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了解医院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临床各类标本分离的242株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及耐药性;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2株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离自痰液、分泌物和中段尿,分别占67.8%、18.2%和7.9%;科室分布以ICU、儿科、呼吸内科和神经内科为主,分别占21.5%、16.5%、11.6%和10.7%;24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78株,检出率为32.2%;产ESBLs菌株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医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严重,尤其是产ESBLs菌株感染多药耐药严重,微生物室应加强对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监测。
- 谢强曹明杰陈玲徐添天马筱玲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
-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癌胚抗原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分析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联合癌胚抗原(CEA)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256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水平介于4.0~20.0μg/L,根据血清tPSA水平分为tPSA 4.0~10.0μg/L组180例和tPSA 10.1~20.0μg/L组76例。比较两组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患者血清fPSA、CEA、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tPSA)、前列腺健康指数(PHI)。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性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fPSA联合CE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tPSA 4.0~10.0μg/L组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患者血清fPSA、CE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血清tPSA水平、f/t PSA及PH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SA 10.1~20.0μg/L组前列腺癌与非前列腺癌患者血清fPSA、CEA及PH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血清tPSA水平及f/t P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fPSA、CEA水平与PHI呈正相关(r=0.348和0.392,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PSA、CEA水平是PHI水平的影响因素(b=0.046和0.449,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FPSA联合CEA诊断前列腺癌的AUC为0.921,大于fPSA的0.672和CEA的0.703(P<0.05)。结论 fPSA和CEA是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线索,两者联合诊断血清tPSA低水平升高前列腺癌的效能较好,可能成为更好的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新途径。
- 陈妹陈玲曹明杰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癌胚抗原
- C-反应蛋白及其临床应用
- <正>1930年Tillett等在急性大叶性肺炎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了 C-反应蛋白(CRP),随后,Macarty将CRP制成晶体,可用以制
- 邬文华陈玲
- 文献传递
- 解脲支原体药敏试验分析
- 2007年
- 目的对2005年10月~2006年6月解脲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186份疑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检测,并对其中104份支原体检测阳性标本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186份标本中支原体分离率为55.9%,男性和女性标本中支原体分离率分别为24.1%和68.9%。药敏结果显示,支原体主要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克拉霉素敏感,敏感性分别为91.3%、87.5%、74.0%;而对红霉素、帕珠沙星、阿齐霉素、壮观霉素的敏感性分别为:0、1.9%、2.9%、3.8%。结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患者中支原体是主要的病原,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首选药物,监测支原体耐药性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陈玲胡晓玲李敬文
- 关键词:解脲支原体药敏试验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
- 安徽省滁州地区2016年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了解2016年安徽省滁州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滁州地区6所医院所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5版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5.6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2016年共收集临床分离菌5 46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 416株,占25.9%;革兰阴性菌4 049株,占74.1%。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占各自菌种的37.6%和78.1%。葡萄球菌属及肠球菌属中未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检出率分别为51.2%、23.4%和23.6%。肠杆菌科细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较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检测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低于30%。不动杆菌属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5.6%和67.4%。结论细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多重耐药和泛耐药菌株应引起高度重视。
- 徐添天谢强曹明杰谢瑞玉陈玲张友祥李祥诸波陈园园李海燕赵广海
- 关键词:耐药性监测多重耐药泛耐药
- 安徽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监测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了解2015年安徽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常见分离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各类临床分离菌采用Micro Scan Walk Away 96 PLUS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共分离病原菌1 49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70株,占24.7%;革兰阴性菌1 129株,占75.3%。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7.0%和86.3%。葡萄球菌中未见万古霉素、达托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中粪肠球菌对达托霉素、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敏感,屎肠球菌中检出1株耐万古霉素,检出率为2.8%。肺炎链球菌主要来源于儿科,对青霉素均敏感。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产ESBL的检出率分别为52.9%、30.8%和25.0%,产ESBL株对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为29.4%。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85.5%)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63.0%和64.5%。结论 2015年该院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严重,尤其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 陈玲谢强
- 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了解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临床标本分离的126株SAU的分布及耐药性,分离的菌株采用MicroScan WalkAway 96PLUS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及配套的PC33检测卡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使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6株SAU主要来自于痰液和分泌物,分别占34.1%和50.8%;科室分布以ICU、骨科和儿科为主,分别占14.3%、20.6%和11.9%;126株SAU中有4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33.3%;SAU对1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排在前4位的是氨苄西林占97.6%、青霉素占95.2%、红霉素占75.4%及环丙沙星占44.4%;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0%。结论医院分离的SAU耐药严重,尤其是MRSA多药耐药严重,微生物室应加强对MRSA耐药性的监测。
- 谢强曹明杰陈玲王金丽马筱玲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 1501份中段尿标本分离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了解某院中段尿标本分离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抗菌治疗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方法对该院2012年10月1日—2015年9月30日临床送检的中段尿标本分离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 5.6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501份中段尿标本共检出病原菌65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51株,占22.95%,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革兰阴性菌456株,占69.30%,其中大肠埃希菌占45.44%;真菌51株,占7.75%。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差异较大,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2.84%、41.67%和33.33%,ESBLs菌株的耐药性高于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结论该院中段尿标本分离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分离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
- 谢强曹明杰陈玲徐添天
- 关键词:尿培养病原菌耐药性抗药性
- 某三甲医院2013年尿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监测和分析本院2013年尿培养中的主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MicroScan WalkAway 96PLUS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用WHONET5.6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尿培养出病原菌23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1株,占22.1%;革兰阴性菌170株,占73.6%;真菌10株,占4.3%;分离的病原菌中前4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肺炎克雷伯菌和粪肠球菌,分别占48.9%、13.0%、9.5%和5.2%。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CNS的76.7%,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00%;粪肠球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为8.3%,未见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耐药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52.2%和50.0%,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度为100.00%。结论尿标本的分离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细菌耐药严重。
- 谢强曹明杰陈玲雷成余徐添天
- 关键词:尿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 2013年血培养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监测和分析血培养中的主要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1-12月临床送检的1 005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对血标本进行检测,阳性标本的分离菌株用MicroScan WalkAway 96PLUS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 005份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60株,检出阳性率为5.97%,其中革兰阳性菌38株占63.33%、革兰阴性菌21株占35.00%、真菌1株占1.67%;葡萄球菌属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40.00%和93.33%,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均为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66.67%和40.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为0。结论医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广、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抑制耐药菌的传播。
- 谢强曹明杰陈玲王金丽马筱玲
- 关键词:血培养病原菌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