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煜东 作品数:6 被引量:34 H指数:4 供职机构: 解放军252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内镜急诊手术在急性胃静脉曲张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 探讨内镜急诊手术治疗急性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0例急性胃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内镜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即时止血率、再出血率、静脉曲张消退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17.78%、86.67%,均优于对照组的84.44%、44.44%、28.89%(χ2=5.72,均P〈0.05)。结论 内镜急诊手术联合药物口服治疗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效果较好,可以达到快速止血、避免复发的效果,值得应用。 陈伟丽 马煜东 肖广显 李超关键词:急诊处理 手术 胃静脉曲张 内镜 盐酸纳美芬联用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盐酸纳美芬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创伤性休克患者62例随机分为纳美芬治疗组31例与常规治疗组31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纳美芬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纳美芬治疗。比较两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变化。结果:治疗12 h,纳美芬治疗组平均动脉压较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24 h后有所下降(P<0.05);治疗12 h与24 h,纳美芬治疗组心率持续明显降低(P<0.05)。治疗24 h,纳美芬治疗组血浆TNF-α、NO和ET水平均较治疗12 h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时,纳美芬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盐酸纳美芬联合常规治疗创伤性休克效果明显,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有影响,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浆TNF-α、NO和ET水平,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马煜东 祖国友 李杏娜关键词:盐酸纳美芬 创伤性休克 临床疗效 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泌尿系结石并发肾绞痛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评价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与盐酸哌替啶注射液治疗泌尿系结石并发肾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7例泌尿系结石并发肾绞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103例),分组即刻给予肌内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30 mg或盐酸哌替啶注射液75 mg,记录给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给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均低于给药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给药后4 h 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盐酸哌替啶比较,酮咯酸氨丁三醇的疗效相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并且持续时间长。 祖国友 付丽娜 魏军祥 马煜东关键词:酮咯酸氨丁三醇 盐酸哌替啶 泌尿系结石 肾绞痛 VAS评分 阿片受体阻滞剂联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救治创伤性休克的效果及对脑功能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阿片受体阻滞剂联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救治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片受体阻滞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治疗,对2组治疗后复苏时间、相关指标[一氧化氮(NO)、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18)]、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脑功能[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本研究对象中共有4例患者脱落,治疗后研究组复苏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6,P<0.05);治疗后2组NO、CD18^+、IL-6、TNF-α、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后研究组血清中NO、CD18^+、IL-6、TNF-α、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6周2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后研究组GCS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片受体阻滞剂联合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可有效降低创伤性休克患者NO、CD18^+、IL-6、TNF-α、CRP水平,显著升高GCS评分,临床疗效显著,有临床应用价值。 马煜东 祖国友 祝艳梅 邢世君 李杏娜关键词: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 盐酸纳美芬对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疗效及脑保护作用观察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脑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解放军252医院于2013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92例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纳美芬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预后以及治疗前、治疗第1、3、7和14天血清β-内咖肽、S100B蛋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第1、3、7和14天血清β-内咖肽、S100B蛋白、NSE水平逐渐下降,且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治疗第7和14天血清β-内咖肽水平逐渐下降,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第3、7和14天血清S100B蛋白、NSE水平逐渐下降,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同时间点血清β-内咖肽、S100B蛋白、NSE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呼吸异常和心率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颅内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纳美芬治疗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减轻继发性脑损害,脑保护作用明显。 马煜东 祖国友 李杏娜 杨海玲 赵景茹关键词:颅脑损伤 创伤性 盐酸纳美芬 脑保护作用 急诊手术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患者死亡的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某医院急诊科门诊近两年急诊手术中患者的死亡原因。结果急诊手术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以创伤为主(占总体死亡原因的35.00%),其次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占总体死亡原因的30.00%),再次是消化系统急性炎性(占总体死亡原因的26.67%),另外分属于其他系统内的疾病。结论急诊外科应重视死亡原因的主次,特别是对创伤学科的建设,并加强急诊外科医护人员对普外科危重病患的救治能力的培养。 陈伟丽 马煜东 肖广显 李超关键词:急诊室 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