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珍
- 作品数:10 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SSR标记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改进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改良SSR标记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提高大规模SSR分子标记分析的工作效率。[方法]在利用SSR标记构建中国春/兰考大粒F2群体遗传图谱的基础上,对变性PAGE点样方法进行改进,并对中国春/兰考大粒筛选的122对差异引物进行组合分析。[结果]试验表明,引物扩增条带特异性强、覆盖范围不大即可采用两次点样法分析;两次点样和单次点样的凝胶扩增条带均清晰可辨;分析相同数量的样品,两次点样法较单次点样法节约了41%的试验时间,节约了50%的试剂用量。[结论]两次点样法简化了试验步骤,节约了试验成本,加速了试验进程,更适用于遗传作图。
- 李立群王培王小利郑锦娟马长珍
-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SR
- 植物细胞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14
- 2011年
- 植物细胞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以往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着多种弊端,不能满足人才培养和就业的需求。结合专业特色改革其实验教学内容,通过精选基础性实验,增加综合性、科技创新型实验,设立专题讲座,引入研究生当实验助理,改良实验评价体系,并且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升了实践教学质量。
- 李立群郑锦娟马长珍冯玮
-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细胞工程实践教学质量
- 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杂优1号”选育研究
- 油菜是我国的第五大作物。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双低品种的育成与推广,使油菜种植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的500万hm2猛增到目前的730万hm2,尤其在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油菜已成为和水稻...
- 马长珍
- 关键词:双低油菜品种杂交油菜新品种油菜育种硫代葡萄糖甙
- 文献传递
- 甘蓝型低芥酸黄籽油菜杂交种“黄杂2000-4”的特征特性研究
- 2005年
- 马长珍王拴全袁本威
- 关键词:杂交种选育低芥酸油菜黄籽油菜甘蓝型特征特优质育种
- 农学专业实验技术人员考核的问题与应对被引量:6
- 2015年
- 从农学专业实验技术人员考核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分类考核原则确立、分类考核指标制定、分类考核方式的多元化以及加强分类考核结果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同时强调创新是考核工作的核心任务。
- 李立群海江波王小利马长珍
- 关键词:农学专业
-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交种优势潜力分析被引量:7
- 2005年
-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交种和相应单交种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三交种的总体平均产量略低于单交种,但两者差异不显著,产量最高的组合是单交种09×412,居第二位的是三交种09A×10B×355。与相应的两个单交种相比较,25%的三交种比其两个单交种具有较明显的优势,33.3%的三交种杂种优势介于两个单交种之间,其余41.7%的三交种优势低于两个单交种。12个三交种的各性状株间变异系数平均值除单株角果数和角粒数较明显高于单交种的平均值外,其它性状株间变异系数平均值相当。三交种的整齐性略差于相应的两个单交种,而抗倒性和抗菌核病能力强于相应的两个单交种或介于两个单交种之间。
- 徐爱遐田广文金平安李文华马长珍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交种单交种
- 陕西省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依据统计资料分析了陕西省目前粮食生产的现状 ,指出陕西省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资源短缺、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生产投入不足 ,连年干旱和粮食价格等 ;提出了加强农业基本建设是稳定粮食生产的保证 ,依靠科技进步是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的主要途径 。
- 郭兴亮马长珍
- 关键词:粮食生产播种面积粮食价格农业基本建设
- 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油菜亲本配合力与遗传力效应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选用甘蓝型油菜5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5个优势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25个杂交组合,对25个组合的10个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双亲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依次对杂交 F_1代的一次有效分枝数、产量、株高、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千粒重有明显影响;特殊配合力效应对二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和产量的表现有较大影响;5个不育系中 A_1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5个恢复系中R_1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产量特殊配合力好的组合是 A_5不育系×R_1、A_1不育系×R_4。遗传力分析表明,产量、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株高和千粒重等的遗传力较高。
- 田广文徐爱遐金平安李文华马长珍
- 关键词:甘蓝型杂交油菜配合力遗传力
- 中国西部芥菜型油菜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37
- 2008年
- 利用23对SRAP引物、11对AFLP引物和10对SSR引物对我国西部地区的芥菜型油菜及其近缘种108份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313个等位变异,3种标记的每对引物平均分别可检测到6.8、12.5和1.9个等位变异。包括白菜型和芸芥在内的108份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378-0.936之间,103份芥菜型油菜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545-0.936之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相似系数0.558处,5个参照品种白菜型油菜、小白菜以及芸芥首先被聚出芥菜型油菜之外;在相似系数0.70处,103份芥菜型油菜可分为云贵陕南冬播(A)、关中冬播(B)、新疆I(C)、新疆II(D)和西部春播(E)五个类群,其中A、B基本为冬播品种,C、D、E为春播品种。A类群品种间遗传差异最大,B类群其次。陕西和新疆的品种均分别被聚到3个类群,表现出更广泛的遗传多样性。春播类型绝大部分被聚到E类群,E类群可分为3个亚类,其中陕北及其邻近一带春播黄芥为一类,形成一个独立的遗传群体,群内遗传多样性较高;西藏的10个品种为一类,相似系数高达0.83以上,表现出西藏品种遗传系统的独立和遗传基础的单一;澳大利亚2个品种单独为一类,与我国的春播品种关系较近。由此说明,地理和生态条件是影响芥菜型油菜类群的主要因素,我国的冬播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春播品种,陕西和新疆的芥菜型油菜遗传多样性较高。
- 徐爱遐马朝芝肖恩时权景春马长珍田广文涂金星傅廷栋张改生
- 关键词:芥菜型油菜SRAP标记AFLP标记SSR标记
- 陕北黄芥黄色种皮的遗传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采用黄芥(Brassica juncea L.)与两个不同来源的褐籽类型芥菜型油菜杂交,研究黄芥黄色种皮的遗传。结果表明:黄芥的粒色主要受母体基因型控制,褐色对黄色为显性;F2和BC1世代株间乃至株内颜色不尽一致,但黄色单株和褐色单株能够明显区分,褐色和黄色的比例分别符合3∶1和1∶1的分离比例,证明黄芥的粒色主要受一对主效基因控制,同时受修饰基因和环境的影响。黄籽和褐籽杂交F2粒色与几个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证明除含油量与粒色密切相关外,其脂肪酸组分的平均值与种皮颜色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 徐爱遐肖恩时田广文马长珍张改生
- 关键词:芥菜型油菜黄芥黄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