溯”置换成戏曲的“复述”行动。只有深刻认识戏曲“回溯”独特的抒情功能和意义表达,才能真正实现戏曲抒情表意的审美追求。
- 钟鸣
- 京剧叶派小生传承与当代审美
- 2019年
- 2018年11月26日、27日,由中国戏曲学院主办的'京剧叶派小生艺术人才高级研修班'面向社会各界在梅兰芳大剧院举行为期两天的汇报演出。一部大戏,五出折子戏,通过叶派小生经典人物形象'吕布''赵宠''周仁''罗成',立体地展示叶派小生的艺术语汇与美学精神,这也标志着这项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8年度全额资助的项目从9月26日开班至11月28日两个多月的'集训'圆满落幕。
- 钟鸣
- 关键词:京剧艺术当代审美
- 《李尔王》京剧改编的思考
- 2023年
-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较偏于“家庭叙事”的一部作品。然而原剧人物的命运发展并没有回归到伦理叙事的轨道。京剧《歧王梦》的跨文化改编在结构安排、三女儿的形象塑造以及结尾的意蕴升华上的再创造值得总结、辨析与思考,使之进一步在戏曲化与时代化方面有所提升。
- 钟鸣
- 关键词:《李尔王》家庭叙事
- 京剧叶派小生传承与当代审美
- 2019年
- 近日,由中国戏曲学院主办的'京剧叶派小生艺术人才高级研修班'面向社会各界在梅兰芳大剧院举行了为期两天的汇报演出,通过一部大戏、五出折子戏立体地展示叶派小生的艺术语汇与美学精神,这也标志着这项由北京市文化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圆满落幕。该项目授课内容涵盖了叶(盛兰)派小生理论与实践,学员汇集了全国各主要京剧院团、戏曲院校的小生精英.
- 钟鸣
- 关键词:小生折子戏京剧研修班基金
- 苏轼词的文化精神
- 2013年
- 北宋,真是一个让人费解的时代。在它不长的一百六十多年祚运中,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最小的一块版图内,—下子涌现出了华夏历史上一批最有分量的文化巨人: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张载、程颐、程颢、苏东坡……而中国人最有代表性的理想、趣味、制度、文化,还有知识者的性格与精英界的命运,华夏人文几乎全部的特点,都是随着这一代人成长、成熟起来的。
- 钟鸣
- 关键词:文化精神苏轼词中国历史文化巨人范仲淹司马光
- 戏曲跨文化改编中的主体意识与创作意识--川剧《欲海狂潮》的启示被引量:1
- 2022年
- 西方名剧的戏曲改编是当代戏曲创作的一个重要门类,通常我们也称为“跨文化戏剧”。20世纪初戏曲改良运动中就涌现出许多移植改编西方小说和戏剧的作品。经过百年的发展,这种创作类型的思想和方法已今非昔比。传统的跨文化改编往往立足于将一个经典的西方故事用戏曲的手段讲述出来,其突出的特点是把传统的手段放在了改编的中心位置,即将唱腔的创作、人物行当的划分、武打或身段程式的安排等必要的技术性转换作为改编首要解决的问题。
- 钟鸣
- 关键词:跨文化戏剧移植改编西方小说戏曲改编川剧
- 《新安天会》及其启示──袁氏政府征用民间戏曲资源的一次失败尝试
- 2014年
- 北洋政府时代虽为军阀强权统治,却是中国民间力量迅猛发展的重要时期。梨园界作为当时新兴城市中最重要的民间文化力量,受到了政府的重视。袁氏政府时期曾经尝试征用民间戏曲资源"事半功倍"地为其服务,却成为一次彻头彻尾的笑柄。对于整个事件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探究民国初期的文化特征,以及从清末承继而来的革新中的戏曲文化在新时代的角色定位。
- 钟鸣
- 关键词:启蒙文化
- 20世纪初中国戏曲理论探索的困境被引量:1
- 2009年
- 从20世纪初到"五四"前后以传统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戏曲革新模式一直雷声大雨点小。从梁启超到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虽然占据了文化舆论的主流,但是并不能切实做出有益于当时蓬勃发展的中国戏曲艺术的行动,主要原因在于根深蒂固的传统士大夫文化和心态。以文人为主体的戏曲革新运动排斥了当时同样独领风骚的戏曲艺人的参与,与现实的戏曲生态环境相隔离,使得20世纪初的中国戏曲理论探索举步维艰。
- 钟鸣
- 跨文化传播与主题变奏——以《灰阑记》为例
- 2008年
- 舞台形象是古老而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从元代李行道的"灰阑记"到布莱希特20世纪的改编,再到二战后欧美相关影视作品,它们都以创造艺术形象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归谁。"灰阑记"故事主题的演化过程使我们认识到,时代和生活正在发生着精彩的变化,一句话解决问题的方式本身与丰富多样的现代生活很难适应。
- 钟鸣
- 关键词:主题变奏间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