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珍 作品数:15 被引量:44 H指数:4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miRNA let-7f-1-3p在伯基特淋巴瘤中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研究伯基特淋巴瘤(BL)中差异表达的miRNA,探讨可用于BL鉴别诊断的miRNA标志物.方法 收集BL病例,miRNA芯片筛选其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之间的差异miRNA表达谱;运用miRWalk数据库对差异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利用MAS3对靶基因进行GO注释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 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相比,BL中共有46个表达异常的miRNA,包括3 1个上调miRNA和15个下调miRNA;对miRNA let-7f-1-3p靶基因预测得到2837条靶基因,与BL密切相关的基因有16个:CENPC1、FANCF、IL4R等;GO注释显示主要涉及多细胞器官发育,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调控等生物学过程,KEGG分析显示主要涉及癌症信号通路,TGF-beta信号通路中.结论 在BL中发现了表达异常的miRNA,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差异miRNA分析结果提示,这些差异miRNA可以作为BL鉴别诊断的新肿瘤标志物. 陈宝珍 师怡 王晓江 卢建平 何银珠 陈刚关键词:伯基特淋巴瘤 MIRNA LncRNA MALAT1在EGFR突变相关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在EGFR突变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福建省肿瘤医院2015年6月到2018年6月进行外科手术的47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lncRNA MALAT1表达情况,通过多因素分析,研究lncRNA MALAT1表达对肺癌发生发展影响。分析EGFR基因突变情况,探讨lnc MALAT1与EGFR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及其在肺癌中的意义。结果:肺癌病例中癌组织的lncRNA MALAT1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263),lncRNAMAL AT1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P=0.0275);lncRNAMAL AT1表达量与EGFR突变无相关。结论:LncRNA MALAT1可能作为原癌基因,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lncRNA MALAT1与肿瘤转移有密切关系,可能作为肺癌预后判断指标。 金善丰 廖锦容 陈增 陈宝珍 许春伟 林贤东关键词:肺癌 EGFR基因 长链非编码RNA TRPM7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瞬时受体电位M型-7(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melastatin 7,TRPM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福建省肿瘤医院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间进行外科手术并有完整随访信息的胃癌病例48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上述病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RPM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率。结果:TRPM7 mRNA在胃正常组织和胃癌组织中都有表达;与癌旁胃正常组织相比,TRPM7在肿瘤组织的表达比癌旁组织上调1.38倍(P=0.0140);TRPM7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分型、TNM分期及是否感染EB病毒无显著的相关性;生存分析提示:与癌旁组织相比,TRPM7正表达的胃癌患者生存时间显著短于负表达组(P=0.0442)。结论:TRPM7可能作为一个原癌基因,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TRPM7表达情况有明显的预后意义。 陈宝珍 王晓江 何银珠 许春伟 林贤东关键词:肿瘤 胃癌 112例套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112例MCL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行相关抗体标记,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其中24例作Ig H/CCND1基因断裂检测。结果:112例(包括2例多形性和母细胞变亚型)均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94.6%(106/112)表达cy-clin D1,92.9%(104/112)表达CD5。不同免疫表型的经典型MCL的Ki-67及平均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3例CD5-的MCL未检测出Ig H/CCND1基因断裂,2例经典型MCL检测出Ig H/CCND1多倍体。结论:MCL是一种具有特殊免疫表型的B细胞淋巴瘤,多形性及母细胞变异型的预后较差,对特殊亚型的MCL诊断有必要细分。 周冬梅 陈刚 郑雄伟 朱伟峰 陈宝珍关键词:套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化 荧光原位杂交 预后 两种突变特异性抗体用于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的评价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验证EGFR 19del E746-A750和21L858R突变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免疫组织化学与RTPCR方法的一致性,并探讨免疫组化在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状态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39例经过RT-PCR验证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病例进行检测。并采用SPSS19.0软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与RT-PCR结果相比,EGFR del E746-A750和L858R突变抗体的总体敏感性为78.5%,特异性为93%。分别分析EGFR del E746-A750和L858R特异抗体,前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64.3%和97.8%,后者为90.3%和95.2%。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Kappa检验显示免疫组化和RT-PCR的结果高度一致。结论:EGFR del E746-A750和L858R突变抗体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合全自动免疫组化仪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是一种经济便捷可靠的方法。 卢建平 师怡 何银珠 陈宝珍 王晓江 周冬梅 许春伟 陈刚关键词:肺腺癌 EGFR突变 免疫组织化学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和阴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遗传学特征,探讨其发病机制,寻找有助于ALCL诊断、分类及预后评估的新分子靶标。方法收集ALCL病例石蜡包埋组织10例,其中4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6例ALK阴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表型及2p23重排,利用OncoScan芯片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扫描分析10例ALCL的拷贝数变异。结果10例ALCL均存在拷贝数变异,拷贝数获得者多于拷贝数缺失者。拷贝数获得主要累及17q11.2、Xp22.3、Xq28,拷贝数缺失主要累及3q26.1、14q11.2、22q11.23。 ALK阴性者拷贝数变异比ALK阳性者更为复杂:ALK阴性者拷贝数获得主要累及9q24.3-24.1、14q32.33,拷贝数缺失主要累及2p11.2、16p13.3,而ALK阳性者并无此变异。结论 ALCL存在复杂的遗传学不平衡,染色体片段获得多于缺失,ALK阴性ALCL遗传学不平衡更为复杂。 ALCL是异质性明显的一类肿瘤。 陈宝珍 卢建平 傅文达 陈燕坪 许春伟 陈刚关键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拷贝数变异 基于胃癌基因组学的机器学习识别特征性甲基化位点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基于基因组学的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构建胃癌相关甲基化预测模型。方法下载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中胃癌基因突变数据、基因表达数据和甲基化芯片数据,进行特征选择,构建支持向量机(径向基核函数)、随机森林和误差反向传播(error 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并在新的数据集中进行模型的验证。结果在3个模型中BP神经网络的检验效能最高(F1 值=0.89,Kappa=0.6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0.93)。结论 BP神经网络能够充分利用分子检测的基因组数据进行机器学习,可以用于胃癌相关甲基化预测。 王晓江 刘伟 陈宝珍 何银珠 陈燕坪 陈刚关键词:胃肿瘤 DNA甲基化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t(11;18)(q21;q21)染色体易位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结外边缘区淋巴瘤t(11;18)(q21;q21)染色体易位的发生情况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对18例胃MALT淋巴瘤进行检测。结果 3例检测到t(11;18)(q21;q21),发生率16.7%(3/18)。1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易位基因1(MALT1)拷贝数增加,发生率5.6%(1/18)。结论 t(11;18)(q21;q21)是胃MALT淋巴瘤具有特异性的诊断指标,而间期FISH是检测t(11;18)(q21;q21)有效而可靠的方法。评估MALT1基因数目可能有利于预测胃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过程。 黄榕芳 陈刚 陈宝珍 朱伟峰 何诚关键词:胃肿瘤 淋巴瘤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染色体易位 c-Myc在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陈燕坪 陈宝珍 朱伟峰 林剑扬 周衍 何同梅 卢建平 马海明 叶兴安 许春伟 陈刚长链非编码RNASNHG8在EB病毒相关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SNHG8在EB病毒相关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4月于福建省肿瘤医院进行外科手术的93例胃癌病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的表达;即时荧光定量PCR验证上述组织中SNHG8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细胞核阳性的病例定义为EB病毒相关胃癌,共41例;93例胃癌患者中,SNHG8在肿瘤组织的表达比癌旁组织上调14倍(P=0.001);同时EB病毒相关胃癌组织SNHG8表达比EB病毒阴性胃癌组织表达上调25倍(P=0.027)。EB病毒相关胃癌肿瘤组织中SNHG8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SNHG8可能作为一个原癌基因,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EB病毒感染胃黏膜可能促进SNHG8的表达,为EB病毒相关胃癌的致病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陈宝珍 林贤东 陈刚 胡丹 朱琼 师怡 王晓江 金善丰 王鸿飞 郑雄伟关键词:胃肿瘤 疱疹病毒4型 长链非编码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