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霞
- 作品数:25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北京市朝阳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佑安肝病/艾滋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欧洲与亚太关于慢加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具有显著差别
- 刘晓慧郭海清林伟韦新焕马丽霞金承钢武文芳张晶段钟平
- 氟西汀通过上调miR-16诱导HepG2细胞凋亡被引量:2
- 2017年
-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第二大癌症相关死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本病发病隐匿,进展迅速,晚期HCC的自然生存期约3~4个月,预后极差。HCC对大部分标准化疗方案不敏感,迄今为止被证实唯一有效的分子靶向药物为索拉菲尼,但其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有限(中位生存时间仅延长3个月)。因此,寻找既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又能减少全身不良反应的抗HCC药物显得尤为迫切。
- 马丽霞刘晓慧韦新焕梁珊范作鹏聂巍仇丽霞刘义荣林伟张晶
- 关键词:HEPG2细胞凋亡氟西汀分子靶向药物标准化疗方案全身不良反应自然生存期
- 细胞死亡标记物M65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肝脏纤维化分组间的差异比较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 细胞死亡标记物M65和M30已证实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慢性丙肝患者的肝脏纤维化具有一定诊断意义,而对慢性乙肝患者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明确M65和M30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肝脏纤维化分组间的差异比较,以探索其潜在的诊断价值.方法 我们收集186例行肝脏穿刺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炎症程度分为G1至G4级,肝脏纤维化程度分为S1至S4期,并在肝穿前后1周时间内采血,同时选择性别和年龄匹配的18例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通过M65 EpiDeath ELISA和M30 Apoptosense ELISA试剂盒,对所有人群进行血清M65、M30等指标检测.结果 血清M65水平在S2组和cS3组的中位水平分别为246.7 U/L和226.5 U/L,均明显高于S1组(中位水平为199.6 U/L)和cS3组(中位水平为144.5 U/L).结论 血清M65水平随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升高,可能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 韦新焕马丽霞范作鹏梁珊仇丽霞聂巍林伟刘义荣郑素军魏红山张晶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M65M30肝脏炎症
- 5-羟色胺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目的】:近期研究表明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调节miR-16是5-HT影响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5-HT具有促进肝脏再生的强大作用,但是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尚未明确,本项目将就此进行研究。【方法...
- 马丽霞韦新焕高玉娟刘晓慧丁美任锋张晶段钟平
- 文献传递
- 肝损伤新诊断标志物调钙素的ELISA检测试剂盒
- 本发明“肝损伤新诊断标志物调钙素的ELISA检测试剂盒”,属于生物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新的小鼠杂交瘤细胞系GB118,保藏号为CGMCC:6909。该细胞系能够产生高效价,特异性,灵敏性好的单克隆抗体。本发明基于该单克...
- 李莉张晶韦新焕刘晓慧郭海清马丽霞赵鹏谢立
- 文献传递
- 不同程度肝硬化门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及意义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门静脉血栓(PVT)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明确PVT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PVT患者178例,根据血栓严重程度分为单支血栓组(n=109)和多支血栓组(n=69)。记录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及胃镜检查结果。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单支血栓组中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多支血栓组(50.5%vs 71.0%,χ~2=7.350,P=0.008),单支血栓组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比例明显高于多支血栓组(11.0%vs 0,χ~2=8.145,P=0.004);单支血栓组的PTA水平低于多支血栓组[(63.58±21.12)%vs(71.84±16.68)%,t=-2.701,P=0.008];单支血栓组食管静脉曲张重度比例显著低于多支血栓组(57.7%vs81.1%,χ~2=8.921,P=0.012);单支血栓组食管静脉曲张红色征阳性比例明显低于多支血栓组(64.1%vs 86.8%,χ~2=8.298,P=0.005)。结论门静脉多支血栓并未影响患者的肝功能,门静脉多支血栓患者较单支血栓患者食管静脉曲张更加显著。
- 聂巍林伟梁珊范作鹏仇丽霞刘义荣马丽霞韦新焕胡中杰张晶
- 关键词:肝硬化静脉血栓形成
- 5-HT再摄取抑制剂氟西汀诱导HepG2细胞凋亡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通过观察5-HT再摄取特异性抑制剂氟西汀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探索氟西汀治疗肝细胞癌的可能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氟西汀(5μmol、7.5μmol、10μmol、12.5μmol、15μmol)分别处理HepG2细胞24 h、48 h,AnnexinV-FITC/PI流式细胞术和蛋白水解酶3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10μmol、12.5μmol氟西汀处理24 h早期凋亡率分为(14.41±5.40)%、(19.43±5.91)%,与对照组(4.05±1.90)%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μmol氟西汀处理48 h早期凋亡率为(20.32±6.23)%,与对照组(12.40±4.1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μmol及12.5μmol氟西汀处理24 h活化caspase 3阳性细胞显著增加。结论氟西汀具有促进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为临床上应用氟西汀治疗肝细胞癌患者提供了依据。
- 马丽霞刘晓慧张晶
- 关键词:HEPG2细胞氟西汀凋亡肝细胞癌
- 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肝硬化伴消化不良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评价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肝硬化伴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案,将临床诊断为肝硬化并伴有上腹痛、上腹灼烧感、餐后饱胀、早饱、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两项及以上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年龄18~70岁,性别不限。排除标准:ALT或AST>200 U/L;T-BIL>100μmol/L;肝衰竭;大量腹水或腹腔感染;胃肠道器质性病变;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Ⅲ期以上;其他严重合并症。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休息、保肝药物、并发症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曲菌胰酶片(每日3次,每次2片,饭中或饭后吞服,疗程2周)。在治疗第1周和第2周评估消化不良症状积分的改善情况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166例肝硬化患者纳入本研究,男124例,女42例;年龄31~70岁,平均(54.9±8.9)岁。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治疗组84例,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第1周,两组的消化不良症状总积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8.8±2.4)分]低于对照组[(9.6±2.8)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治疗2周,两组消化不良症状总积分进一步降低,治疗组[(5.4±2.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8.8±2.6)分,P<0.001]。对消化不良各症状进行疗效评价发现,治疗2周,治疗组的上腹痛、上腹灼烧感、餐后饱胀、早饱、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嗳气症状的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除呕吐外,有效率为61.1%~95.2%,对上腹灼烧感和嗳气的有效率可达90.0%以上。未观察到与治疗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米曲菌胰酶片治疗肝硬化伴消化不良症状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 梁珊范作鹏聂巍仇丽霞韦新焕马丽霞林伟刘义荣张晶胡中杰
- 关键词:肝硬化疗效安全性
- 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水平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硬化患者478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360例)和死亡组(11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TM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478例患者中男319例,女159例,年龄19~86岁,平均(56.7±11.3)岁;随访时间为9.57(7.56,37.28)个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越低(OR=0.972,95%CI:0.959~0.984,P<0.001)、血浆TM水平越高(OR=1.075,95%CI:1.040~1.112,P<0.001)的肝硬化患者发生死亡/肝移植的风险越高。ROC曲线结果显示,TM预测肝硬化患者死亡的AUC为0.663(95%CI:0.612~0.717,P=0.034),诊断临界值为16.05 ng/ml,灵敏度为0.6733,特异性为0.5932。结论血浆TM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肝硬化患者预后。
- 马丽霞韦新焕杜晓菲曹振环柳雅立张晶
- 关键词:血栓调节蛋白肝硬化预后
- 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水平与肝硬化心肌病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肝硬化性心肌病(CCM)是肝硬化引起的心脏功能障碍和电生理紊乱,与肝硬化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can)作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指标,是否参与CCM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拟检测CCM患者血清endocan的表达量及其与CCM的关系,推测在CCM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连续入组2019年1月—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住院的肝硬化患者,根据有无CCM,分为CCM组(n=19)和无CCM组(n=106)。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组血清endocan水平以及与肝功能、心脏功能的相关性。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CCM预测模型。结果CCM组患者血清endocan的表达量为[(2.69±0.43)ng/mL]明显高于无CCM组[(2.23±0.52)ng/mL](t=2.247,P=0.034)。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endocan表达量[(2.41±0.37)ng/mL]显著低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组[(2.72±0.49)ng/mL](t=3.214,P=0.02)。CCM组患者血清endocan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r=0.509,P=0.026)、MELD-Na评分(r=0.484,P=0.036)呈正相关,与平均动脉压(r=−0.591,P=0.013)、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早峰值E波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波(E/A)比值(r=−0.515,P=0.042)呈负相关。血清endocan预测CCM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58(95%CI:0.522~0.781),当截断值为2.61 ng/mL时,敏感度为67.1%,特异度为73.7%。结论血清endocan与CCM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可能参与了CCM的发病机制。
- 马丽霞韦新焕曹振环张晶
- 关键词:肝硬化心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