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英 作品数:14 被引量:138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山市博爱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ICU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2 2005年 肺部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居各种院内感染之首。据报道,ICU内需机械通气的病人,其肺部感染发病率为20%,病死率为30%~70%。感染及其所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是ICU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我院综合ICU病房于2004年1月~2005年3月共收治机械通气患者116例,发生肺部感染36例,针对发病危险因素制定了护理对策,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黄海英关键词:机械通气 ICU病房 医院获得性感染 多器官功能衰竭 发病危险因素 病人死亡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ICU建立人工气道重症产妇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ICU建立人工气道重症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ICU病房于2013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7例重症产妇,随机将重症产妇分为对照组42例和集束化组45例,对照组重症产妇采用常规护理,集束化组重症产妇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意外脱管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情况。结果:集束化组重症产妇的意外脱管发生率、VAP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化组重症产妇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集束化组重症产妇的死亡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意外脱管发生率、VAP发生率,减少产妇治疗时间,节约治疗费用,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黄海英 邬敏志 李景姗关键词:集束化护理 人工气道 肺部感染 FOCUS-PDCA程序在ICU留置导尿患者导管相关尿路感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探讨FOCUS-PDCA程序的流程和方法在重症监护室(ICU)留置导尿患者导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8月我院ICU收治的898例CAUTI留置导尿患者为实施前,采用FOCUS-PDCA程序流程和方法中的9个步骤分析发生CAUTI患者风险管理中各个环节,查找出ICU留置导尿患者CAUTI发生影响因素,制定出整改方案。将整改方案实施于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我院ICU收治纳入标准的924例留置导尿患者为实施后,并将FOCUS-PDCA程序流程和方法中的9个步骤贯穿于患者CAUTI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发现新问题即进入新一轮FOCUS-PDCA循环中。比较两组留置导尿患者CAUTI风险管理中各个环节护理质量合格率及CAUTI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患者CAUTI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FOCUS-PDCA程序的流程和方法的9个步骤贯穿于ICU留置导尿患者CAUTI风险管理的全过程中,通过提高护理人员在患者CAUTI风险管理中依从性和各个环节护理质量合格率,从而全面有效降低了ICU留置导尿患者CAUTI发生率。 何连艳 邬敏志 黄海英 杨维关键词:留置导尿 尿路感染 ICU 不同人工气道气囊滞留物清除术对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人工气道气囊滞留物清除术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在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进行滞留物间断持续引流法,对照组在患者血氧饱和度降低或肺部听诊出现痰鸣音时吸除痰液,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6.7%(3/4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1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进行间断持续引流清除气囊上方的滞留物,可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迅速康复,临床效果确切。 邬敏志 黄海英 鲍文博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辅助通气 重症监护病房 多学科合作互动式培训模式对ICU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探讨对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人员采用多学科合作互动式培训模式,对其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多学科合作互动式培训模式对该院ICU 22名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科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多学科模拟配合抢救、疑难病例讨论、重大手术术前讨论等.培训模式实施前后,对22名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及采用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进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结果 对重症监护室(ICU)护理人员采用多学科合作互动式培训后,22名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测评发现,培训后22名护理人员护士核心能力总分及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临床能力、人际关系、专业发展能力、教育/咨询能力较培训前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多学科合作互动式培训模式是一种主题鲜明、形式灵活、目标明确的培训模式,它是由各个科室临床医生、护士以及ICU医生、护士等相关的专业人员共同构成合作模式,通过互动交流、知识分享等形式来强化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提升,从而确保ICU患者的安全. 黄海英 杨维 钟磊庆关键词:互动式 护理培训 ICU护士 护士核心能力 持续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控制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持续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控制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我科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持续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控制,对照组采用气囊压力测量表定时测量。比较两组患者气囊压力测定次数、声门下引流液量、机械通气时间、VAP的发生率、ICU住院时间以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在不同等级的气囊压力的测定次数优于对照组,第1,2,3天的声门下引流液总量多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控制能够将压力控制在理想范围,减少VAP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杨维 邬敏志 黄海英 鲍文博关键词:VAP 系统化护嘱制度对提高ICU患者护理质量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嘱制度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22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实验组护理组长跟随医生查房和从护理专业角度结合患者病情综合分析开出护嘱并督促实施跟踪。对照组则依据传统由医生开出医嘱转录入护理医嘱机械地实施护理。比较2组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比较2组护理质量效果评价,实验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护嘱制定和落实是护理质量提高的根本保证。 王晓萍 廖华 黄海英关键词:护理质量 护嘱 新型护患沟通桥梁在ICU沟通中的应用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病情危重,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虽然很多患者在IGU内治疗的过程是短暂的,但心理问题会持续很久。对于ICU患者来说,面对的最大困难是沟通障碍。当发生无效沟通时,患者往往有焦虑、不安全感和易怒等... 王晓萍 黄海英 梁羚文献传递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指导应用于ICU早期开展护理风险评估效果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指导在ICU早期开展护理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我院ICU收治的54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三级检测评估系统进行分级,实验组结合MEWS评分进行分级,按照评分结果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调配护理资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入住ICU时间更短,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模式指导下,实验组心肺复苏率、非计划拔管率和ICU死亡率更低,心肺复苏成功率更高,呼吸衰竭、肺部感染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指导开展ICU护理风险评估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减少ICU护理意外事件,改善患者预后。 李景姗 黄海英关键词:重症监护 护理风险评估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并发症 ICU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ICU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采用知识培训、个案病例分析、护理查房、自我反思、病例讨论、模拟训练、典型病例研讨等培训方式对ICU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前和培训1年后,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测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critical mind meter,CTDI-CV)对护士进行测评。结果培训后,ICU护士CTDI-CV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了ICU护士评判性思维的知识和能力。 邓庆萍 邬敏志 王晓萍 黄海英 梁羚关键词:ICU 护士 评判性思维 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