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隆
- 作品数:28 被引量:152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距骨周围脱位七例
- 2000年
- 姚学东黄隆林其仁傅小杯
- 关键词:距骨周围脱位复位病例报告
- 胸腔镜辅助复位与传统手法复位经皮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复位与传统手法复位经皮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将2012年3月—2017年3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22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7例,胸腔镜辅助复位经皮髓内钉内固定)和对照组(15例,传统手法复位经皮髓内钉内固定)。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侧别、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量表进行疗效评价,分为主观评价指标(功能活动以及疼痛)及客观评价指标(肩关节活动度和肌力)。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t=5.881,P=0.000)。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0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均获解剖复位,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对照组1例髓内钉取出困难,1例骨折不愈合;两组其余患者均未发生骨折不愈合、髓内钉断裂等并发症。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4,P=0.453)。术后6个月两组Constant-Murley评分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手术时间较长,但术中无需透视,临床疗效与传统手法复位手术相当。
- 方凯彬许双塔郑煜晖黄隆陈守勃吴世强王文怀
- 关键词:锁骨中段骨折胸腔镜髓内钉内固定
- 腕掌部神经切割伤二次手术临床分析
- 2003年
- 黄隆林其仁
- 关键词:腕损伤正中神经尺神经再手术
- 经后路手术治疗胸椎骨折被引量:3
- 2004年
- 黄隆林其仁黄杰苗曾昭浚
- 关键词:胸椎骨折手术方法手术治疗术式选择后路手术
- TNF-α和TGF-β1基因多态性与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骨溶解的相关性分析
- 2021年
- 目的:讨论分析TNF-α238G/A、TGF-β1+869T/C、+915G/C共3个基因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骨溶解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在我院随访到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共50例,其中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骨溶解20例作为观察组,假体牢固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一代测序Sanger法对目的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对TNF-α238G/A、TGF-β1+869T/C、+915G/C共3个基因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各个位点的基因分型与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骨溶解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NF-α基因238G/A位点:观察组GG基因型18例,AA基因型2例,未检出GA基因型;对照组30例均为GG基因型,未检出AA基因型、GA基因型。由于结果中AA基因型理论频数太小,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结果分析,得出P>0.05,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观察组、对照组TNF-α基因238G/A位点的基因型存在相关性。TGF-β1+869T/C、+915G/C两个基因位点未发现SNP多态性,其中TGF-β1+869T/C位点观察组及对照组均为CC基因型,TGF-β1+915G/C位点观察组及对照组均为GG基因型。结论:目前尚不能认为TNF-α238、TGF-β1+869、+915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骨溶解发病存在相关性,其发病可能潜在易感基因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明确。
- 吴国忠王文怀黄隆方凯彬施劲楠
- 关键词:TNF-ΑTGF-Β1基因多态性关节松动骨溶解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的比较被引量:30
- 2009年
- 目的分析比较PFNA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6年3月~2008年9月,对1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PFNA固定62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57例,分析比较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程度。结果①PFNA组手术时间30~95min,平均(52.34±13.81)min;人工股骨头置换组70~135min,平均(91.49±15.12)min,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PFNA组术中出血100~300ml,平均(142±45)ml;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00~500ml,平均(319±74)m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髋关节功能改良Harris评分下降情况,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比较,PFNA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
- 何立江林其仁叶晖黄隆
- 关键词:PFNA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 胶原酶预防肌腱腱鞘内粘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1999年
- 目的研究胶原酶预防肌腱鞘内粘连的作用。方法采用鸡屈趾肌腱损伤修复模型。实验趾和对照趾腱鞘内分别注入胶原酶和生理盐水。术后对实验趾和对照趾进行生物力学测定;解剖和组织学观察粘连性状、肌腱愈合情况。结果各组实验趾和对照趾的肌腱滑动距离和关节活动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趾优于对照趾。术后早期两者肌腱吻合口最大抗张力强度无差异。解剖和组织学观察实验趾肌腱粘连程度轻于对照趾。结论胶原酶有减轻肌腱鞘内粘连的作用,对肌腱的愈合无影响。
- 姚学东林其仁施进兴黄隆邱建龙
- 关键词:胶原酶类肌腱粘连
- 四肢关节损伤临床研究
- 姚学东林其仁郑明霞傅小杯黄隆
- 自1980年以来开展四肢关节损伤临床研究,其中急性距骨颈骨折脱20例;陈旧性距骨颈骨折脱位8例;距骨体缺血性坏死14例;距骨周围脱位7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坐骨神经损伤15例;桡骨骨不连续发下尺桡关节脱位6例;手指指间关节...
- 关键词:
- 关键词:距骨颈骨折关节脱位
- 胸腔镜辅助下使用TEN经皮固定锁骨中段骨折4例初步报告
- 目的 为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发展一种美观微创手术方法。方法 对4例单侧锁骨中段骨折病人采用同侧乳晕及同侧腋窝切口,在置入胸腔镜的监控下,使用自制手术器械,对锁骨中段骨折部进行骨膜剥离,复位。使用弹性髓内针经皮内固定。
- 王文怀陈守勃郑煜晖吴世强黄隆许双塔
- 关键词:锁骨骨折TEN胸腔镜
- 经椎旁肌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14年
- 目的比较分析椎旁肌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入院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5例单节段LDH患者,分别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髓核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手术23例,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22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并发症,以及手术前后VAS和JOA评分。结果椎旁肌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旁肌入路组术后3d、7d、1个月时腰背痛VAS评分低于后正中入路组(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的VAS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JOA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椎旁肌入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法治疗单节段LDH,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手术效果满意。
- 何立江黄隆戴章生吴俊哲
- 关键词:椎旁肌肌间隙入路腰椎间盘突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