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学礼

作品数:48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3篇小麦
  • 19篇基因
  • 12篇小麦品种
  • 11篇转基因
  • 9篇转基因小麦
  • 5篇玉米
  • 5篇光合速率
  • 5篇光合特性
  • 4篇种质
  • 4篇羧化
  • 4篇羧化酶
  • 4篇磷酸烯醇式丙...
  • 4篇基因改良
  • 4篇干旱
  • 3篇选育
  • 3篇叶绿
  • 3篇生理特性
  • 3篇水稻
  • 3篇强筋
  • 3篇小麦种

机构

  • 46篇河南省农业科...
  • 11篇河南农业大学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商丘师范学院
  • 2篇河南省种子管...
  • 2篇河南省农业科...
  • 2篇河南顺鑫大众...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石家庄市农林...
  • 1篇天津市农作物...
  • 1篇商丘市农林科...

作者

  • 48篇齐学礼
  • 32篇许为钢
  • 28篇胡琳
  • 26篇李艳
  • 20篇张磊
  • 18篇王会伟
  • 14篇董海滨
  • 11篇张建周
  • 9篇赵明忠
  • 8篇王根松
  • 6篇李正玲
  • 6篇昝香存
  • 6篇王玉民
  • 6篇郭瑞
  • 6篇方宇辉
  • 5篇李春鑫
  • 4篇华夏
  • 4篇王永霞
  • 4篇张煜
  • 3篇李国领

传媒

  • 16篇麦类作物学报
  • 6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作物学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种子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种业
  • 1篇作物杂志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太龙叶面肥对强筋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效应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为探究叶面追肥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品种、喷洒时期的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对不同施用时期和施用次数处理的旗叶叶绿素含量、产量和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前和拔节期喷洒金太龙叶面肥提高了旗叶叶绿素,灌浆期喷洒处理叶绿素含量无明显变化。从产量来看,金太龙叶面喷施肥最佳喷施时期是小麦苗期和拔节期;冬前+拔节+灌浆3次喷洒,可显著提高产量。从品质来看,喷洒金太龙叶面肥对小麦品质提高具有一定作用,拔节期、抽穗期喷洒金太龙叶面肥对品质的提高作用更强;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多次喷洒金太龙叶面肥虽然会提高产量,但对品质有负面影响。
郭瑞齐学礼王会伟张煜董海滨张建周
关键词:强筋小麦叶面肥
河北省主推中低筋小麦品种的馒头加工品质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解河北省中低筋小麦品种的籽粒品质和馒头加工品质、评选优质馒头小麦品种,对河北省19个主推中低筋小麦品种的籽粒品质和馒头加工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容重、出粉率、面粉色泽L*值、面粉白度、籽粒蛋白质含量、糊化温度、吸水率外,河北省主栽中低筋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范围较大,19个参试小麦品种馒头综合评分平均为78.4分,变化范围67.8~85.7分;达到良好馒头标准(80~90分)的共有9个品种,分别为良星66、石优17、石新828、良星99、科麦1号、永麦1号、邢麦4号、济麦22、和冀丰703。馒头高度与拉伸曲线面积、拉伸阻力、P值和W值极显著正相关,与稳定时间显著正相关;馒头评分与P值和W值极显著正相关;馒头比容与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拉伸曲线面积、延伸度、拉伸阻力、P值、G值和W值负相关。馒头评分与馒头坚实度极显著负相关,与馒头硬度显著负相关,说明馒头坚实度对馒头感官品质影响较大。
李艳许为钢齐学礼李正玲华夏王会伟胡琳班进福刘彦军郭家宝魏益民张国丛彭义峰赵彦坤
关键词:小麦感官评价
干旱胁迫下郑麦7698的抗旱性能及光合特性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以周麦18为对照品种,研究了正常灌水与干旱胁迫下郑麦7698开花期的抗旱和光合特性及成熟期产量性状,为小麦抗旱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正常灌水条件下,郑麦7698叶片相对含水量,渗透调节物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根系活力、根系体积与根系干质量,rbcl与rbcs相对表达量,Rubisco活性,光合作用参数,产量性状与周麦18均无显著性差异。干旱胁迫条件下,郑麦7698叶片相对含水量较周麦18高12.3%,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较周麦18高32.1%、10.0%、16.3%,SOD、POD、CAT活性分别较周麦18高11.5%、13.8%、6.8%,根系活力、根系体积、根系干质量分别较周麦18高14.3%、20.3%、9.0%,rbcl和rbcs相对表达量分别较周麦18高29.2%和27.1%,Rubisco活性较周麦18高33.4%,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较周麦18高20.0%、53.3%、25.7%,单株生物量、穗粒数、千粒质量分别较周麦18高8.3%、5.4%、7.0%,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郑麦7698具有较好的抗旱性能与光合特性及产量优势。
秦娜许为钢齐学礼赵明忠张磊
关键词:干旱胁迫抗旱性能光合特性
玉米C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及其在小麦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C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及其在小麦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新型PEPC基因可在小麦中稳定表达与遗传,光合效率较受体材料明显提高,为利用C4型高光效基因改良C3作物的光合效能,选育产量水平...
许为钢王玉民王会伟张磊李艳齐学礼胡琳
文献传递
玉米C4型磷酸丙酮酸双激酶(PPDK)基因及其在小麦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C4型磷酸丙酮酸双激酶(PPDK)的基因及其在小麦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新型PPDK基因可在小麦中稳定表达与遗传,光合效率较受体材料明显提高,为利用C4型高光效基因改良C3作物的光合效能,选育产量水平大幅...
许为钢李艳齐学礼王会伟胡琳张磊
文献传递
玉米C<Sub>4</Sub>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在提高小麦氮素利用效率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C<Sub>4</Sub>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在提高小麦氮素利用效率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C<Sub>4</Sub>型植物的pepc或其编码基因或表达该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在促进C<Sub>3</S...
许为钢李艳王会伟齐学礼方宇辉张磊
文献传递
小麦品种郑麦7698示范和推广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促进小麦品种郑麦7698在生产上快速推广应用,根据郑麦7698的品种特性,并对比分析郑麦9023和矮抗58特征特性和示范推广模式。探索出适合郑麦7698的示范推广模式:树立快速推广的观念,依托种子企业建立种子销售联合体分区域推广,以育种单位为技术依托,建立高产创建和良种繁育基地,严控种子质量,建立规范化的科技推广服务模式,通过该模式的应用,促进了郑麦7698在生产上快速推广应用,2016年已累计推广233.3万hm2。
张建周齐学礼郭瑞赵明忠胡琳
抗旱基因在小麦抗旱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干旱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小麦抗旱育种是保障小麦生产的重要措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小麦抗旱性是优于传统育种的有效途径。抗旱基因主要包括调节基因(蛋白激酶、蛋白酶和转录因子基因)和功能基因。目前,已证实的可提高小麦抗旱性的基因主要为转录因子基因CBF/DREB1、MYB、NAC(NAM、ATAF1、ATAF2和CUC2)、HD-Zip和WRKY等和功能基因LEA蛋白基因、甜菜碱合成酶基因和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等。本文从转录因子基因和功能基因2个方面概述国内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小麦抗旱性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小麦抗旱遗传改良及育种提供参考。
段俊枝齐学礼冯丽丽张会芳孙岩燕照玲陈海燕齐红志樊文杰杨翠苹刘毓侠任银玲张甲源李莹卓文飞
关键词:小麦抗旱性基因工程转录因子功能蛋白
小麦品种郑麦7698耐强光高温的生理机制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阐明小麦品种郑麦7698耐强光高温的生理机制,以黄淮南片麦区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周麦18和大面积推广品种矮抗58为对照,研究了该试验材料在强光、高温、强光高温交叉胁迫下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3种逆境对小麦叶片光合功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强光<高温<强光高温,且3个品种的耐强光高温特性存在显著差异。3种逆境胁迫处理下,郑麦7698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qP)的下降幅度均显著低于周麦18和矮抗58,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过氧化氢含量的上升幅度显著小于周麦18和矮抗58,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逆境下的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周麦18和矮抗58,表现出较好的耐强光高温特性。综合分析表明,郑麦7698之所以较周麦18和矮抗58具有更好的耐强光高温特性,是因为其在逆境下具有较高水平的抗氧化酶活性,可有效清除活性氧类物质,降低其光合机构受损程度,从而维持较高水平的光合效率。
齐学礼方宇辉赵明忠韩留鹏郭瑞王会伟胡琳许为钢
关键词:小麦强光高温光合作用
小麦转录因子TaARF14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024年
生长素响应因子(ARFs)是调控植物各器官发育的重要转录因子,TaARF14是小麦ARF基因家族的成员之一.以小麦栽培品种‘尚农6’为材料,克隆了TaARF14基因(TaARF14-1A,TaARF14-1B和TaARF14-1D).序列分析显示:TaARF14的3个同源基因都具有10个外显子区域,且3条核酸序列相似性为94.94%~96.07%;TaARF14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含有大量与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或植物激素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推测TaARF14-1A,TaARF14-1B和TaARF14-1D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且TaARF14基因对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具有明显的响应;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相比其他作物,ARF14基因在麦类作物基因进化中具有更高的保守性;qRT-PCR结果表明:TaARF14基因在小麦的穗发育进程中,特别是花器官的发育(包括雄蕊和雌蕊)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施用IAA,GA和ABA后,TaARF14基因在根、茎、叶中均具有明显的响应变化.
连少英张修引郭灿牛吉山姜晓君李磊张庆琛齐学礼倪永静
关键词:小麦克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