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舒铭
- 作品数:24 被引量:1,400H指数:10
- 供职机构:海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海南某医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通过调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科学干预医院感染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调查我院2018年全年9463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医院感染的特点,同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医院感染2211例,感染率为2.34%,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2531例医院感染中共培养出病原菌1004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呼吸机使用和合并肿瘤是该院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我院2018年医院感染发生率控制良好,通过对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住院时长>31 d、使用呼吸机的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风险较高。由于医院感染的发生涉及的因素与环节众多,临床上应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干预及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樊雯婧廖敏吴彪陈海霞楼冬洁陈健吴丹娜欧万秋卢新鲜于舒铭
- 关键词:医院感染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被引量:947
- 2015年
- 近一个世纪以来,抗菌药物在人类战胜各种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日益突出的多重耐药菌问题已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有效减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阻断多重耐药菌传播,已引起医学界、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产生和传播,保障患者的安全,由中国感染控制杂志组织,58位国内知名专家共同发起,邀请全国165位专家参与,历时10个月,召开了9场专题讨论会,在充分收集意见和讨论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国专家共识》。
- 黄勋邓子德倪语星邓敏胡必杰李六亿李家斌周伯平王选锭宗志勇刘正印任南李卫光邹明祥徐修礼周建英侯铁英鲜于舒铭胡成平艾宇航王玉宝秦秉玉刘进吴佳玉郑波孙树梅赵鸣雁吴安华
-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泛耐药全耐药MDRXDRPDR医院感染
- 2016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现患率调查被引量:24
- 2018年
- 目的了解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科室、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制定其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3月15日—12月31日期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 588所医院共调查住院患者1 057 361例,发现下呼吸道医院感染12 827例次,其中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2 275例次,占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17.74%。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大多分布在外科,达1 700例次(占74.73%),其次为综合重症监护病房(372例次,占16.35%);外科系统中以神经外科患者现患率最高(2.34%),其次为胸外科(1.71%)。共分离出病原体1 163株,革兰阴性菌占83.66%;居前5位的病原体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20.29%)、肺炎克雷伯菌(19.69%)、鲍曼不动杆菌(19.69%)、大肠埃希菌(6.5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5.8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分别为64.15%、8.00%、14.19%、29.14%、62.58%,非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分别为76.03%、8.85%、15.51%、39.67%、70.13%;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低于非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后者为47.17%VS 63.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以神经外科现患率最高,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占绝对优势,且耐药严重,但部分菌株的耐药情况较非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稍轻。
- 文细毛任南吴安华黄勋范秋萍杨芸方旭战榕杨怀李卫光刘卫平巩路刘丁鲜于舒铭朱小玲刘小丽刘丽萍魏秀凤黄新玲樊静
-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耐药率
- 海南省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23
- 2014年
- 目的分析海南省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现状,探讨适合的口腔器械清洗消毒管理模式。方法按医院等级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对海南省24所医院器械清洗处理模式、清洗消毒间布局、清洗处理方法和设施、清洗人员的防护、清洗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器械的医院共有14所(58.33%)。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都有独立清洗消毒间,设有专职清洗消毒人员,布局合理;清洗人员防护设施应用到位,有接受相关清洗消毒工作培训,清洗流程符合规范要求。10所一级及以下医院仅有1所(10.00%)清洗消毒间的布局合理;设有专职清洗消毒人员的有3所(30.00%)医院;基本未进行清洗消毒人员的相关培训且防护不到位,大部分清洗消毒设施及清洗流程不符合要求。三、二、一级医院的ATP生物荧光法评价器械清洗消毒的合格率分别为100.00%、90.00%、80.00%。结论一级及一级以下医院存在的问题普遍而且突出,建议实行区域化消毒供应管理模式,最大程度实现消毒供应中心资源的优化配置。
- 周淑萍许晨耘柯雅娟鲜于舒铭符林秋符蔚王秀菊孙诚
- 关键词:口腔牙科器械消毒
- 医院内不同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相关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了解医院环境、临床标本、医务人员携带大肠埃希菌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以前瞻性方法进行调查。2008年5月1日—10月31日,采集某大型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的环境、医务人员和非ICU医务人员样本,分离大肠埃希菌;临床患者大肠埃希菌资料来自同期检验科微生物室。统计分析各类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在综合ICU环境中,共采样376份,分离大肠埃希菌69株(18.35%);洗手设施(29.17%)、吸痰器(28.07%)、呼吸机(21.74%)的分离率居前3位。177份医务人员肛拭子标本的大肠埃希菌分离率为45.76%(81/177)。临床患者标本分离大肠埃希菌73株,以大便(21株,28.76%)和尿标本(18株,24.66%)为主。临床标本大肠埃希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13.70%)低于环境标本(30.43%)外(x^2=5.82,P<0.05),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环境标本差异均无显著性(x^2=0.56~2.89,P>0.05);医务人员与临床和环境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除对庆大霉素、呋喃妥因、头孢曲松的耐药率无差别外(x^2=1.34~3.12,P>0.05),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为临床标本和环境标本高于医务人员标本(x^2=10.59~215.28,P<0.05);ICU医务人员与非ICU医务人员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差异无显著性(x^2=0.18~2.36,P>0.05)。结论环境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与患者之间关系密切,环境与患者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医务人员肠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影响较小。
- 鲜于舒铭周炎腾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医院环境临床标本
- 绿色医疗与医院感染防控被引量:46
- 2011年
- 绿色医疗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都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改善就诊环境,保障清洁的医疗和畅通的医疗服务流程,减少病人在医院内的感染风险,减少医源性感染和伤害,以保障医患安全,是医院感染管理和绿色医疗的重要内容和要求。本文就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和绿色医疗的关系,以及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应该关注和改进的九个方面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而达到实现绿色医疗要求,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的目的。
- 索继江刘运喜鲜于舒铭刘庭芳朱士俊
- 希望小学学生健康状况调查
- 2006年
- 目的:了解海南省琼中县红毛希望小学1-6年级学生的健康状况及变化趋势,为确定今后学生保健工作重点及制定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义务体检红毛希望小学学生415名,年龄6~14岁之间,获得主要资料387人。结果:387人中,130人所有检查项目正常,占33.59%,所检项目中,以贫血与体重低下为多见,分别占检查总人数的32.04%和16.28%。其发育迟缓者占6.50%。结论:要重视小学生健康状况。
- 鲜于舒铭
- 综合性医院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与分析被引量:43
- 2007年
-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床边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结果当天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04%;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软组织;抗菌药物当天使用率为49.69%。结论现患率调查可基本反映医院感染情况,应当强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高用药的科学性。
- 鲜于舒铭林尤斌丘美娇谢爱金余秀芳
- 关键词:医院感染现患率抗菌药物
- 2020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监测报告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HCV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0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HCV感染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HCV阳性为血清抗-HCV阳性或HCV RNA阳性,并与2003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20年1573所医院调查住院患者1071368例,其中738535例患者进行了HCV相关检测,4014例存在HCV感染,检测率为68.93%,HCV阳性率为0.54%。男性患者HCV阳性率为0.60%,女性患者为0.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8,P<0.001)。年龄段以50~<60岁组HCV阳性率最高(0.76%),其次为40~<50岁组,HCV阳性率为0.71%,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74,P<0.001)。2003年调查住院患者91113例,35145例进行HCV相关检测,检测率为38.57%,775例存在HCV感染,HCV阳性率为2.21%。2020年不同规模医院HCV阳性率为0.46%~0.63%,以医院床位数600~899张者最高,不同规模医院患者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4,P<0.001)。2020年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HCV相关检测患者人数>10000例,HCV阳性率为0.19%~0.81%,以海南省最高;不同科室HCV阳性率为0.06%~0.82%,以儿科HCV阳性率最低,内科HCV阳性率最高。2003、2020年HCV阳性率均以感染病科最高,分别为7.95%、3.48%,2003年其次为整形科(7.72%)、消化科(3.77%)、肾病科(3.57%)、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3.10%),2020年其次为消化科(1.35%)、肾病科(1.18%)、内分泌科(0.91%)、综合ICU(0.79%)。结论与2003年相比,2020年HCV阳性率明显下降。HCV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感染病科,其次为消化科、肾病科及综合ICU,HCV感染阳性率存在性别、年龄、地域的差异。
- 文细毛任南李福琴战榕方旭孟庆兰杨怀李卫光刘丁郭凤玲鲜于舒铭赖晓全逄崇杰黄勋吴安华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流行病学调查住院患者发病率
- 全国省级医院感染培训机构培训现状调查报告被引量:23
- 2016年
- 目的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防控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全国15所省级医院感染培训机构近三十年的培训现状,以及近5年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省市级培训机构15所,66.67%(10所)由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负责培训。80.00%的培训机构已开始进行各市州的培训工作,53.33%的培训机构总培训次数为10~20次,33.34%的培训机构每年的培训≤2次。2011—2015年接受培训的33 728名专职人员中,年龄以41~50岁为主(41.30%),专业以护理为主(61.82%),学历以本科最多(50.56%),职称以中级为主(43.96%)。各省培训师资多以本省医院感染防控专家为主(占68.07%),在培训课程设计上,专业课程设计较多,而针对管理方面课程涉及较少,仅占26.78%。结论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不均衡,知识缺乏更新,医院感染培训教育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 杨亚红黄勋张浩军刘丁杨怀鲜于舒铭范秋萍林玲邓敏吴安华张卫红李卫光杨芸索瑶杨环黄新玲陆群
- 关键词: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