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永嘉
- 作品数:17 被引量:10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银行监管的边界与效用:金融危机再反思
- 2013年
- 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考察背景,深入分析危机前后美国银行监管当局的所思所为,并籍此再次反思危机教训:盲目相信市场的自我约束力量导致风险累积,缺乏前瞻性的监管制度在市场变化时趋于无效,多头重叠的监管架构形成大量监管真空等。本文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银行监管应当在重视创新的同时加强风险管控,跳出以监管复杂应对金融复杂的思路,促使银行业回归本源,探索构建以目的为导向的监管架构。
- 颜永嘉
- 关键词:银行监管金融危机
-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规范与发展票据市场的思考被引量:10
- 2015年
- 本文首先概要地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近年来票据市场的新发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继而提出了解决有关问题并藉此规范与发展票据市场的两条可能路径—尝试推进纸质票据电子化和大力推广电子商业汇票,并从市场参与者的主观考虑和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客观条件两方面对两条路径进行了深入辨析。本文认为,大力推动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使之逐步取代纸质票据,是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票据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监管部门应当从制度、技术、功能层面为此创造条件,以达成规范和发展票据市场的目标。
- 周荣芳闫晓梅颜永嘉
-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票据市场
- 我国银行脱媒现状评估及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2005年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快速发展,融资渠道不断多元化,投资品种日益丰富,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和运用都产生了明显影响,银行脱媒趋势有所显露。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资产方和负债方的角度对脱媒的现状进行了评估,就其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关注社会融资总量变动、适时调整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顺势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政策建议。
- 颜永嘉
- 关键词:货币政策调控
- 影子银行体系的微观机理和宏观效应——一个文献综述被引量:38
- 2014年
- 影子银行体系复制商业银行信用中介功能,但在运行机制上又迥然不同,研究探析其微观机理和宏观效应,对于更好地理解现代金融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健全完善宏观政策的制度框架,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有着重大意义。本次金融危机后,有关各方对影子银行体系给予了大量关注和深入剖析。一方面,影子银行体系作为金融体系创新发展的产物,对满足社会投融资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其缺乏有效监管、依赖批发融资等特征积累了系统性风险隐患,运用复杂体系扩大信用供给增加了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如何做到兴利除弊仍存在很大的争议和分歧,需要持续研究。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有其特殊的产生背景和不同的运作机制,有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尚待系统地梳理和阐述。
- 颜永嘉
- 关键词:影子银行体系
- 商业汇票市场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探析被引量:1
- 2011年
- 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当局必须选择一组变量,通过密切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确定如何实施货币政策调控。从历年的实践来看,当前人民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参考指标有以下几个: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和货币市场利率。进入2000年以来,我国的商业汇票市场快速增长,参与者日益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利率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对以上指标都产生了显著影响,并由此影响着货币政策的决策和执行。当然,这些影响并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也存在着联系。
- 颜永嘉
- 关键词:商业汇票货币政策调控票据融资贴现利率货币市场利率信贷规模
- 资产证券化与我国商业银行职能再定位的思考
-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阐述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职能转型的助推作用,并结合目前国内的环境和商业银行的实际给出实施建议。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归结了国外商业银行积极参与证券化并实现职能转型的动因,进而在借鉴国外优...
- 颜永嘉
-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监管资本
- 文献传递
- 欧盟推动建立单一监管机制原因及前景探析被引量:2
- 2013年
- 2008年以前,欧洲的金融一体化进程快速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不断融合。金融危机爆发后,监管制度缺陷暴露,欧洲银行业面临巨大的信心危机,金融一体化进程停滞,货币政策传导遇阻。欧盟反思危机教训,推动建立单一监管机制,重塑银行业信心,重启一体化进程,但任重而道远。
- 颜永嘉
- 关键词:金融一体化金融危机
- 我国商业汇票转贴现市场的发展状况、影响及建议被引量:5
- 2010年
- 随着商业汇票的发展,其资产配置、规模调控的功能被商业银行发掘并广泛运用。本文从发展历程、规模、利率以及对银行经营、金融市场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商业汇票转贴现市场进行了全面阐述,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 颜永嘉
- 关键词:商业汇票转贴现金融市场
-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利率传导与货币政策调控被引量:42
- 2015年
- 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实施监管套利,反映在其金融产品的定价上,即是突破货币当局对于利率的管制,改变货币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进而对货币政策调控发生作用的渠道和方式产生影响。过去几年间,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给整个金融体系运行带来的改变,正在印证这一进程。本文基于传统银行体系和影子银行体系的简化资产负债表构建理论模型,推导了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对不同利率之间传导路径的可能影响,进而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对理论模型的推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改善了市场化利率的传导,优化了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的外部环境;但市场化利率传导的效率和效果还有待提高,亟待更多的配套制度予以推进。
- 许少强颜永嘉
- 关键词:影子银行体系利率传导货币政策调控
- 银行监管的边界和效用:金融危机再反思
- 2013年
- 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考察背景,深入探析危机前后美国银行监管当局的所思所为,并籍此再次反思危机教训:盲目相信市场的自我约束力量导致风险累积,缺乏前瞻性的监管制度在市场变化时趋于无效,多头重叠的监管架构形成大量监管真空等。文章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监管改进方向:重视创新的同时须加强风险管控,跳出以监管复杂应对金融复杂的思路,促使银行业回归本源,探索构建以目的为导向的监管架构。
- 颜永嘉
- 关键词:银行监管金融危机市场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