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骆骅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病
  • 5篇冠心病
  • 3篇二甲基精氨酸
  • 3篇非对称性二甲...
  • 2篇ADMA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结构
  • 1篇血管狭窄
  • 1篇血浆
  • 1篇移动抑制因子
  • 1篇糖基化
  • 1篇糖基化终末产...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性
  • 1篇糖尿病性冠心...
  • 1篇终末产物
  • 1篇晚期糖基化终...
  • 1篇细胞

机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东医学院
  • 1篇深圳市福田区...

作者

  • 5篇骆骅
  • 2篇张东辉
  • 2篇雷和平
  • 1篇林秋雄
  • 1篇单志新
  • 1篇邓春玉
  • 1篇钟诗龙
  • 1篇余细勇
  • 1篇朱杰宁
  • 1篇周志凌
  • 1篇杨敏
  • 1篇刘媛
  • 1篇周文娟
  • 1篇姚轻舟

传媒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国际心脏研究...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冠心病患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增高及其与ADMA-NO的关系
2013年
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含量以及探讨MIF在促内皮功能紊乱中的相关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将173例冠心病患者分为3个亚组:确诊为冠心病但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病人(n=33)、刚接受PCI术的病人(7d内)(n=43)、接受PCI术大于6个月的病人(n=97),另选6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血浆MIF含量,qRT-PCR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MIF、CD74mRNA水平。同时以Eahy926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IF刺激,观察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及活性氧(ROS)、NO水平。结果冠心病人和健康人群MIF的含量分别为(1422±53.01)pg/ml、(1103±64.52)pg/ml(P<0.01)。冠心病人群MIF的含量比健康人群显著上升,其接受PCI术后的时间长短与MIF含量无显著关系,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其MIF的含量有降低趋势。外周血白细胞中MIF、CD74mRNA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细胞中加入20ng/mlMIF时,炎性因子表达增高,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DDAH2)mRNA量下降显著,ROS增多,NO量下降。结论血浆MIF的升高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同时MIF可能通过MIF-ROS-DDAH2-ADMA-NO途径,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骆骅周志凌刘媛姚轻舟钟诗龙林秋雄单志新杨敏朱杰宁邓春玉雷和平余细勇
关键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冠心病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在糖尿病性冠心病中的作用
目的:NO是血管内皮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有很多重要的生理意义,有学者指出在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中,首先出现的病理生理现象就是内皮功能紊乱。近来研究表明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是eNOS的抑制剂,能够使N...
骆骅雷和平余细勇周志凌姚轻舟林秋雄单志新钟诗龙杨敏朱杰宁邓春玉
关键词: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糖尿病性冠心病内皮功能紊乱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前冠状动脉脉造影(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CAG)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而CAG最大的缺点就是只能观察到血管狭窄不能观察斑块的性质和血管结构。有很多因素影响CAG的成像:病变处的性质、成像角度、钙化、血管重叠等。
骆骅郭攸胜张东辉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冠心病ARTERY血管结构冠状动脉血管狭窄
EECP对冠心病患者血浆Lp-PLA2和hsCR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冠心病(CHD)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EECP防治CHD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的CHD患者85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2例)和EECP组[43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EECP治疗,每天1次,每次反搏治疗60min,连续5周1个疗程(35次)]。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选当天及治疗5周结束后测定血浆Lp-PLA2和hsCRP浓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5周后EECP组血浆Lp-PLA2[(58.46±40.04)μg/L比(33.94±23.22)μg/L]和hsCRP[(3.54±2.22)μg/ml比(2.19±1.16)μg/ml]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5周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EECP组血浆Lp-PLA2[(56.87±33.69)μg/L比(33.94±23.22)μg/L]和hsCRP[(3.63±1.60)μg/ml比(2.19±1.16)μg/ml]水平降低更显著,P均<0.01。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一疗程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和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提示抗炎可能是其防治冠心病的机制之一。
郭攸胜骆骅周文娟潘荣全张东辉
关键词:反搏动术冠心病C反应蛋白质
冠心病新危险标志物ADMA与促炎因子MIF和AGEs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背景:   心血管疾病在发达国家已成为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在发展中国家也日趋严重,每年导致约1670万人死亡。这其中,尤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骆骅
关键词: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冠心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