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化鹏

作品数:10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刑事
  • 3篇诉讼
  • 3篇辩护
  • 2篇刑事简易程序
  • 2篇司法
  • 2篇诉讼法
  • 2篇强制辩护
  • 2篇权利
  • 2篇被告
  • 2篇被告人
  • 1篇逮捕
  • 1篇刑事和解
  • 1篇刑事诉讼
  • 1篇刑事诉讼法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建设
  • 1篇学术
  • 1篇学术共同体
  • 1篇学术综述
  • 1篇正当

机构

  • 6篇上海政法学院
  • 3篇西南政法大学
  • 2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0篇魏化鹏
  • 1篇徐明敏
  • 1篇叶青

传媒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国家检察官学...
  • 1篇犯罪研究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上海政法学院...
  • 1篇河南司法警官...
  • 1篇河南警察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刑事简易程序庭审制度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我国刑事简易程序庭审缺乏对"认罪事实"的有效审查机制。简易程序适用案件范围的扩大无疑会增加错判的风险。从庭审环节的时间分配来看,简易程序庭审并没有凸显出量刑的重要性,大多数被告人无法感受到因认罪给其带来的刑罚优惠。基于此,有必要对刑事简易程序庭审进行重构,在庭审中,如果控辩双方对定罪的事实和证据无异议,无需在法庭调查环节进行举证、质证,代之以法官对"认罪事实"的审查,审查的重点是认罪动机的自愿性和内容的真实性。刑事简易程序庭审的重心是量刑,法官应引导控辩双方对量刑事实和情节进行了充分的举证、质证,增强庭审的量刑说理,使被告人能够切身感受到刑罚做出的过程和基于认罪所带来的刑罚优惠。
魏化鹏
关键词:刑事简易程序
强制辩护制度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刑事案件的辩护率较低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此现状加剧了控辩力量的失衡,打破了诉讼结构的平衡,不利于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要突破这一困境,路径之一就是将"强制辩护"制度引入我国的刑事诉讼立法中。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出发,对强制辩护制度进行了深入地考察,对强制辩护的适用对象、适用阶段及其它适用中的系列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中国的司法实践的现状,试图对强制辩护制度进行合理的建构,以期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提供参考。
魏化鹏
关键词:强制辩护被告人权利
刑事简易程序庭审机制实证研究
新《刑事诉讼法》扩大了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从理论上讲,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范围已扩大到可能判处二十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由于中国简易程序庭审缺乏对认罪"事实证据"即认罪自愿和真实性的有效审查机制,...
魏化鹏
关键词:刑事简易程序
聚焦新刑事诉讼法 关注刑事诉讼法实施——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学术综述被引量:3
2013年
2012年10月18-21日,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司法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刑事诉讼法律实施"的中心议题,就"新《刑事诉讼法》与《宪法》"、"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与司法解释"、"新《刑事诉讼法》重点修改部分的理解和适用"等具体议题展开了富有成效的研讨。
叶青魏化鹏徐明敏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法学研究学术综述司法部门
刑事速裁程序之检视被引量:8
2017年
经过两年的试点探索,刑事速裁程序改革的重要性已为社会各界所公认,但试点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诉讼效率层面,速裁程序仍然存在办案沟通机制不健全、案件适用对象较窄、审前程序繁琐等问题。在庭审运行层面,速裁程序应加强对被告人认罪事实的审查,在案件事实证明标准的设定以及辩护律师的职能定位方面,亦存在继续探讨的空间。
魏化鹏
关键词:律师辩护证明标准诉讼效率
中国大陆监狱学学术共同体的省思被引量:1
2016年
监狱学学科学术共同体是监狱学学科建设和监狱学学术研究两个层面的结合体。监狱学学术共同体应该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界研究人员为主,监狱系统、公安系统、法院、检察院内部的实务界专家和从事与刑罚执行相关业务的律师等为辅助力量。
魏化鹏
关键词:监狱学学科建设学术共同体
公安机关捕后变更强制措施的程序正当性思辨
2015年
新刑事诉讼法对逮捕的条件做出了细化的规定,批捕权既是检察机关的一项程序性权力,也是检察权制衡侦查权的一种法定方式。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在检察院批捕后随意变更(本文中的"变更"均包括"撤销")强制措施的情况屡有发生,且在变更逮捕过程中存在不合法、不规范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变更逮捕措施随意、变更逮捕时违反法定通知程序等。鉴于此,有必要将公安机关变更逮捕措施纳入程序正当化的视野进行审视,增设公安机关变更逮捕措施的报批程序,赋予公安机关复议、复核权,同时应探索建立"通知被害人"制度,保障被害人在变更逮捕措施程序中的参与权。
魏化鹏马伟
关键词:逮捕变更强制措施程序正当性
比较法视野中的强制辩护制度及其借鉴被引量:1
2011年
刑事案件的辩护率较低且逐年下降,是我国司法实践中不容忽视的现实,辩护律师的缺位导致控辩力量失衡,使得对抗制庭审模式无法有效地运行,更不利于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要突破这一困境,路径之一就是将比较法视野中的"强制辩护"制度引入我国。对特定的案件和特殊的被告人,在刑事案件的庭审中,必须有辩护人参与诉讼,无论是被告人自行选任或是法院为其强制指定,有助于维护被告人在诉讼中的各项权利。
魏化鹏
关键词:强制辩护被告人权利
相对不起诉前置程序研究——以刑事和解的运作为视角
从清末立宪修律到南京国民政府的资产阶级的宪政原则和宪政制度,从文革时期的法律虚无化到社会主义法制迅速恢复和蓬勃发展,中国的法制建设近百年的历程迂回曲折、跌宕起伏。其间贯穿着法律移植与本土化的冲突,纠结着公权力与私权力的博...
魏化鹏
关键词:刑事和解诉讼法相对不起诉恢复性司法
文献传递
假释监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被引量:3
2009年
据调查显示,我国监狱在押犯数量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在押犯的假释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大量罪犯滞留在监狱内部,然而监狱现有的机构人员设置及经费却无太大改观,监狱的负担在加重。扩大适用假释的关键在于能否对假释罪犯进行有效的监管,我国假释监管体系存在机构设置失当和衔接机制缺失等弊端,必须在尊重刑事执行规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重构。
魏化鹏
关键词:假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