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
- 作品数:60 被引量:168H指数:8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芥子气损伤生物标志物及其毒代动力学研究
- 糜烂性毒剂芥子气素有"毒剂之王"之称,是战争及恐怖袭击中常用的毒剂之一。染毒后能引起皮肤、眼、呼吸道、消化道粘膜等组织以及造血、淋巴系统的损伤,严重时还可引发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甚至死亡。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就主要以...
- 聂志勇岳丽君李春正董媛刘勤陈佳林樱谢剑炜
- 文献传递
- 膦酰化肟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及中毒酶重活化特性研究——基于效应标志物质谱定量分析技术被引量:3
- 2017年
- 将对氧磷(Paraoxon)与肟类重活化剂双复磷(Obidoxime)反应制得膦酰化肟(DEP-obidoxime);利用基于效应标志物的质谱定量技术研究了膦酰化肟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作用及中毒酶的重活化特性.结果表明,膦酰化肟具有极强的AChE抑制毒性,但因膦酰化肟中毒酶与原有机磷毒物中毒酶结构相同,故其膦酰化AChE仍可被经典重活化剂[如氯解磷定(Pralidoxime)、双复磷(Obidoxime)及酰胺磷定(HI-6)]重活化,根据EC_(50)表征结果,这3种重活化剂的重活化效果强弱顺序依次为氯解磷定>HI-6>双复磷.
- 谢琰陈佳徐斌闫珑唐吉军谢剑炜
-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 罗通定在电喷雾离子源中的碎裂规律研究
- 罗通定(Rotundine,RTD)又名左旋四氢巴马汀(L-tetrahydropalmatine,L-THP),是从千金藤属植物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左旋体,同时也是多巴胺D1和D2受体拮抗剂,具有良好的止痛和镇静...
- 李春正陈佳李桦谢剑炜
- 关键词:罗通定
- 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GC-MS/MS方法检测鱼肉制品中的河豚毒素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建立高灵敏度的检测鱼肉制品中河豚毒素的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SPE)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采用直接碱解的样品处理方法,将鱼肉制品中的河豚毒素转化为C9碱,经阴离子交换(SAX)固相萃取柱净化、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BSTFA)硅烷化衍生后,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上以选择反应监测(SRM)模式进行检测。结果与结论在最优分析条件下,染毒的鱼肉样品中河豚毒素的线性范围为10~1000μg/kg,检测限为8μg/kg。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相对简便。
- 林缨陈佳刘勤吴弼东谢剑炜
- 关键词:河豚毒素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 效应标志物质谱定量技术揭示硫芥毒理作用新特点
- 硫芥是难防难治化学战剂的典型代表,也是日本在华遗弃化学武器的主要组成。一般认为,硫芥作为广泛的烷基化毒剂可引起多靶点多脏器中毒损伤,但其明确的毒理机制并未完全阐明,医学干预措施仍只能将其视为烧伤进行对症治疗。硫芥具有的高...
- 徐华徐斌张雅姣吴剑锋宗成齐美玲岳丽君吕珊珊陈佳林缨谢剑炜
- 关键词:效应标志物质谱硫芥毒理
- 文献传递
- 基于阳离子交换-反相混合分离模式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河豚毒素新方法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建立一种可用于检测中毒生物医学样品中小分子生物毒素———河豚毒素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方法选用阳离子交换-反相混合色谱柱,针对河豚毒素亲水性强的特点,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方法对人血浆中河豚毒素进行检测,优化了液相色谱-质谱条件,考察了血浆中河豚毒素的提取方法。结果对于参考品溶液,河豚毒素的线性范围为0.1~50 mg/L,检测限为0.01 mg/L;对于染毒人血浆样品,河豚毒素的线性范围为0.5~10 mg/L,检测限为0.25 mg/L。结论所建立的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适用于实际测定河豚鱼头样品中mg/L水平的河豚毒素。
- 刘希陈佳刘勤郭磊毛军文谢剑炜
- 关键词:河豚毒素液相色谱-质谱
- 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测定人体尿液中的硫二甘醇
- 2013年
- 目的建立定量测定人体尿液中芥子气生物标志物硫二甘醇(TDG)的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方法样品中的TDG,经过HLB柱固相萃取(SPE),五氟苯甲酰氯(PFBC)衍生化后,采用GC-MS/MS选择反应监测模式分析,以氘代硫二甘醇(D8-TDG)为内标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方法在1~150μg/L范围内线型关系良好(r=0.9997),最低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0.5μg/L,回收率为99.5%~108.8%,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结论所建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该法曾在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OPCW)举办的两次生物医学样品分析国际实验室间的盲样比对测试中,取得了良好的定性定量结果。
- 冯建林白海红林缨陈佳刘勤李春正唐吉军吴弼东谢剑炜
- 关键词: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固相萃取
- DNA-加合物定量测定揭示的硫芥损伤毒性作用新特点
- 硫芥,英文全称sulfur mustard(以下简称SM),化学式为C4H8Cl2S,是国际防化医学领域公认的难防难治化学毒剂之一,其临床救治具有早期易误诊、临床无有效诊断和救治措施、无特效解毒药等难题,其毒理机制虽经广...
- 张雅娇岳丽君宗成郭磊徐斌徐华陈佳刘勤谢剑炜
- 关键词:毒性作用
- 文献传递
- 抗HIV先导物DAAN-10341的体外代谢产物筛查
- 2014年
- 目的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并辅以代谢数据采集和处理软件,对新型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先导物DAAN-10341在大鼠肝微粒体的代谢产物进行快速筛查和鉴定,并对其结构中的代谢位点进行分析。方法应用质量亏损过滤技术在UPLC-QTOF-MS/MS上比较分析0 h与2 h孵育样品的数据,在大鼠肝微粒体孵育液中筛查得到了DAAN-10341的16个代谢产物。应用仪器的碰撞能量梯度功能(MSE)对部分产物进行MS2分析,获得代谢产物的碎片,推断碎裂途径及产物结构。结果先导物DAAN-10341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Ⅰ相代谢反应以氧化(羟基化)为主;Ⅱ相代谢主要以葡糖醛酸结合反应与谷胱甘肽结合反应为主。结论本文通过分析新型抗HIV先导物DAAN-10341的结构和代谢转化,发现易于发生代谢的位点和结构特征,为该类先导物结构优化和后续的临床前评价提供科学指导。
- 王瑞姜春来秦炳杰陈佳谢剑炜李桦谢蓝
- 关键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大鼠肝微粒体代谢产物MS
- 效应标志物质谱定量技术揭示的硫芥毒代及毒理作用新特点
- 硫芥是难防难治化学战剂的典型代表,也是日本在华遗弃化学武器的主要组成。一般认为,硫芥作为广泛的烷基化毒剂可引起多靶点多脏器中毒损伤,但其明确的毒理机制并未完全阐明,医学干预措施仍只能将其视为烧伤进行对症治疗。硫芥具有的高...
- 徐斌徐华张雅姣宗成齐美玲岳丽君吴剑锋吕珊珊陈佳林缨谢剑炜
- 关键词:效应标志物质谱硫芥毒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