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福
- 作品数:14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历史地理更多>>
- 浅谈药学监护被引量:2
- 1999年
- 黄德福
- 关键词:药学监护影响因素
- HPLC法同时测定肝甦颗粒中两种主成分的含量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肝甦颗粒中白藜芦醇和绿原酸含量的方法.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ondaSil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25:75,V/V),流...
- 黄德福魏文增
- 关键词:绿原酸白藜芦醇高效液相色谱法
- 文献传递
- 培养专科临床药师的探讨被引量:4
- 2007年
- 通过分析我国临床药师的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原因及解决办法。认为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不精,信心不足,缺乏临床实践技能,是导致临床药学难有实质性突破的关键所在。
- 黄德福林琴林秀娥
- 关键词:临床药学临床药师专科
- HPLC法测定肝甦颗粒中绿原酸含量
- 2013年
- 目的 建立测定肝颗粒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WondaSil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20:80,V/V),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7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 绿原酸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8.0~126.8μg·mL-1(r=0.9997,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RSD为0.66%(n=9).结论 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重现性良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黄德福黄仁杰魏文增
- 关键词:HPLC绿原酸
- 肝豆状核变性脑型患者的药学监护实践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通过对肝豆状核变性脑型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该病药学监护的方法和切入点。方法:通过参与1例肝豆状核变性脑型患者的全程药学监护,从驱铜治疗、对症治疗、24 h尿铜监测、患者饮食教育这几方面,探讨参与临床治疗方案的切入点。结果:临床药师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和临床医师共同制定驱铜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选择,开展忌铜饮食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病情得到缓解。结论: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密切合作,参与临床药疗方案的制定,可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确保临床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
- 胡盈莹陈明胜甘巧容黄德福俞晓玲王金叶
- 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学监护肝豆状核变性
- 维生素K_1注射液与相关药物的配伍禁忌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为临床合理配伍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提供用药参考,降低用药风险。方法对临床配伍用药中出现而说明书未提及的与维生素K1注射液有关的配伍禁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维生素K1注射液与谷氨酸钠、门冬氨酸鸟氨酸、止血敏、庆大霉素、维生素B1、雷尼替丁、硫酸镁、肌苷、氯化钾、磷霉素钠、复合磷酸氢钾等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结论维生素K1注射液化学性质不稳定,与多数药物不宜配伍使用。
- 黄德福刘志芳魏文增
- 关键词:维生素K1配伍禁忌合理用药
- 蛇葡萄素乳凝胶剂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制备蛇葡萄素凝胶剂并建立其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考察法筛选处方工艺,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蛇葡萄素凝胶剂制备可选用3%海藻酸钠溶液与1%无水氯化钙溶液为基质,二甲基亚砜为增溶剂,维生素C为抗氧剂。结论本法制备蛇葡萄素凝胶剂的工艺简单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 黄德福黄仁杰
- 关键词:蛇葡萄素
- 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耐药性问题被引量:2
- 2000年
- 目前抗HBV药物大多为核苷类似物,它们通过干扰或抑制HBV的复制而起抗病毒作用。更昔洛韦、阿昔洛韦与贲昔洛韦等是第一代用于抗HBV治疗的核苷类似物,但在体内的抗病毒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以拉咪呋啶为代表的第二代核苷类似物显示出其强大的抗HBV活性,但其作用机理是抑制而不是杀灭HBV,
- 黄德福
- 关键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泛昔洛韦耐药株核苷抗病毒作用
- 华蟾素联合立其丁治疗所致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 华蟾素是由中华大蟾蜍精制而成的一种水溶性制剂。研究表明华蟾素具有较强的升白作用。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有较好的抑制HBV DNA复制的作用。立其丁具有扩张小动脉和小静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能增加肝脏的供血和供氧,减轻肝细胞...
- 原建蓉黄德福
- 文献传递
- HPLC法同时测定肝甦颗粒中白藜芦醇和绿原酸的含量
- 2015年
-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肝甦颗粒中白藜芦醇和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Wonda Sil 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25:7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05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20μl。结果白藜芦醇的质量浓度在1.0~81.0μg/ml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RSD=2.42%,n=6);绿原酸的质量浓度在9.6~307.2μg/ml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RSD=2.06%,n=6)。结论本方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肝甦颗粒的制剂质量控制。
- 黄德福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绿原酸白藜芦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