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
- 作品数:135 被引量:186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缺水城市雨污水再生处理和不同途径用水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
- 2012年
-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和环境生态脆弱的双重问题,以"治污+补水+生态保障"为基本策略,完成了适合于缺水城市的污水再生与不同途径回用的物化-生化组合污水处理与再生技术、化学-物化组合污水深度处理技术、生物强化污水处理与再生技术、生态强化再生水质安全保障技术4项关键技术的研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理论和技术体系。课题研究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成果应用于西安思源学院污水再生与综合回用、西安阎良污水处理与回用等一系列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缺水城市水体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生态保障提供技术体系和实施范例。
- 王晓昌金鹏康陈荣王先宝
- 关键词:缺水城市
- DALY在城市污水再生回用健康风险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健康风险评价中多是利用随机模拟的方法计算出健康风险分布,从而得到疾病发生的概率。但是疾病发生的概率不能反映疾病所致的伤残程度和持续时间,也不能反映疾病导致死亡对生产力的影响。引入了全球疾病负担的指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并研究了DALY在污水再生回用健康风险评价中应用的方法。以西安市污水再生回用为例,建立了DALY应用于污水再生回用健康风险评价的方法,得到西安市再生水中各种污染因子导致的疾病负担,其中对人体健康威胁较大的污染因子为轮状病毒、甲肝病毒和Cd,导致的疾病负担分别为0.86、0.38、0.34 DALY/万人,造成的疾病负担很小。
- 刘言正王晓昌陈荣
- 关键词:伤残调整寿命年污水再生利用疾病负担
- 以食品废物为原料实现多种酯类产品共联产的系统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以食品废物为原料实现多种酯类产品共联产的系统和方法,系统中,第一、第二和第三接收料斗分别通过第一、第二和第三进料螺旋输送机与混合搅拌机的入口连接;混合搅拌机的出口和第四接收料斗的出口分别通过第四进料螺旋输送机...
- 张璐鑫邢旭殷亚楠贺张伟陈荣
- 文献传递
- 一种强化生物炭促进挥发性脂肪酸互营产甲烷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生物炭促进挥发性脂肪酸互营产甲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对木屑进行浸铁预处理,热解炭化后制备得到表面负载Fe<Sub>3</Sub>O<Sub>4</Sub>的磁性生物炭;将磁性生物炭投加到含有挥发...
- 李倩丁丽姿赵丹阳王兴陈荣
- 一种生物质炭-厌氧膜生物处理系统与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炭‑厌氧膜生物处理系统与工艺,包括反应池、膜组件、大孔布气装置、轻质低温热解生物质炭、动力以及控制系统。工艺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3.2‑7.2h、膜通量12.0‑17.8L/m<...
- 雷振陈荣郑家乐罗鸿
- 一种气提式内循环半短程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提式内循环半短程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系统及方法,包括反应器本体、进水系统、气提系统和出水系统,反应器本体上部经渐扩管与污泥沉降区相连,污泥沉降区设置一可拆卸圆柱套筒;反应器本体的下端中心位置设置有一导流筒...
- 邢保山 付钰琳陈荣冯永宁 刘佳怡 李令虎 孙辛鑫
- GAC/DMBR复合工艺的优化及污水处理效能
- 2020年
- 基于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采用批式试验研究了尼龙网膜基材孔径(200、300、500目)和颗粒活性炭(GAC)投加量(0.5、1、2、3 g/L)对GAC/DMBR复合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并基于优化结果进一步通过连续运行工艺试验考察了其对污水的处理效能。批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孔径的膜基材时出水浊度无明显差别,但是200目的膜基材表现出更高的稳定通量[65 L/(m^2·h)];当GAC投加量为2 g/L时,GAC/DMBR复合工艺的处理效果和过滤性能最优。连续运行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与空白组(DMBR)相比,GAC/DMBR复合工艺的出水通量显著提升,出水浊度稳定在1 NTU左右,且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较好,溶解性胞外聚合物(SEPS)含量降低,污泥性能得到了改善。
- 张净钰杨媛胡以松臧颖王晓昌陈荣
- 关键词:动态膜生物反应器颗粒活性炭污水污泥特性
- 不同磷浓度和N/P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水环境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5年
- 以铜绿微囊藻为实验用藻,在反应器中设置总磷浓度分别为0.02、0.05、0.1、0.2、0.4、0.5、1和2 mg/L等8个浓度,同时针对每个总磷浓度,配置N/P为1∶1、2∶1、4∶1、8∶1、16∶1和40∶1等6个比例,对反应器中藻的繁殖情况进行连续检测,同时检测水中DO、p H值的相应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总磷浓度对铜绿微囊藻的繁殖的作用具有差异性,浓度在0.02~0.05 mg/L范围时,藻的繁殖缓慢,在0.1 mg/L以上时,藻的繁殖速度明显加快,当达到0.5 mg/L以上时,不同总磷浓度条件下藻的繁殖速度基本相近;当总磷浓度在0.1mg/L以上时,N/P对藻繁殖的影响才体现出来,N/P在8∶1、16∶1和40∶1时对藻繁殖的影响远大于其他比例,8∶1和16∶1是藻繁殖的最佳N/P比例。与此同时,铜绿微囊藻细胞密度的变化也明显导致了水中DO、p H值的变化,在藻细胞快速增长阶段,DO、p H值呈现上升趋势,在藻细胞稳定阶段,DO、p H值呈现下降趋势。
- 罗东陈荣程青王晓昌袁宏林程喆
- 关键词:磷浓度铜绿微囊藻DO
- 复合人工湿地对污染河水中新污染物及生物毒性去除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明确不同人工湿地类型对污染河水中新污染物(ECs)和生物毒性的去除效果,以皂河东侧中试规模的水平潜流-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A(HF-FWS/HCW A)和表面流-表面流复合人工湿地B(FWS-FWS/HCW B)两种复合人工湿地(HCWs)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工艺类型人工湿地对河水中32种ECs和两种生物毒性的削减效果,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HF-FWS和FWS-FWS复合人工湿地对ECs总去除率分别为74.38%和60.10%,HCW A优于HCW B.但是,HCW B第一级湿地(FWS)对ECs去除效果好于HCW A第一级湿地(HF),因此简单的工艺延长不能提高ECs的去除效果.同样,HCW A比HCW B表现出更好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削减效果,以及生态风险削减特性,尤其是HCW A第一阶段(HF),但出水仍具有较高生态风险.人工湿地出水中毒死蜱和4种有机磷阻燃剂对生态风险贡献较大,因此仍需改善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提高高风险化合物的去除特性,从而保障河水的生态安全.
- 戚东辉马晓妍林雨王鑫玉郑于聪陈荣
- 关键词:复合人工湿地河流污染生物毒性生态安全
- 水与废水强化处理的造粒混凝技术研发及其在西北缺水地区的应用
- 王晓昌金鹏康陈荣王继武毛怀新陈军张建锋袁宏林李志华王刚慕立俊吴志强邢秀兰曾亚勤张辉
- 该项目属于水污染防治工程领域。水与废水处理过程通常包括污染物转化及其在固相中的富集,最终通过固液分离得以去除,但作为关键环节的固液分离效率受制于固形物密度与沉速。通过化学混凝等过程生成的固形物通常呈絮状(絮凝体),结构松...
- 关键词:
- 关键词:水污染防治工程废水处理污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