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艳平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NF-κB信号通路在大鼠肝再生中调节肝细胞增殖的机理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了解大鼠肝再生中肝细胞NF-κB信号通路对肝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用Rat Genome 230 2.0芯片检测大鼠肝再生中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变化发现,芯片含138个NF-κB信号通路基因,其中46个基因与大鼠肝再生相关.用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 9.0(IPA)软件解析上述基因表达变化预示的该信号通路调节肝细胞增殖作用发现,该通路的白细胞介素-1(IL-1)途径在大鼠肝再生起始阶段促进肝细胞增殖,生长因子(GF)途径在进展阶段促进肝细胞增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途径在起始阶段促进肝细胞增殖,终止阶段抑制肝细胞增殖.
- 王彬彬常翠芳鲁艳平贾艺峰徐存拴
- 关键词:大鼠肝再生肝细胞增殖NF-ΚB信号通路
- 豹蛙酶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豹蛙酶(onconase)又称抗瘤酶、P30蛋白等,属核糖核酸酶A超家族成员。豹蛙酶是目前唯一用于临床试验阶段的核糖核酸酶,它的核糖核酸酶活性低,细胞毒性较强,对体内外多种肿瘤有很强的杀伤作用,是当前全球重点研究的100种新药之一。豹蛙酶在北极蛙的早期胚胎中被首次发现,它主要通过破坏RNA从而抑制蛋白质合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此外还有其他抗肿瘤机制,如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和破坏端粒酶RNA。豹蛙酶和其他抗癌药物联合应用会增强抗癌药物的抗肿瘤细胞毒性。目前,豹蛙酶对小细胞肺癌和其他实体肿瘤的治疗处于Ⅰ期或Ⅱ期临床试验,对恶性间皮瘤的治疗处于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是潜在的治疗恶性间皮瘤的药物。
- 鲁艳平杨刚刚张瑞刚徐存拴
- 关键词:核糖核酸酶肿瘤细胞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