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永法

作品数:24 被引量:111H指数:6
供职机构:盐城市盐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城市
  • 8篇疫苗
  • 7篇接种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5篇预防接种
  • 3篇麻疹
  • 3篇病毒
  • 2篇疫苗预防
  • 2篇预防接种异常...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 2篇水痘
  • 2篇染病
  • 2篇蚊虫
  • 2篇流行病学调查
  • 2篇麻疹流行
  • 2篇接种异常反应
  • 2篇儿童家长

机构

  • 21篇盐城市盐都区...
  • 3篇江苏省疾病预...
  • 3篇盐城市疾病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马永法
  • 9篇周爱庆
  • 5篇何飞
  • 3篇陆明艳
  • 2篇朱海波
  • 2篇李长城
  • 1篇卞倩
  • 1篇叶珣
  • 1篇马福宝
  • 1篇李鹏鹏
  • 1篇孙翔
  • 1篇康国栋
  • 1篇徐士林
  • 1篇方娟

传媒

  • 4篇江苏预防医学
  • 3篇中国校医
  • 3篇中华卫生杀虫...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2篇预防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现代疾病预防...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5—2021年盐都区水痘流行特征被引量:11
2023年
目的了解2005—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水痘流行特征,为完善水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收集2005—2021年盐都区水痘病例资料,通过江苏省计划免疫接种系统收集2016—2021年盐都区水痘疫苗接种情况,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析水痘发病率变化趋势,分析水痘病例发病的时间、人群和地区分布,以及2005—2021年出生队列人群水痘疫苗累积首针接种率与水痘发病率的相关性。结果2005—2021年盐都区报告水痘病例6144例,年均发病率为50.05/10万。2012—2018年水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值为77.97%(t=11.702,P<0.001);2018—2021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PC值为-41.93%(t=-6.911,P<0.001)。发病高峰为11月至次年1月和5—6月,病例数分别占45.95%和20.35%。男性年均发病率为54.72/10万,高于女性的45.00/10万(χ^(2)=57.858,P<0.001)。6~9岁人群年均发病率最高,为543.78/10万;以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分别占38.40%和31.85%。东部城区年均发病率较高,为74.27/10万。2019年(r=-0.501,P<0.001)、2020年(r=-0.646,P<0.001)和2021年(r=-0.602,P<0.001),2005—2021年出生队列人群水痘疫苗累积首针接种率与发病率均呈负相关。结论2005—2021年盐都区水痘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冬季和春夏交替季节为发病高峰,小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
何飞马永法顾春艳潘铭陈万庚
关键词:水痘预防接种
2016—2021年盐城市盐都区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监测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盐城市盐都区白纹伊蚊的分布规律,为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每年6—10月,分别采用双层叠帐法和布雷图指数监测白纹伊蚊。结果2016—2021年盐都区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平均帐诱指数为1.33~2.27只/(帐·h),峰值出现在7月。农村平房区密度最高,为2.00~2.80只/(帐·h),集镇居民区密度最低,为0.40~1.60只/(帐·h)。2016—2021年白纹伊蚊总体BI值为3.52。6—10月BI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6,P=0.038),6月BI值最高,呈逐月下降趋势。2016—2021年BI为2.67~4.22,最高的是2016年(4.22),最低的是2021年(2.67),不同年份BI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18,P=0.847)。集镇住宅楼区(平均BI为2.44)低于农村平房区(平均BI为4.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都区属于登革热传播低风险地区,需要以农村地区为重点,清除蚊虫孳生环境,控制白纹伊蚊密度。
马永法张圣兰耿佳
关键词:登革热白纹伊蚊布雷图指数
农村地区儿童家长计划免疫知识现状调查被引量:1
2010年
周爱庆马永法王慎玉
关键词:免疫规划知识儿童
2016年和2017年盐城市盐都区城乡蚊虫种群密度监测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2016年和2017年盐都区内蚊类种群构成、月份消长和不同环境蚊种数量等情况,为防蚊、灭蚊和相关传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成蚊监测采用灯诱法和人帐诱法,幼虫监测采用布雷图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盐都区城乡周边蚊媒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盐都区的蚊虫种类以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为主,两年合计捕获量淡色库蚊占42.4%,三带喙库蚊占28.5%,按蚊占26.6%;农村监测到的蚊虫数量远高于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生境中湿地公园捕获数量最多,占56.5%;两年的8月份蚊虫捕获数量均最多;盐都区上半夜户外活动的蚊虫种类主要是中华按蚊,且22:00左右为活动高峰;6—8月份农村地区布雷图指数大于10,存在中度登革热传播风险。结论盐都区城区的蚊密度总体控制较好,维持在较低水平,但农村地区的蚊虫数量较多,应加强监测,开展宣教和消杀工作,在蚊媒密度高峰来临前的5、6月份开展灭蚊工作,效果较好。
周爱庆潘铭朱海波李鹏鹏张圣兰马永法
关键词:蚊虫密度监测
盐城市盐都区2016-2022年成蚊监测
2023年
目的了解盐城市盐都区2016-2022年蚊虫种群构成、密度变化、生境分布、季节消长特征,为预防控制蚊虫及蚊媒传染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灯诱法在居民区、城区公园、医院、农村民房、稻田处和湿地公园等生境进行蚊密度监测,比较分析不同年份、不同生境的蚊种和密度变化规律.结果共捕获蚊虫86959只,平均蚊密度为29.34只/(灯·夜),在不同年份间总体呈下降趋势.前3位的蚊种为淡色/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分别占总捕蚊数的64.14%、19.59%和11.12%.6种生境中湿地公园蚊密度最高,达76.69只/(灯·夜);农村民房、稻田次之,分别为22.87、37.29只/(灯·夜).不同蚊种和不同生境均呈现以夏季为高峰的单峰曲线季节消长.结论盐城市盐都区蚊虫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优势蚊种为淡色/致倦库蚊;农村地区和湿地公园等野外环境是蚊虫防治重点区域,需要在夏、秋季高峰期到来前既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马永法张圣兰
关键词:蚊虫种群构成
2013—2017年盐城市盐都区水痘流行特征和疫苗接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盐都区2013—2017年水痘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盐都区2013—2017年水痘发病资料和水痘疫苗接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7年盐都区共报告水痘2 169例,男性1 196例,女性973例,男女性别比为1.23∶1,高发病年龄组为5岁及以上、10岁以下儿童(43.7/10万);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60.7/10万,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集中在5—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2月和8月较少;市区及城郊乡镇的年均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发生5起聚集性疫情,均在学校、托幼机构,82例病例中8例水痘突破病例;盐都区全人群水痘疫苗年均接种率1.15%,水痘疫苗接种率2014年最高(1.74%),2017年最低(0.34%)。结论 2013—2017年盐都区水痘发病情况呈上升趋势,5岁及以上、10岁以下的学生为高发人群,发病有春夏季和冬季2个高峰,市区及城郊乡镇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水痘疫苗接种率自2016年开始急剧下降。今后应重点落实城郊地区适龄儿童家长水痘疫苗的告知工作,加强学校水痘防控知识宣传,将水痘发病控制在较低水平。
周爱庆潘铭马永法
关键词:水痘疫苗接种
2018-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托幼机构消毒质量与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关联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研究托幼机构消毒质量与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之间的关联,为开展预防性消毒、控制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盐城市2018-2021年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和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数据,分析两者关联。结果监测样品共22524份,总合格率为92.06%,无手足口聚集性疫情托幼机构总合格率93.59%,高于有聚集性疫情托幼机构的88.99%(P<0.05)。各监测项目中,无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托幼机构物体表面消毒合格率为95.10%,高于有聚集性疫情机构的87.81%(P<0.05);无聚集性疫情机构的工作人员手卫生合格率95.56%,高于有疫情机构的86.34%(P<0.05)。聚集性疫情次数为0、1、≥2次托幼机构物体表面合格率分别为95.10%、88.66%、8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95.56%、87.56%、8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罹患率≤2%的托幼机构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89.88%、89.13%,均高于罹患率>2%的托幼机构(86.44%、84.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托幼机构物体表面及工作人员手消毒质量与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是否发生、发生次数及罹患率之间存在关联。
马永法李长城何飞
关键词:托幼机构消毒质量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
盐城市盐都区2001~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陈万庚周爱庆马永法
关键词:麻疹病毒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呼吸道传染病麻疹监测
江苏省新型布尼亚病毒分离株全长S片段基因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江苏省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分离株全长S片段基因的特征,为SFTSV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GenBank获取江苏省上传的SFTSV毒株全长S片段基因序列信息,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基因型,分析各毒株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结果获取江苏省上传的35株SFTSV毒株基因信息,毒株分离年份为2010—2014年,主要为人源毒株,有28株,占80.00%。基因亚型主要为C4和C2,分别有16和14株,分别占45.71%和40.00%。35株SFTSV毒株全长S片段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百分比为94.38%~100.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百分比为89.42%~100.00%;35株毒株与各亚型参考毒株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百分比为94.11%~100.0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百分比为89.18%~100.00%;人源毒株与宿主动物分离株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为94.74%~99.91%和91.42%~99.80%。结论江苏省SFTSV分离株序列间亲缘性较近,其核苷酸和氨基酸高度同源。
董梅姚学君马永法
关键词:新型布尼亚病毒分子流行病学
2005-2021年盐城市盐都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分析盐都区2005-202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客观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预测效能,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盐都区2005-2021年报告的所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结果 2005-2021年盐都区累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65起,波及人口79 976人,发病2 484人,总体罹患率3.1%,未发生死亡病例。一般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5起,占38.5%;未定级40起,占61.5%;丙类传染病40起,占61.5%;学校报告事件55起,占84.5%;呼吸道传播疾病报告48起,占73.9%,出现流行“春峰”和“秋冬峰”,呈双峰分布。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有水痘暴发疫情21起,占32.3%;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20起,占30.7%,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6起,占9.2%;手足口病4起,占6.1%。结论 当前盐都区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学校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为主,均为未分级和一般事件;应继续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等基础工作,大力推广特定人群流感、手足口病、水痘、腮腺炎疫苗接种。
何飞马永法顾春艳陈万庚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