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浩如

作品数:39 被引量:479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广东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天文地球
  • 5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军曹鱼
  • 5篇大亚湾核电
  • 5篇大亚湾核电站
  • 5篇电站
  • 5篇养殖
  • 5篇核电
  • 5篇核电站
  • 5篇大鹏澳
  • 4篇氮收支
  • 4篇营养盐
  • 4篇摄食
  • 4篇温度
  • 4篇海域
  • 3篇毒性
  • 3篇对虾
  • 3篇幼鱼
  • 3篇溶解氧
  • 3篇摄食水平
  • 3篇网箱
  • 2篇大亚湾大鹏澳

机构

  • 39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39篇陈浩如
  • 16篇王肇鼎
  • 15篇彭云辉
  • 13篇孙丽华
  • 9篇黄洪辉
  • 7篇高红莲
  • 5篇陈玲娣
  • 5篇潘明祥
  • 5篇蔡泽平
  • 4篇张穗
  • 4篇严岩
  • 3篇胡建兴
  • 3篇李少芬
  • 3篇王焕明
  • 3篇黄良民
  • 2篇练健生
  • 2篇韦桂峰
  • 2篇朱卓洪
  • 1篇宋启煌
  • 1篇吴后波

传媒

  • 6篇海洋通报
  • 5篇热带海洋学报
  • 5篇热带海洋
  • 4篇水产学报
  • 3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海洋科学
  • 2篇水产科学
  • 2篇生态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南海研究与开...
  • 1篇台湾海峡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中国水产学会...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5篇1991
  • 1篇199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亚湾大鹏澳养殖网箱水体无机氮的生物地球化学被引量:26
2001年
根据1998年8~10月三个月每月一次对大鹏澳海区养殖网箱水体26h定点连续观测,统计了各网箱 NO3-N、 NO2-N和NH4-N周日变化范围和平均值;分析了三氮的周日变化特征;讨论了三氮的热力学平衡及三氮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并估算了各网箱水体的氮负荷。研究结果表明:(1)各网箱水体三氮的周日变化除9月份外,基本无无规律性;(2)网箱水体无机氮之间的转化是不完全的,养殖时间愈长其转化愈不完全。无机氮化合物之间远未达到热力学平衡;(3)网箱水体无机氮主要来源于残饵和养殖生物排泄物等的化学和生物需氧有机物质的氧化分解;影响三氮变化的主要因子, 8、 9月份是化学过程,10月份是生物过程。
彭云辉王肇鼎高红莲陈浩如潘明祥黄洪辉
关键词:网箱养殖无机氮浮游植物生物地球化学周日变化
对虾疾病与防治技术被引量:2
1990年
我国目前业已查明且危害较大的虾病有30种以上,但对不少疾病尚未研究出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就我们几年来在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和墨吉对虾育苗和养殖过程中对对虾疾病的防治经验,结合其他研究资料,将常见的对虾疾病与防治技术分述如下,供参考。
王焕明陈浩如
关键词:对虾疾病
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9
2004年
研究了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仔、稚鱼的日摄食节律和摄食强度,以及饵料密度、温度、盐度对其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育8d仔鱼(摄食轮虫)、23d稚鱼(摄食卤虫无节幼体)和38d稚鱼(摄食鳗鱼粉状饵料)均表现为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摄食主要在白天进行,白天摄食强度占日摄食强度的68%以上;在白天的摄食中,又以早晨6:00-8:00和傍晚16:00-18:00摄食强度最大:夜间摄食较少或基本不摄食,所以军曹鱼早期幼体的摄食习性属白天摄食且偏于晨昏性类型。在不同饵料密度梯度的试验中,发育8d-11d仔鱼和23d-26d稚鱼摄食的适宜饵料密度范围分别为15 ind·mL-1-20 ind·mL-1和7 ind·mL-1-2 ind·mL-1。温度和盐度对发育21d-24 d稚鱼日摄食强度的影响均表现为抛物线型的变化曲线,摄食的适宜水温范围为27-31℃,适宜盐度范围为28‰-32‰。结果还表明,幼休摄食强度与饵料密度、水温、盐度的关系均适合于用二次多项式来定量描述。
陈浩如孙丽华王肇鼎严岩
关键词:军曹鱼早期发育阶段摄食
摄食水平对几种重要海水养殖鱼类生长和氮收支的影响被引量:14
2009年
采用生物能量学方法研究了不同摄食水平(从饥饿至饱食)时军曹鱼幼鱼(平均初始体重10.0 g)、青石斑鱼幼鱼(平均初始体重5.5 g)和卵形鲳鲹幼鱼(平均初始体重7.7 g)的生长和氮收支,建立了生长和氮排泄与摄食水平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军曹鱼幼鱼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显著增长趋势,在9%和饱食两个摄食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的特定生长率随摄食水平增加呈线性增长趋势;饱食时,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的生长速率接近而明显低于军曹鱼幼鱼的。军曹鱼幼鱼食物转化效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在9%/d摄食水平组有最大值,而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食物转化效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持续增长,在饱食摄食水平时有最大值;饱食时,军曹鱼和青石斑鱼幼鱼的食物转化效率接近而明显高于卵形鲳鲹幼鱼的。3种海水鱼摄食氮、排粪氮、生长氮和排泄氮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显著增长趋势;比较可知,军曹鱼幼鱼的摄食氮和排泄氮均最大,而青石斑鱼幼鱼的最小。军曹鱼、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饱食和次饱食摄食水平时的氮收支方程分别为100CN=7.7(6.0)FN+22.6(31.3)GN+69.7(62.68)UN、100CN=2.7(2.8)FN+20.9(8.4)GN+76.4(88.8)UN和100CN=1.8(1.4)FN+12.8(9.3)GN+85.4(89.3)UN(氮收支方程括号中的为次饱食数据);3种海水鱼饱时和次饱食时摄食氮中用于排粪的比例较小且变化不大,军曹鱼次饱食时摄食氮中用于生长的比例较饱食时的大而用于排泄的比例较饱食时的小,青石斑鱼和卵形鲳鲹幼鱼的则相反。因此,鱼类的氮排泄率和氮收支方程存在种间差异,而当食物中氮含量较为接近时,摄食量增大是导致鱼类氮排泄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综合考虑生长、食物转化效率、氮排泄和氮收支方程各因素,可得出在实验的生长阶段,3种海水养殖鱼中,军�
孙丽华陈浩如黄洪辉黄良民
关键词:军曹鱼青石斑鱼卵形鲳鲹氮收支摄食水平
热带典型海湾生态系统优化调控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王肇鼎练健生张正斌彭云辉胡建兴陈浩如吴后波郭澄联张穗卢继武高红莲李勇朱卓洪崔海平黄洪辉潘明祥韦桂峰李庆欣潘建平
该研究以大亚湾的大鹏澳水域为研究对象,旨在开展亚热带半封闭型海湾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形成与调控机制,以及上行、下行效应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提出该生态系统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优化调控模型及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模式,为我国亚...
关键词: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
大鹏澳网箱养鱼水体自身污染及富营养化研究被引量:40
2003年
根据1998年8~10月每1次对大亚湾大鹏澳网箱养鱼水体26h定点连续观测,采用国内常用的营养状态质量指数 (INQ))法,并选用COD、TIN、PO4-P和Chla为评指标,分析了各网箱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讨论了A网箱INQ 值的周日变化;用质量平衡法估算了网箱养鱼水体的氮、磷负荷量。分析结果表明,8~10月份各网箱水体营养况状属中营养水平 ;INQ 值的周日变化中 ,高峰出现在12 :00~18:00,各网箱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而增大,8、9月份最为明显。网箱养鱼的水体的氮、磷负荷从7月至9月逐月增大 ,10月开始下降。
王肇鼎彭云辉孙丽华陈浩如
关键词:大鹏澳网箱养鱼富营养化海水养殖
养殖近江牡蛎致病弧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8
2008年
从广东省疫区患病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消化盲囊及血液中分离纯化出10株细菌,人工注射感染实验发现其中3株细菌注射组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株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短杆状,能运动。常规生理生化和Biolog细菌鉴定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菌株A3G-2与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亲缘关系最近,菌株A2G-5B与解蛋白弧菌V.proteolyticus亲缘关系最近,菌株B1X-1与鲨鱼弧菌V.carchariae亲缘关系最近。为了进一步确定它们的分类学地位,分别测定了3株弧菌的16S rDNA序列,分析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菌株A3G-2与溶藻弧菌亲缘关系最近,菌株A2G-5B与解蛋白弧菌亲缘关系最近,菌株B1X-1与鲨鱼弧菌亲缘关系最近。因此菌株A3G-2、A2G-5B和B1X-1分别被鉴定为溶藻弧菌、解蛋白弧菌和鲨鱼弧菌。组织病理观察发现患病牡蛎主要受损器官是消化盲囊,表现为腺泡管内壁吸收细胞崩解脱落,管腔扩大,进而管壁解体,消化盲囊出现大面积受损。
张占会张其中李春勇陈浩如张吕平
关键词:弧菌病ALGINOLYTICUS
自动调控式水生动物选择与回避温度观测装置
一种用于研究水生动物对环境温度选择与回避要求和适应性的观测实验的自动调控式水生动物选择与回避温度观测装置,具有一个呈圆筒形的,其中装有淡水或海水实验介质的隔热型观测室,在观测室的底部和上部分别设置具有冷却降温功能的冷却管...
蔡泽平陈浩如
文献传递
摄食水平和饵料种类对军曹鱼幼鱼生长及氮收支的影响被引量:18
2010年
研究了不同饵料种类(小沙丁鱼肉—NSF,鳗鱼配合饲料—CEFF,海水鱼配合饲料—CMFF)和摄食水平(从饥饿至饱食)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幼鱼(平均初始体重约28g)生长和氮收支的影响,并建立了不同饵料种类时的生长—摄食关系和氮排泄—摄食关系。结果表明,投喂3种不同饵料的军曹鱼幼鱼湿重、干重和氮特定生长率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显著增长趋势,其中,投喂NSF和CEFF组的特定生长率与摄食水平之间表现为减速增长曲线,投喂CMFF组的表现为直线;饱食时,投喂NSF和CEFF组的特定生长率接近而明显高于投喂CMFF组。投喂NSF和CEFF组的食物转化效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增长或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在饱食或次饱食(约为饱食量的70%)摄食水平组有最大值,而投喂CMFF组的食物转化效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而持续增长,在饱食摄食水平时有最大值;除食物湿重转化效率外,投喂NSF组的食物转化效率最高,其次为投喂CEFF组,而两者均明显高于投喂CMFF组。3个饵料组的军曹鱼幼鱼摄食氮、排粪氮、生长氮和排泄氮均随摄食水平的增加呈显著增长趋势;投喂NSF和CEFF组的摄食氮、生长氮和排泄氮明显高于投喂CMFF组,而投喂CMFF组的排粪氮最高,其次为投喂CEFF组,且两者明显高于投喂NSF组。军曹鱼幼鱼投喂NSF、CEFF和CMFF时饱食和次饱食摄食水平的氮收支方程分别为:100CN=1.1(0.9)FN+27.0(29.3)GN+71.9(69.8)UN、100CN=5.2(4.3)FN+27.0(28.7)GN+67.8(67.0)UN和100CN=9.9(8.4)FN+21.6(10.1)GN+68.5(81.5)UN(氮收支方程括号中的为次饱食数据);3个饵料组军曹鱼幼鱼饱时和次饱食时摄食氮中用于排粪的比例较小且变化不大,投喂NSF和CEFF组次饱食时摄食氮中用于生长的比例较饱食时略大而用于排泄的比例较饱食时略小,但投喂CMFF组饱食时摄食氮中用于生长的比例明显高于而用于排泄的比例明显低于次饱食摄食水平时。因此,军曹�
孙丽华陈浩如黄洪辉黄良民
关键词:摄食水平饵料种类氮收支
热废水对大亚湾三种经济鱼类热效应的研究被引量:34
1999年
对大亚湾3种重要经济鱼类包括黑鲷Sparusmacrocephalus、平鲷Rhabdosargussarba和细鳞Theraponjarbua的多项温度指标进行室内热效应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驯化温度为25—33℃条件下,黑鲷、平鲷和细鳞3种鱼类的起始致死温度分别为34.96─36.42,34.78─35.62,38.75─39.39℃;最高起始致死温度分别为36.35,35.52℃和39.32℃;临界热最大值分别为38.08─40.50,38.28─40.40℃和42.40─43.64℃;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28,28℃和32℃;生长的最高周平均温度分别为30.78,30.51℃和34.44℃;短期暴露最高温度分别为34.04,33.57℃和37.90℃。根据黑鲷、平鲷和细鳞的多项温度指标,结合这些鱼类的生活习性分析和大亚湾基本环境特征的调查资料,就大亚湾核电站温排水对渔业资源影响的热效应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蔡泽平陈浩如金启增练健生
关键词:经济鱼类热效应热废水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