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良

作品数:98 被引量:434H指数:13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9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8篇细胞
  • 54篇肝细胞
  • 41篇细胞癌
  • 41篇肝细胞癌
  • 39篇切除
  • 37篇肝癌
  • 32篇切除术
  • 32篇肝切除
  • 29篇肝切除术
  • 19篇预后
  • 19篇术后
  • 18篇肿瘤
  • 14篇生存率
  • 13篇手术
  • 11篇疗效
  • 11篇癌患者
  • 10篇栓塞
  • 10篇化疗
  • 10篇肝肿瘤
  • 9篇总生存率

机构

  • 88篇广西医科大学...
  • 24篇广西医科大学
  • 5篇教育部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钦州市第一人...
  • 2篇贵港市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汕头市中心医...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望都县医院
  • 1篇广西国际壮医...

作者

  • 98篇马良
  • 69篇黎乐群
  • 68篇向邦德
  • 56篇钟鉴宏
  • 28篇游雪梅
  • 24篇龚文锋
  • 22篇吴飞翔
  • 16篇袁卫平
  • 13篇齐鲁楠
  • 12篇赵荫农
  • 11篇张志明
  • 9篇叶甲舟
  • 8篇黄山
  • 7篇赵新华
  • 6篇张秋明
  • 6篇黄盛鑫
  • 6篇张杰
  • 4篇王洪良
  • 4篇张宇
  • 4篇陈祖舜

传媒

  • 21篇中国癌症防治...
  • 9篇中华肝胆外科...
  • 6篇广西医学
  • 4篇医学综述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肿瘤防治研究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3篇中华消化外科...
  • 2篇天津医药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护理研究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9篇2017
  • 11篇2016
  • 11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14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09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巴塞罗那分期B期肝功能Child-PughA级肝细胞癌患者手术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疗效的比较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 比较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arcelona Clinical Liver Cancer staging system,BCLC)B期肝细胞癌患者采用肝切除术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443例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期、肝功能Child-Pugh A级肝细胞癌患者的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结果 443例患者中,肝切除术组(n=274)术后1、3、5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0%、46%、37%和73%、52%、37%,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1.9个月和32.6个月;TACE组(n=169)治疗后1、3、5年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38%、15%、12%和44%、25%、16%,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3个月和13.4个月.肝切除术组的总生存率与无复发生存率均高于TACE组(P<0.0001).在单个肿瘤亚组,肝切除术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50%、38%,中位生存期为32.6个月;TACE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1%、22%、15%,中位生存期为14.8个月.肝切除术组的总生存率高于TACE组(P<0.0001).在多个肿瘤亚组,肝切除术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8%、38%、30%,中位生存期为28.1个月;TACE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6%、10%、0%,中位生存期为11.5个月,肝切除术组的总生存率高于TACE组(P<0.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单个肿瘤直径>10 cm、多个肿瘤、白蛋白≥35 g/L、凝血酶原时间>13 s、甲胎蛋白>400 ng/ml、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以及肝硬化等是影响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单个肿瘤直径>10 cm、多个肿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为影响肝切除术及TACE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肝切除术较TACE可更有效地预防肝癌的复发(P<0.001).结论 肝切除术较TACE治疗更能提高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期、Child-Pugh A级肝细胞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与无复发生存率.
吴飞翔张涌泉向邦德马良杨宏志丛风云叶甲舟刘星赵荫农黎乐群叶海洪
关键词:肝细胞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无复发生存率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246例再治疗的近期疗效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复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46例复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8例行再次切除术,其中复发性肝癌单纯根治性手术切除18例;复发性肝癌手术切除联合综合治疗20例;经皮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62例;146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结果 1、3、5年生存率手术切除组分别为76.3%、39.4%及25.8%;TACE治疗组分别为53.2%、19.6%及9.3%;保守治疗组分别为37.7%、8.0%及1.5%,手术切除组与TACE治疗组及保守治疗组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复发性肝癌二次手术切除治疗仍为首选方法,手术切除联合综合治疗是目前复发性肝癌再治疗的理想治疗模式,对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及生存率均有所提高,并降低肝内再次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吴飞翔王方为马良黄盛鑫黄山赵荫农
关键词:肝肿瘤复发TACE外科治疗疗效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术后应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被引量:1
2015年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运用核苷(酸)类药物(NAs)治疗已取得良好抗病毒效果,并降低了肝细胞癌(HCC)发生的风险,故研究人员推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HCC患者术后应用NAs亦有可能获益。2004年来有关HBV相关性HCC根治性手术后应用NAs疗效的研究不断增多,这些研究的气泡图系统汇总结果显示:HBV相关性HCC术后应用NAs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HBV相关性HCC患者HBV-DNA阳性,应给予NAs治疗;初始治疗者优先选用强效高耐药屏障药物,且应密切监测HBV耐药情况;对于拉米夫定耐药患者可加用阿德福韦酯或换用恩替卡韦长期治疗。
柯阳钟鉴宏游雪梅马良向邦德黎乐群
关键词:肝细胞癌乙型肝炎病毒核苷(酸)类药物根治性手术生存率
术前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对肝细胞癌肝切除术预后的影响
张杰齐亚鹏陈斌卢菲袁卫平马良黎乐群向邦德
肝细胞癌根治性治疗后口服维生素K2类似物的Meta分析
2012年
目的:评价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根治性治疗后口服维生素K2(vitamin K2,VK2)类似物预防肿瘤复发及提高总生存率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Medline、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所有关于HCC根治性术后VK2类似物治疗的研究.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统计效应量.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和1个队列研究,合计93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HCC根治性术后口服VK2类似物不能降低术后1年复发率(RR=0.67,95%CI:0.39-1.13,P=0.13),但术后2年及3年复发率显著降低(RR=0.65,95%CI:0.51-0.83,P<0.001;RR=0.70,95%CI:0.58-0.85,P<0.001);(2)1、2、3年总生存率:口服VK2类似物治疗组与单纯手术治疗组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03,95%CI:1.01-1.05,P=0.02;RR=1.11,95%CI:1.03-1.19,P=0.005;RR=1.14,95%CI:1.02-1.28,P=0.02);(3)口服VK2类似物安全,无不良反应报道.结论:目前证据显示辅助VK2类似物治疗对降低HCC患者根治性术后复发率及提高总生存率有一定的疗效.由于纳入研究的随访时间较短和存在的局限性,有必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长期随访观察进一步证实其疗效.
钟鉴宏黎乐群游雪梅向邦德马良龚文锋
关键词:肝细胞癌META分析
肝细胞性肝癌根治性治疗后过继免疫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评价肝细胞性肝癌(HCC)术后过继免疫治疗(AIT)对预防复发及提高总生存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所有关于HCC术后AIT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共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42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1年复发率:4个试验(n=423)表明,辅助AIT治疗组与单纯手术或射频消融治疗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1,95%CI=0.36~0.71,P=0.000 1)。2)2个试验报道了3年复发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6,95%CI=0.56~1.02,P=0.07)。3)死亡率:报道1年死亡率的2个研究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0,95%CI=0.31~1.61,P=0.41);3年死亡率结果亦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6,95%CI=0.38~1.49,P=0.42)。4)不良反应:3篇研究报道了与辅助AIT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寒战发热、头痛、头晕、恶心或心动过速。尚未见与AIT相关的感染、肝功能衰竭、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死亡的报道。结论:辅助AIT治疗能降低HCC患者术后1年的复发率,但对改善生存率及远期复发率无明显作用。由于本研究纳入病例数较少,无法确定偏倚对结论可靠性的影响程度,因此,有必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及长期随访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马良钟鉴宏黎乐群
关键词:META分析
肝细胞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手术切除预后评分系统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分析影响可手术的伴有门静脉癌栓的肝细胞癌(PVTT-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后评分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PVTT-HCC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患者的生存曲线及组间预后差异。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术前生化和肿瘤指标对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影响,根据危险因素及其β系数建立预后模型,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鉴别能力。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53例PVTT-HCC患者,其中男性222例,女性31例,中位年龄44岁。所有患者总生存期(13.00±2.15)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1.8%、25.0%、17.7%。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0 U/L、碱性磷酸酶≥80 U/L、肿瘤数目>1个、肿瘤包膜不完整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以上4个危险因素建立预后模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80(95%CI:0.715~0.845),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3分,n=77)及高风险组(≥3分,n=176)。低风险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3%、47.6%、34.7%,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高风险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1.5%、15.2%、10.5%,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基于术前变量成功建立手术切除的PVTT-HCC患者的预后模型,低风险组(<3分)患者的总生存期显著优于高风险组(≥3分),可为PVTT-HCC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陈长志齐亚鹏刘亮覃柯璋周钰杰钟鉴宏马良袁卫平向邦德
关键词:肝细胞肝切除术预后评分
肝细胞癌半肝切除术后门静脉压力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22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行半肝切除术后门静脉压力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对肝再生和肝衰竭的影响。方法以2016—2020年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半肝切除术的125例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测算所有患者术前的残余肝脏体积(remnant liver volume,RLV)、脾脏体积(spleen volume,SV)及术后1周、5周、9周和13周增生后的RLV、SV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术后1周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增高的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术后1周HVPG增高值(ΔHVPG)与肝再生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ΔHVPG诊断术后肝功能衰竭(post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PHLF)的效能。结果125例HCC患者中PHLF 13例,死亡1例。术后1周、5周、9周、13周,HVPG较术前分别增加4.86 mmHg、2.30 mmHg、2.37 mmHg、2.35 mmHg(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切除的肝脏体积>820 cm^(3)(OR=4.424,95%CI:1.106-17.692,P=0.035),肝硬化(OR=84.843,95%CI:20.175-356.788,P<0.001)以及RLV<601 cm^(3)(OR=3.415,95%CI:1.183-14.271,P=0.029)是术后1周HVPG增高的危险因素。术后1周,ΔHVPG>4.86 mmHg组患者的肝再生率高于ΔHVPG≤4.86 mmHg组患者[(31.48±22.09)%vs(21.25±19.51)%,P=0.007],且肝再生率与ΔHVPG呈正相关(r=0.283,P=0.002)。术后1周,PHLF组的肝再生率高于无PHLF组[(42.6±21.1)%vs(22.3±18.5)%,P<0.001],ΔHVPG也高于无PHLF组[(7.02±1.44)mmHg vs(4.44±2.43)mmHg,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当术后ΔHVPG截断值为5.83 mmHg时,其诊断PHLF的AUC为0.813(95%CI:0.729-0.892),敏感度为0.923,特异度为0.723。结论HCC患者行半肝切除术后1周HVPG增高明显,之后逐渐下降,其中切除的肝脏体积>820 cm^(3)、RLV<601 cm^(3)及肝硬化是术后1周HVPG增高的危险因素,且术后1周HVPG增高与肝再生和PHLF相关。
龚文锋陆战张杰张杰陈祖舜齐鲁楠李川陈祖舜向邦德
关键词:肝细胞癌门静脉高压肝静脉压力梯度肝再生肝功能衰竭
标准残肝体积预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半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切术标准残肝体积(the standard remnant liver volume,SRLV)的安全临界值及其评估术后肝功能衰竭(post-hepatectomy liver failure,PHLF)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9月~2016年8月共181例半肝切除术HCC患者临床资料,术前测定肝脏总体积、肿瘤体积、残肝体积、切除的肝体积。术中排水法测定切除标本的体积。按照"50-50标准"分成肝衰竭组(22例)与无肝衰竭组(159例),分析发生PHLF的相关因素,统计分析肝硬化亚组SRLV的临界值及其预测PHLF效能,并回顾性分析肝硬化患者的CT分级资料。结果:术后共发生PHLF 22例,PHLF相关死亡1例。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胆红素水平及SRLV是发生PHLF的危险因素。按照肝硬化病理进行亚组分析,肝硬化组102例(Ⅰ、Ⅱ级肝硬化84例,Ⅲ级肝硬化18例,无Ⅳ级肝硬化),18例发生PHLF,PHLF相关死亡1例。HCC合并肝硬化行半肝切除发生PHLF的SRLV临界值为340 mL/m^2(灵敏度94.4%,特异度74.7%,曲线下面积0.861,P<0.01)。结论:SRLV≤340 mL/m^2的HCC合并肝硬化患者在行半肝切除术后,发生PHLF的风险增高。
龚文锋陆战张志远钟鉴宏钟鉴宏向邦德马良
关键词:肝部分切除术
血清前白蛋白与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研究肝切除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切除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到2016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HCC患者临床资料。分别以前白蛋白200 mg/L和采用最大选择秩统计量法预测的前白蛋白为界值进行分组,并分别分析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不同界值水平患者的累积生存率;采用C。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血清前白蛋白与HCC患者肝切除术预后的关系并进行校正;以肝硬化、甲胎蛋白水平及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为分层变量进行分层分析并分析其与血清前白蛋白的交互作用。结果共纳入2022例患者,其中男性1739例,女性283例,年龄(49.5±11.2)岁冲位随访37.4个月。最大选择秩统计量法预测的前白蛋白最佳界值为166 mg/L。无论以前白蛋白200 mg/L或前白蛋白166 mg/L为界值,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是患者预后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术前血清前白蛋白>200 mg/L(>166 mg/L)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前白蛋白≤200 mg/L(≤166 mg/L)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结果表明前白蛋白水平与HCC患者预后有关联[界值200 mg/L:HR(95%CI)为1.59(1.35〜1.86),界值166 mg/L:HR(95%CZ)为1.69(1.44^1.98),均P<0.05]。分层分析结果表明前白蛋白水平与HCC患者预后的关系较为稳健。结论术前血清前白蛋白是HCC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对HCC患者的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李旻骏滕煜宪黎晴肖星辰霍荣瑞马良向邦德黎乐群钟鉴宏
关键词:前白蛋白预后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