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3篇塑性
  • 2篇铸钢
  • 2篇铸坯
  • 2篇稀土
  • 2篇Q345B
  • 1篇动态再结晶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仿真
  • 1篇再结晶
  • 1篇数学
  • 1篇数学模型
  • 1篇塑性变形
  • 1篇流变应力
  • 1篇流变应力模型
  • 1篇高温热塑性
  • 1篇SPCC
  • 1篇脆性

机构

  • 3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包头钢铁(集...

作者

  • 3篇韩彩霞
  • 2篇陈林
  • 1篇任慧平
  • 1篇金自力
  • 1篇王文君
  • 1篇魏然

传媒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稀土Q345B铸钢高温热塑性研究及应力模型的建立
铸坯的质量主要是连铸坯的裂纹缺陷。在连续铸钢过程中,钢连续冷却到600℃~900℃温度区间,即低奥氏体区和双相区时,该温度范围与铸坯钢生产过程的矫直变形相对应,连铸坯在矫直过程中由于受到弯曲变形和轧制延展从而使脆性增加,...
韩彩霞
关键词:高温热塑性流变应力模型
文献传递
Q345B稀土铸钢在第三类脆性塑性谷底区组织变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含稀土Ce的Q345B连铸钢坯为研究对象,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模拟第三类脆性区,研究实验钢的最低塑形谷底。结果表明:含稀土Ce的Q345B钢,随拉伸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降低。含0.0091%Ce的Q345B钢在第三类脆性温度区(600-900℃),在800℃出现塑形谷底。经金相显微组织分析,奥氏体晶界上薄膜状先共析铁素体不是造成热塑性较差的主要原因。
陈林魏然韩彩霞
SPCC钢塑性变形中动态再结晶的数学模型与模拟分析
2012年
利用热模拟设备Gleeble-1500D,对SPCC钢在不同变形量下的真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测定,并结合微观组织观察,确定了SPCC钢动态再结晶的数学模型,研究并分析了变形参数对动态再结晶晶粒的影响.通过DEFORM有限元软件对SPCC钢的热压缩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变形条件对晶粒尺寸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很好地与实验结果相吻合,为进一步研究这种钢的动态再结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陈林韩彩霞金自力任慧平王文君
关键词:动态再结晶数学模型有限元仿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