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发
- 作品数:44 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更多>>
-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0.9%阿维菌素地面喷烟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试验被引量:3
- 2002年
- 20 0 1年在内蒙古大兴安岭绰尔林业局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内 ,应用 0 .9%阿维菌素与 0号柴油混合进行地面喷烟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成虫的效果显著 ,阿维菌素与 0号柴油的配比在 1 2 5以上 ,用药量 2 76ml hm2 以上进行喷烟防治鞘蛾的虫口减退率可达 85 %以上 ,最高可达 95 .73%。在喷烟防治时 。
- 熊惠龙陈国发舒朝然郝玉山高继承靳德良刘春森
- 关键词:阿维菌素喷烟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人工林虫害
- 静电喷粉效果测试和静电喷粉防治马尾松毛虫试验研究
- 利用玻片记数法测定了改装的高压(3万V)静电喷粉机的喷粉效果,并利用此机在林间喷施苏特灵(Bt混合生物制剂)粉剂对3~4龄马尾松毛虫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静电喷粉效果平均为常规喷粉的3.2倍,静电喷粉杀虫效果平均为常...
- 熊惠龙舒超然陈国发
- 关键词:马尾松毛虫杀虫效果
- 文献传递
- 叶蜂类天敌姬蜂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5年
- 记述了我国主要森林害虫叶蜂类天敌姬蜂种类及其寄生特点、控制作用、研究现状,并对姬蜂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 罗俊根李永成陈国发
- 关键词:叶蜂寄生天敌姬蜂
- 抚顺地区落叶松鞘蛾性引诱剂的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利用性引诱剂诱捕器监测抚顺地区的兴安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dahurica Flkv.成虫发生期,并进行大量诱杀防治的应用。结果表明:2010—2011年清原县大孤家林场兴安落叶松鞘蛾成虫始见期是6月6—7日、盛期是6月9—10日、末期是6月24—25日,持续期约19 d;抚顺县温道林场连续2 a监测的成虫发生期有所不同,2010年成虫始见期是6月5日、盛期是6月11日、末期是6月17日,持续期13 d,2011年成虫始见期是6月2日、盛期是6月3日、末期是6月12日,持续期11 d。利用性引诱剂诱捕器大量诱杀防治后兴安落叶松鞘蛾幼虫的虫口减退率平均为29.27%。
- 于治军陈国发崔振强李怀业杨屹衡赵军
-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鞘蛾性引诱剂
- 重齿小蠹聚集信息素诱捕器的应用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重齿小蠹对人工合成聚集信息素的昼夜反应节律发生在白天7:00~21:00,反应高峰在14:00-19:00,反应模式为"单峰式—白天型";利用人工合成的聚集信息素对重齿小蠹成虫发生期监测表明,成虫扬飞的开始时间为5月20日左右,扬飞高峰期为6月下旬和7月上旬,扬飞末期为8月26日,成虫扬飞的持续期为98 d。2007-2009年大量诱杀防治的试验前、后重齿小蠹致死木平均分别为3.39株/hm2和0.76株/hm2,致死木减少了77.58%,而对照区试验前、后致死木平均分别为15.89株/hm2和18.11株/hm2,致死木增加了13.97%,3 a大量诱杀试验的防治效果显著。
- 陈国发王艳军巴达玛刘广田周孝明白永安牛景富韩静波牛月英
- 关键词:聚集信息素诱捕器
- 几种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大面积地面喷雾防治赤松毛虫被引量:4
- 1998年
- 1997~1998年春秋两季于河北省青龙县用杀铃脲、除虫脲和灭幼脲3号大面积地面低量喷雾防治赤松毛虫Dendrolimusspectabilis总面积达1666hm2,防治后平均虫口减退率达95%,有效并持续地控制了松毛虫的危害。防治对林分内的有益生物种群无不良影响。
- 王冬陈国发任浩章杨弘平韩义生徐登华王志军姚树芝朱文阁
- 关键词:赤松毛虫松林杀虫剂
- 落叶松毛虫对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剂量反应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为了推广落叶松毛虫性信息素应用技术,进行了落叶松毛虫对人工合成性信息素的剂量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毛虫雄虫对含有人工合成性信息素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醇和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醛的不同剂量诱芯的反应不同。随着性信息素剂量的增加诱到雄蛾的数量逐渐显著增加,含有最高剂量的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醇和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醛各5 000μg诱芯的诱捕效果最好,但仍然低于含有1头处女雌蛾的诱捕器的诱捕量。建议在落叶松毛虫综合治理中推广使用含有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醇和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醛各5 000μg或以上剂量的诱芯。
- 刘玉山陈国发韩珍喜张帆贾兴宇杜芳芝
- 关键词:落叶松毛虫性信息素
- 区域尺度油松毛虫灾害发生相关气象因子筛选被引量:4
- 2015年
- 以我国北方4省10年(2002—2011)77个灾害点的虫情数据和由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具体生活史衍生的73个气象因子为基础,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了与油松毛虫不同发生程度相关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与重度发生呈正相关的是Ⅱ期平均最高温度(r=0.93)、9月份最高温度(r=0.81),而与重度发生呈负相关的是年平均湿度(r=-0.69);与中度发生相关的主要是Ⅰ期平均温度(r=0.49)、Ⅱ期平均温度(r=0.61);与轻度发生相关的主要是年平均温度(r=0.75)、Ⅲ期平均相对湿度(r=0.62)。此结果结合其他的环境因子,在以温度和降水变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可对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暴发进行评价和预报。
- 宋雄刚王鸿斌李国宏于志军陈国发孔祥波张真
- 关键词:油松毛虫虫害主成分分析
- 针叶树寄主防御小蠹策略的探讨
- 2008年
- 本文根据国外相关的文献报道,探讨了针叶树寄主防御小蠹的策略。针叶树寄主在防御干部害虫的侵袭中,主要使用2种机制。由于松树种类的不同,每一种防御机制的重要性也不同,与害虫的危害程度有关。易受不同小蠹世代危害的松树每年都更强烈依赖于预先形成的原生的树脂系统。另一方面,防御少数的和同一小蠹世代的松树可能更依赖于可诱导的局部过敏反应。
- 李志强林强陈国发杨静莉
- 关键词:针叶树小蠹防御策略
- 靖远松叶蜂对松叶蜂醇丙酸酯的林间反应被引量:7
- 1999年
- 靖远松叶蜂Diprionjingyuanensis雄蜂对其它松叶蜂性信息素的进一步林间反应表明:(2S,3R,7R)-3,7-二甲基-2-十三碳醇(松叶蜂醇)丙酸酯和(2S,3R,7S)-二甲基-2-十三碳醇(松叶蜂醇)丙酸酯的混合物对雄蜂的引诱作用最强。因此认为,松叶蜂醇丙酸酯的这两种异构体很可能是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的主要组分。
- 陈国发张真魏东瀛逄焕臣霍履远
- 关键词:靖远松叶蜂雄蜂性信息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