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捷 作品数:23 被引量:144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机器人微创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应用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究机器人辅助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应用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胸外科接受达芬奇机器人辅助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70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2.0±7.6)岁。其中40例采用机器人辅助吻合器胃食管胸内吻合术,30例采用机器人胃食管手工双层吻合。结果全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08.7±60.6)min,平均出血量(190.0±95.1)ml,2例(2.9%)患者中转开胸手术。全组患者未发生院内及术后30 d内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3%,其中吻合口瘘发生率8.6%。术后中位住院时间9.0(Interquartile Range,IQR,5.0)d。肿瘤平均大小为(3.2±1.5)cm,手术R0切除率为100.0%,总淋巴结平均清扫个数(19.3±8.7)枚。结论机器人辅助Ivor Lewis术安全可行,可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 张亚杰 韩宇 项捷 李鹤成关键词:机器人手术 LEWIS 食管癌 胃食管吻合 支气管袖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 被引量:1 2003年 王文灏 邱维诚 杨孝清 项捷关键词:支气管 袖状切除术 中央型 肺癌 机器人辅助胸部肿瘤精准微创手术的应用推广 李鹤成 罗清泉 金润森 黄佳 张亚杰 项捷 陈凯 杜海磊 韩丁培 杨溯 郭威 吴晗 陈醒狮 韩宇 胸部肿瘤包括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常见高发肿瘤,手术切除是治愈早中期胸部肿瘤的首选方法,精准、微创的手术方式已成为外科医生及患者的共同追求。近年来机器人手术系统发展迅速,在胸外科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机器人辅助手术较传统...关键词:关键词:胸部肿瘤 微创手术治疗 机器人手术系统 胸腔内肿瘤致异位ACTH综合征的外科治疗(附16例报告) 2014年 目的总结异位ACTH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检查,分析手术治疗的效果与经验。方法回顾16例确诊的胸腔内肿瘤致异位ACTH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有典型柯兴综合征的症状,均存在胸腔内肿瘤;按肿瘤手术原则予以根治切除肿瘤;术后血糖升高、低血钾均得以纠正,血ACTH、血皮质醇、24 h尿游离皮质醇均显著下降;术后出现病情反复多为肿瘤远处转移或复发。结论对存在柯兴综合征症状的病人应注意检查胸腔内有无异位分泌的肿瘤灶,根治手术的近期效果十分显著,对纵隔肿瘤复发病人,再次手术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周翔 陈中元 任健 杭钧彪 车嘉铭 邱维诚 杨孝清 项捷关键词:异位ACTH综合征 外科治疗 达芬奇机器人食管癌IVOR-LEWIS术短期临床疗效及长期生存率前瞻性临床试验初步结果 目的 达芬奇机器人食管癌IVOR-LEWIS 术在国内外较少开展,目前只有少量针对其手术安全性、短期临床疗效的回顾性病例研究,缺乏达芬奇机器人IVOR-LEWIS 手术疗效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李鹤成 张亚杰 韩宇 项捷关键词:食管癌 机器人手术 胸外科医生机器人手术培训模式:瑞金医院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索胸外科医生机器人手术的培训模式。方法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以瑞金医院胸外科13位在职医生作为培训对象,其中男12名、女1名,年龄32~45岁。培训方式包括达芬奇机器人操作系统基础知识教学、操作平台模拟培训、实物训练、动物模型训练、手术实践和手术录像分析。结果受训医生的机器人手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目前已有4名医师拥有主刀资格,9名医师拥有助手资格。结论多种模式的培训方式有助于临床医师快速学习并掌握机器人手术技术,并为未来机器人培训的标准化提供依据。 杨溯 郭威 吴晗 陈醒狮 项捷 李鹤成关键词: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 微创手术 胸外科 管状胃在食管、贲门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3 2010年 目的评价管状胃技术在食管、贲门癌患者根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10月瑞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贲门癌患者74例,按采取的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管状胃组和胸腔胃组,管状胃组:46例,男36例,女10例;年龄59.67±9.96岁(36~77岁);食管癌31例,其中胸上段食管癌1例,胸中段食管癌23例,胸下段食管癌7例;贲门癌15例;采用左颈部吻合2例,主动脉弓上吻合19例,主动脉弓下吻合10例,贲门癌根治15例。胸腔胃组:28例,男25例,女3例;年龄59.17±11.33岁(37~86岁);食管癌22例,其中胸上段食管癌1例,胸中段食管癌17例,胸下段食管癌4例;贲门癌6例;采用左颈部吻合2例,主动脉弓上吻合17例,主动脉弓下吻合3例,贲门癌根治6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管状胃组无吻合口瘘发生;胸腔胃组发生肺部感染并发症4例,死亡1例;管状胃组与胸腔胃组手术时间(180.00±10.34 min vs.185.00±6.23 min,t=1.669,P=0.078),术后住院时间(16.78±9.98 d vs.16.89±11.53 d,t=1.665,P=0.0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管状胃在食管癌手术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不增加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地临床应用价值。 车嘉铭 项捷 陈凯 杨孝清 邱维诚 隋亮关键词:食管癌 贲门癌 管状胃 全氟碳化合物在离体心脏长时程低温保存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全氟化碳化合物(PFC)在大鼠离体心脏长时程低温保存中的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elsior保存液)、Celsior液通氧组(Celsior+O2)、双层法通氧组(PFC/Celsior+O2),每组10只。制备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离体心脏在4℃条件下保存8h,于复灌期分别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冠脉流出量及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漏出量,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心脏复灌后,与对照组和Celsior+O2组比较,Celsior/PFC+O2组左心室舒张压和左心室压力变化速率明显上升(P<0.01),LDH、CK和AST漏出量明显减少(P<0.01);而Celsior+O2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微结构观察发现,与对照组和Celsior+O2组比较,低温保存后PFC/Celsior+O2组心肌纤维排列较整齐,肌浆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及嵴结构破坏程度均较轻。结论氧合的PFC与常规心脏保存液联合应用能够通过向缺血心肌提供更多的氧来改善能量代谢,提高离体大鼠心脏长时程低温保存的效果。 项捷 李洲斌 臧旺福关键词:全氟化碳 心肌保护 能量代谢 先天性双侧冠状动脉肺动脉瘘一例报道 2007年 项捷 陈海涛 臧旺福 周健 韩晨俊关键词:冠状动脉瘘 先天性 外科 机器人辅助与传统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手术与传统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短期疗效。方法 2015年1~9月,同一外科团队手术治疗36例食管癌,其中传统手术19例,机器人辅助手术17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顾性比较2组手术相关资料、术后短期疗效的差异。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333.5±85.0)min vs.(203.9±24.8)min,t=6.357,P=0.000];手术出血量机器人组为(182.3±78.9)ml,传统组为(195.3±149.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9,P=0.752)。2组均R0切除,切端阴性。食管标本长度机器人组为(8.2±2.1)cm,传统组为(8.6±1.6)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54,P=0.518);淋巴结清扫数量机器人组为(17.4±7.7)枚,传统组为(20.0±9.1)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3,P=0.367)。术后住院时间机器人组显著少于传统组[(9.8±2.0)d vs.(12.6±5.5)d,t=-2.076,P=0.046]。术后并发症机器人组2例,传统组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8)。2组术后30天内均无死亡病例。结论机器人辅助Ivor-Lewis手术的根治性与传统手术相当,术后恢复较传统手术快,并发症不多于传统手术,其短期疗效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研究验证。 韩丁培 项捷 高涛涛 金润森 车嘉铭 杨孝清 朱良纲 杭钧彪 陈中元 李鹤成关键词:食管癌 机器人手术 短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