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波
- 作品数:8 被引量:60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通道上盏入路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铸型结石(附86例报告)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小通道上盏入路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铸型结石的效果及优点。方法:患者采取60°半侧卧位,超声引导下建立小通道18F-20F上盏入路经皮肾通道治疗复杂性铸型结石86例,采用双导管超声碎石机进行碎石。结果:86名铸型结石患者均成功进行了小通道上盏入路经皮肾镜碎石术,术中穿刺成功率100.0%,手术时间平均为(101.5±22.0)min,手术出血量为(210±70)ml,平均住院时间(8.4±1.3)d;首次结石清除率为79.1%(68/86),16例患者经历了二期碎石,总结石清除率为93.0%(80/86)。术后疼痛3例和术后低热2例,均需要药物缓解(ClavienⅠ),3例患者需要输血200~400ml(ClavienⅡ),1例出现肾动静脉瘘(ClavienⅢ);无其他胸膜损伤、肠管损伤的患者。结论:小通道上盏入路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铸型结石是一种比较理想、安全有效的方法。
- 吴定涛陈远波陆剑君黄喜健杨杰
-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铸型结石
- 基于CT图像的数字化肾结石三维模型的建立及经皮肾镜碎石术虚拟仿真研究
- 背景和目的: 肾结石是泌尿系多发疾病之一,占泌尿科手术的40%。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以其创伤小及结石清除率高为特点,已经成为治疗大结石、多发结石或下盏结石的金标准。
肾脏是血供非常丰富的内脏器官,静息状态下肾...
- 陈远波
- 关键词:肾结石三维模型经皮肾镜碎石术虚拟手术CT图像图像处理
- 肾微造瘘后经皮肾镜和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比较肾微造瘘后经皮肾镜与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并重度肾积水患者,随机分为经皮肾镜组和输尿管镜组。经皮肾微造瘘解除梗阻后,分别采用经皮肾镜和输尿管镜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统计分析患者一般情况资料、手术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经皮肾镜碎石组尿培养阳性率为25.0%(7/28),输尿管组尿培养阳性率为20.8%(5/24),两组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2)。纳入研究组术后总平均结石清除率为86.5%,其中经皮肾镜治疗组术后结石清除率为96.4%(27/28),高于输尿管镜治疗组的75.0%(1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经皮肾镜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2/28),其中疼痛患者2例,无发热患者;输尿管镜碎石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2/24),其中疼痛患者1例,发热患者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经皮肾镜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输尿管镜碎石组,出血量多于输尿管镜碎石组,住院时间长于输尿管镜碎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微造瘘是解除肾内梗阻较安全的手术方式,后期经皮肾镜和输尿管镜碎除输尿管上段结石各有优点,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 吴定涛陈远波陆剑君黄喜健农谦
- 关键词:肾造瘘经皮肾镜输尿管镜肾积水
- 经皮肾镜碎石手术体位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7
- 2015年
- 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已广泛应用于肾结石的治疗,30多年来,PCNL手术体位从最初的俯卧位扩展到仰卧位、侧卧位,并经历了多种PCNL手术体位的改良。俯卧位、仰卧位和侧卧位PCNL具有确切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改良手术体位更提供了同时顺行PCNL和逆行尿路内镜的操作,不同程度上提升了碎石的成效。充分认识不同PCNL体位的穿刺特点能为手术体位的合理选择和进一步体位改良提供依据。
- 吴定涛陈远波
-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
- 数字化肾结石三维模型的建立及虚拟手术仿真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建立数字化肾结石三维模型,并虚拟仿真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方法采集8例不同类型肾结石患者的CT数据,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0.0进行图像分割和三维重建,建立一体化肾结石三维模型。根据肾结石三维模型提供的肾内及肾脏毗邻器官解剖关系,制定出最合理的个体化手术方案,并通过FreeForm Modeling System进行PCNL虚拟手术仿真。结果共建立了8例患者的肾结石三维模型,三维模型直观显示了肾内结石、集合系统、肾内血管及周围毗邻脏器的关系,在三维模型上模拟了PCNL经皮穿刺、扩张及碎石过程,完成了个体化的PCNL虚拟手术仿真。结论数字化肾结石三维模型为手术设计提供了可靠和全面的依据,PCNL虚拟手术仿真对提高碎石率和减少手术并发症有重要指导意义。
- 陈远波李虎林刘春晓许凯林阳彦鲍苏苏彭丰平潘家辉
- 关键词:数字化肾结石三维模型虚拟手术
- 护理辅助体位叩击疗法对体外冲击波治疗肾下盏结石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研究护理体位叩击疗法辅助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下盏结石的效果。方法肾下盏结石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治疗组在常规体外冲击波碎石基础上,间隔期进行护理辅助体位叩击疗法促进排石。对比患者碎石率及体外冲击波次数。结果治疗组患者碎石率为78.0%,显著高于对照组52.0%(P<0.05);治疗组患者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辅助体位叩击疗法能提高肾下盏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的碎石率,减少再次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次数。
- 林琳陈远波周有康
- 关键词:肾下盏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护理
- 3D可视化经皮肾穿刺规划及术中辅助定位引导PCNL的应用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介绍3D可视化经皮肾穿刺规划及术中辅助定位方法,并探索其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中心同一医疗组采用PCNL治疗的160例肾结石患者,根据穿刺规划方法分为两组,3D规划组(76例)为采取3D穿刺规划及术中辅助定位,对照组(84例)为常规PCNL。比较两组患者穿刺定位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3D规划组首个穿刺定位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3D规划组一期PCNL双通道穿刺比例显著大于常规组(23.6%vs.6.0%,P=0.001)。3D规划组一期结石清除率及总结石清除率显著大于对照组(85.5%vs.67.8%,P=0.009;92.1%vs.79.8%,P=0.026);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4.7±1.0)d vs.(5.1±1.0)d,P=0.004]。两组在平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D可视化经皮肾穿刺规划可提升PCNL穿刺通道的精准性、提高结石清除率,尤其适用复杂性肾结石合理规划一期多通道碎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陈远波张志甫陆剑君黄思源卢国平
- 关键词:肾结石
- 组合式FURS与PCNL碎石术在肾脏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比较组合式软性输尿管镜(FURS)与经皮肾镜(PCNL)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15例接受治疗的肾结石患者根据患者及家属选择的手术方式分为组合式FURS组(F组)和PCNL组(P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清石率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总清石率分别为87.30%和92.31%(P<0.05)。F组手术时间高于P组,住院时间低于P组,术中出血量少于P组(P<0.05)。结论组合式FURS和PCNL均能较为有效地治疗肾结石,对于直径<20mm的结石,组合式FURS更为有效和安全,对于直径≥20mm的结石,PCNL更为有效和安全。
- 吴定涛蓝志湘陈远波
-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