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冰丹

作品数:44 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骨折
  • 11篇手术
  • 9篇内固定
  • 8篇截骨
  • 7篇骨延长
  • 7篇股骨
  • 6篇胫骨
  • 6篇关节
  • 5篇手术治疗
  • 5篇缺损
  • 4篇腰椎
  • 4篇疗效
  • 4篇截骨延长
  • 4篇骨折固定
  • 4篇骨折固定术
  • 4篇固定术
  • 3篇植骨
  • 3篇软组织
  • 3篇外科
  • 3篇内固定治疗

机构

  • 27篇广西医科大学
  • 17篇南宁市第二人...

作者

  • 42篇韦冰丹
  • 33篇蒋卫平
  • 23篇甘坤宁
  • 18篇杨晓明
  • 17篇冼伟
  • 16篇黄永栋
  • 13篇周竖平
  • 10篇刘剑伟
  • 7篇兰学文
  • 7篇杨晓明
  • 6篇阮慧光
  • 4篇张波
  • 4篇熊凯
  • 4篇崔向荣
  • 4篇黄克
  • 3篇孙达准
  • 3篇曾祥伟
  • 3篇曾祥伟
  • 3篇古松
  • 3篇黄克

传媒

  • 6篇广西医学
  • 5篇实用骨科杂志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国现代医药...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微创医学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医学文选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5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兔股骨头坏死BMP-2/Smads通路的影响被引量:33
2016年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兔股骨头坏死BMP-2/Smads通路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富血小板血浆(3%)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6/m L)组、富血小板血浆(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106/m L)组。建立兔股骨头坏死模型,术后4w分别向各组股骨头内髓芯减压后注射富血小板血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另设空白组10只新西兰兔。空白组与模型组不注射任何物质作为对照。造模后第14周,取材。通过HE染色观察兔股骨头骨髓腔内的病理学及骨陷窝空缺率变化情况。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股骨头中BMP-2、Smad1、Smad5、Runx2的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骨髓腔内骨小梁变粗,脂肪细胞减少,骨细胞增多,骨陷窝空缺率降低(P<0.05);各治疗组兔血清VEGF的含量增加,股骨头中BMP-2、Smad1、Smad5、Runx2的蛋白水平提高。结论富血小板血浆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调节BMP-2/Smads信号通路,促进股骨头骨细胞增殖,减少骨陷窝空缺率。
张波韦冰丹甘坤宁崔向荣熊凯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股骨头
感染性骨不连的治疗进展被引量:7
2009年
骨折的正常愈合过程终止称之为骨不连。骨不连是常见的骨折晚期并发症,发病率为5%~10%,是目前骨科临床面临的难题之一。本文介绍了感染性骨不连的发生机制,并对感染性骨不连的发生原因做了归纳分析,系统阐述了骨不连的传统和现代治疗原则,特别是对感染性骨不连植骨疗法的进展进行了系统回顾介绍。
韦冰丹
关键词:骨不连病因植骨
骨外固定架加压延长修复胫骨骨缺损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总结应用经皮干骺端截骨骨外固定架加压延长修复创伤性及感染性胫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截骨延长修复创伤性及感染性胫骨骨缺损11例。结果全部病例骨缺损修复,骨感染治愈,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无一例需行骨折端植骨。改良ASAMI骨评定结果优8例,良3例;功能评定结果优6例,良4例,中1例。结论该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无骨不连、骨萎缩等并发症,术后不需作内固定和植骨,是治疗创伤性及感染性胫骨长段骨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黄永栋韦冰丹蒋卫平杨晓明冼伟甘坤宁周竖平兰学文
关键词:胫骨骨缺损外固定架骨延长
椎间融合器联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椎间融合器联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术后效果。方法 2007-01-2011-01采用椎间植骨联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患者32例。结果随访12~38月,平均16个月,根据Suk方法判定术后骨融合情况,骨融合率为100%。根据邹德威等临床功能评价标准评分:优19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90.62%。结论椎间融合器联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能维持脊柱稳定性,恢复椎间隙高度和提高植骨融合率。
黄永栋蒋卫平韦冰丹杨晓明甘坤宁周竖平刘剑伟黄家志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椎间融合器
病灶彻底清除皮质骨原位再植治疗慢性骨髓炎
1996年
慢性骨髓炎,在农村,特别是老少边远山区,发病率仍较高,治疗上仍是骨科领域中较难处理的问题。我们自1988年3月至1993年3月,共对18例慢性骨髓炎患者施行了骨开窗病灶彻底清除及皮质骨原位再植术,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杨彬文韦冰丹
关键词:原位再植慢性骨髓炎皮质骨清除病灶病灶清除术
可吸收螺钉治疗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2008年
目的总结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对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4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25例,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15例,前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2例。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全部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根据Lysholm评分标准,优36例,良3例,可2例,差1例。无关节感染、骨折块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可吸收螺钉是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使患者免除二次手术,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黄永栋蒋卫平韦冰丹杨晓明甘坤宁周竖平兰学文
关键词:可吸收螺钉交叉韧带交叉韧带胫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75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对Pilon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5例胫骨Pilon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Rüedi-Allgwer分型:Ⅰ型14例,Ⅱ型35例,Ⅲ型26例。结果 75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68个月,平均39个月。10例复位不理想,9例发生感染,8例骨不愈合。踝关节功能Mazur评定:优36例,良17例,可12例,差10例。结论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复位重建胫骨关节面、有效维持复位是治疗Pilon骨折成功的关键。
韦冰丹蒋卫平刘剑伟
关键词:PILON骨折骨折固定术手术治疗
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人工关节置换术被引量:18
2008年
黄永栋蒋卫平韦冰丹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高龄髋关节置换术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治疗
2006年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4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其中胸椎20例,腰椎23例,Denis分型Ⅰ型12例,Ⅱ型15例,Ⅲ型7例,Ⅳ型5例,Ⅴ型3例,合并脊髓神经根损伤38例,前路手术18例,后路手术25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9.33个月(6~60个月),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37例,6例仍有小于1/3压缩,脊柱侧弯完全矫正,7例残留有10~15°后凸畸形。脊髓神经根损伤恢复情况:按Frankel标准,除A级17例无恢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胸腰椎爆裂骨折属不稳定性骨折,应积极进行手术复位、减压和固定,手术治疗能有效的避免畸形加重,有利于未完全损伤的脊髓神经根功能恢复。
蒋卫平韦冰丹杨晓明冼伟阮慧光甘坤宁
关键词:骨折胸椎腰椎手术治疗
角翼钢板在长管骨骨折中的应用
1995年
角翼钢板为一种新型的长管骨骨折内固定物,疗效确切,于洛臣于1989年首先报告。我们于1990年1月至1994年3月,应用角翼钢板治疗了四肢长管骨骨折140例148处,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140例,男性115例,女性25例,年龄4~76岁,平均28.4岁,其中20~60岁84例,占60%,20岁以下48例,占34.14%,60岁以上8例,占5.86%。
韦冰丹曾祥伟杨文彬
关键词:角翼钢板骨折内固定胫排骨骨折四肢长管骨骨折陈旧性骨折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