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宁琰

作品数:18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卫生局重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银屑
  • 6篇银屑病
  • 5篇银屑病患者
  • 3篇寻常性
  • 3篇受体
  • 3篇细胞
  • 3篇基因
  • 3篇红斑
  • 2篇单核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幼儿
  • 2篇糖皮质
  • 2篇糖皮质激素
  • 2篇天疱疮
  • 2篇皮质激素
  • 2篇球藻
  • 2篇紫球藻
  • 2篇系统性红斑
  • 2篇系统性红斑狼...

机构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南京大学
  • 4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8篇顾宁琰
  • 6篇姚煦
  • 3篇孙祖凤
  • 3篇周敏
  • 3篇陈京京
  • 3篇顾富祥
  • 3篇温志华
  • 3篇顾恒
  • 3篇陈敏
  • 2篇林麟
  • 2篇周武庆
  • 2篇崔盘根
  • 2篇朱虹
  • 1篇冯雨苗
  • 1篇刘宇峰
  • 1篇刘宇峰
  • 1篇范乐明
  • 1篇刘布骏
  • 1篇丁丛珠
  • 1篇刘军

传媒

  • 6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国海洋药物
  • 1篇海洋科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节病性银屑病2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关节病性银屑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9例关节病性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发病年龄31.4岁,男18例、女11例,男∶女为1.64∶1。以皮损为首发者20例(69.0%),关节炎首发者6例(20.7%),皮损和关节炎同时发生者3例(10.3%);皮损类型为寻常型27例(93.1%),脓疱型1例(3.4%),红皮病型1例(3.4%);关节炎分类为非对称性少关节炎型10例(34.5%),远端指(趾)间关节炎型7例(24.1%),脊柱关节病型6例(20.7%),对称性多关节炎型4例(13.8%),残毁性关节炎型2例(6.9%);25例患者接受关节X线检查,其中20例有阳性改变,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骨质吸收和骨刺形成。结论:本病男性多发,各型银屑病皮损都可并发关节炎病变。非对称性少关节炎和远端指(趾)关节易受累是本病的特点。甲氨蝶呤、来氟米特、阿维A、雷公藤多苷、沙利度胺、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非甾体类抗炎药、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等合理联合用药可取得较好疗效。
顾宁琰刘布骏顾富祥丁丛珠
关键词:银屑病关节病性
天疱疮和类天疱疮患者发生糖皮质激素诱导性糖尿病的风险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天疱疮和类天疱疮患者糖皮质激素诱导性糖尿病(GDM)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接受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的天疱疮和类天疱疮住院患者,比较发生GDM和未发生GDM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病理类型、糖皮质激素的起始剂量、日激素最大剂量、糖尿病家族史、免疫抑制剂治疗等因素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应用r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68例天疱疮和类天疱疮患者中,26例(38.2%)发生了GDM。在发生和未发生糖尿病两组患者间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激素起始量(P〈0.05;OR1.023;95%CI1.002—1.044)、日激素最大剂量(P〈0.01;OR1.037;95%CJ1.013~1.062)、激素治疗时间(P〈0.05;OR1.143;95%CI1.028—1.271)、BMI(P〈0.01;OR1.265;95%CI1.080~1.481)、地塞米松使用(P〈0.01;OR6.0;95%CI 1.887—19.076)是天疱疮和类天疱疮患者发生GDM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P〈0.05;OR1.223;95%CI1.017—1.471)和日激素最大剂量(P〈0.05;OR1.037;95%CI 1.009~1.065)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38.2%的天疱疮和类天疱疮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发生了GDM,BMI和日激素最大剂量可能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孙祖凤顾宁琰周敏温志华陈京京姚煦
关键词:天疱疮类天疱疮大疱性糖皮质激素糖尿病
汉族寻常性银屑病患者IFN-γ受体2基因多态性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IFN-γ受体2(IFN—yR2)基因氨基酸位点Gln64Arg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寻常性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及DNA测序方法,检测苏皖地区182例汉族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和I14例正常人对照IFN—γR2基因Gln64Arg位点多态性。结果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对照组IFN-γR2基因Gln64Arg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甲损害银屑病组与无甲损害银屑病组之间Gln64/Gln64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57.5%和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P=0.02);Arg64等位基因(Gln64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19.3%(80.7%)和30%(70%),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5.03,P=0.02)。伴甲损害的银屑病患者组Gln64/Arg64基因型分布频率为29.8%,正常人对照组为49.1%,两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P=0.01);Gln64/Gln64基因型分布频率在两组间分别为57.5%和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3,P=0.01);无甲损害组与正常人对照组之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在以上呼吸道感染为诱因或加重因素的银屑病组与非上呼吸道感染银屑病组之间Arg64/Arg64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33.3%和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P=0.03);Arg64等位基因(Gin64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为51.9%(48.1%)和35,2%(64.8%),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5.46,P=0.02)。结论IFN—γR2基因Gln64Arg多态性位点可能与寻常性银屑病患者是否伴有甲损害有关,也可能与以上呼吸道感染为诱因或加重因素的寻常性银屑病有关。
顾宁琰顾恒姚煦周武庆崔盘根陈敏
关键词:银屑病多态性单核苷酸受体
嗜酸性环状红斑伴血小板减少一例
病例资料患者男,18岁.全身反复红斑、丘疹伴瘙痒二年余.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背部出现散在黄豆大小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瘙痒剧烈,渐扩大,中央颜色变淡,边缘隆起,色较深,成环状.皮损2-3周可自行消退,遗留色素沉着,但反复...
顾宁琰姚煦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造血因子mRNA表达水平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的细胞形态、表面标志、细胞周期和生长曲线等生物学特性及其造血细胞因子IL-7、IL-11、SCF和GM-CSF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与正常BM-MSC进行对比,...
顾宁琰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造血细胞因子MRNA表达细胞形态骨髓干细胞移植
文献传递
紫球藻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应用被引量:33
2002年
紫球藻 (Porp hyridium)是一种海水单细胞红藻 ,其在培养繁殖过程中 ,能够合成藻胆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硫酸酯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分类、形态、及其活性物质的生物应用研究。
顾宁琰刘宇峰
关键词:紫球藻藻胆蛋白胞外多糖生物活性物质生物应用
幼儿肛周扁平湿疣1例
2007年
早期先天梅毒的皮损呈现多样性和不典型性。与少数皮肤病皮损极易混淆,造成误诊或漏诊。笔者诊治1例初次误诊为尖锐湿疣的幼儿肛周扁平湿疣,现报告如下,
顾宁琰顾富祥
关键词:扁平湿疣肛周幼儿
Peutz—Jeghers综合征一例STK11基因序列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Peutz—Jeghers综合征(PJs)患者STK11基因突变情况,为该病的基因诊断与遗传咨询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提取PJS家系成员(包括1例女性PJS患者及其双亲和妹妹)和10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PCR扩增STK11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行DNA测序。结果检测到患者STK11基因中第1外显子217位碱基发生T→A的杂合突变,导致编码蛋白73位的半胱氨酸被色氨酸替代,患者父母及与家系无血缘关系的100名正常对照均未发现此突变,提示C73S为一种新生种系突变。结论STK11基因C73S新生错义突变是导致该例PJS患者的特异突变。
李诚让顾宁琰冯雨苗林麟
关键词:突变
DNMT1和MeCP2 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1)和甲基CpG结合蛋白(MeCP2)的mRNA表达作用。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46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和非皮损表皮中DNMT1和MeCP2 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28例正常人的表皮进行对照。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和正常人皮肤表皮中的DNMT1 mRNA的表达分别是(0.0006±0.00056)和(0.0054±0.00287),皮损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MeCP2 mRNA的表达分别是(0.0033±0.0018)和(0.0008±0.00088),皮损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表皮中DNMTI和MeCP2 mRNA异常表达,这可能在该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陈敏蒋明军姚煦沈丹培顾宁琰李惠林麟
关键词:银屑病寻常性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IFN-γ受体和TNF-α受体mRNA表达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IFN-γ受体mRNA和TNF—α受体mRNA的表达及其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5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静脉血,分离单一核细胞后,以RT—PCR法检测其IFN-γ受体mRNA和TNF-α受体mRNA的表达,PASI评分法评估银屑病的严重程度。以24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50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IFN—γ受体mRNA的表达均值为1.11±0.55,其中37例进行期患者为1.13±0.57,13例静止期患者为1.03±0.52,正常人对照组为0.72±0.17,银屑病患者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034),进行期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08),而静止期与正常人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人对照组和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TNF—α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IFN-γ受体mRNA表达水平与TNF-α受体mRNA表达水平及PASI值均无相关性。结论IFN-γ受体mRNA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异常高表达,但与疾病的活动性无关。
顾宁琰陈敏崔盘根周武庆顾恒
关键词:银屑病白细胞单核受体受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