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民
- 作品数:122 被引量:348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党校校级科研课题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提高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 保持党的先进性被引量:2
- 2011年
-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求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是中国共产党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度建设思想的又一发展,对推动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
- 高新民
- 关键词:制度建设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胡锦涛同志历史条件
- 关于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思考被引量:3
- 2005年
- 当今世界正处于政党政治时代,各国政党的执政方式复杂多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条件下,科 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必须 科学看待党政运作机制,以民主执政扩大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改善权力配置以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 和监督。
- 高新民
- 关键词:执政方式党政关系权力
- 对“一把手”监督的难点问题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近年来,党的“一把手”岗位上犯罪率呈上升趋势。在监督“一把手”问题上,如此大面积地出现监督功能失效现象,这反映出监督机制、制度存在着某些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为监督工作中存在着几个空档:
- 高新民
- 关键词:犯罪率
- 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被引量:11
- 2008年
- 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确切的含义应是向执政党自觉意识的转变。中国共产党的这一转变历经四个阶段,历时五十多年,但主要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实现了这个转变。总结这个转变,对于进一步推动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高新民
- 关键词:革命党执政党党的建设
- 信访、接访、下访制度的政治功能及其与政治体制的关联——基于政党社会学的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信访、接访、下放等制度,在中国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具有特定的功能,是政党治理背景下并非最好但却不能缺少的制度。上述制度的效力最大化依赖于更深层次的社会改革与政治制度的发展。
- 高新民
- 关键词:信访接访政党政治体制
- 为网络“找茬”一辩
- 2010年
- 近年,从“史上最牛房管局长”,到“香艳日记”、“咆哮哥”等事件,都显示出网络监督的力量。有的领导者出言不慎,即能引发公共舆论的谴责高潮。如何对待网络舆论监督,绝非简单的应对媒体能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对领导者的人权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工作能力的全面考验。
- 高新民
- 关键词:网络监督找茬网络舆论监督公共舆论人权意识法制意识
- 全面加强党的作风和廉政建设被引量:3
- 2017年
- 党的作风是党组织和党员的一贯态度与行为特征,是长期形成的精神品格和风貌,具有群体性、相对稳定性、发展曲折性的特征。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贯穿党的作风建设的主线。党性修养是党的作风和廉政建设的共同基础之一。不良作风与腐败现象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加强党的作风和廉政建设的途径主要有: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党性修养水平;二是加强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三是完善党内监督,改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机制;四是全面理解党的纪律,重构党内政治生态。
- 高新民
- 关键词:廉政建设党性修养党内监督政治生态
- 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被引量:1
- 2007年
-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这对党的领导水平、执政能力和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 高新民
- 关键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届六中全会执政能力
- 迈入党建创新时代
- 2012年
- 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坚定不移反对腐败。
- 高新民
- 关键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建党的建设理想信念党内民主
-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被引量:3
- 2009年
-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分析了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提出全党要增强忧患意识。总体来说,当前党的建设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适应,但也存在着社会环境变化与党的建设改革不到位的矛盾。因此,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保证党的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党的制度建设的科学性以及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的科学性。
- 高新民
- 关键词:十七届四中全会改革创新精神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