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靓
-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8例单眼高度近视的临床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单眼高度近视的弱视程度及分析方法。方法:对68例单眼高度近视患者用日本尼德克屈光检查仪检查屈光状态,用苏州66视觉眼底镜检查眼底,对弱视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包括戴镜、遮盖健眼、弱视治疗仪训练等。结果:68例单眼高度近视患者中弱视患病率为79%,眼底器质性病变率为21%。结论:患者的近视程度越高,矫正视力越差,其治疗效果越差。对单眼高度近视患者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 齐靓
- 关键词:高度近视弱视
- 1562名小学生屈光状况调查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了解小学生视力情况和近视患病状况,分析近视原因,为防治近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2012-2013年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患者中,随机选择7-12岁儿童1 562例,进行视力检查和屈光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高年级组近视率明显高于低年级组(P〈0.05),其中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明显高于低年级组(P〈0.05),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散光和屈光参差在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近视率,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学生近视患病率逐年升高,与其学习环境,用眼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配合,采取综合性措施。
- 王苏胡燕妮袁昌亮齐靓陈岚
- 关键词:近视屈光不正小学生
- 武汉市1060例新生儿眼病筛查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分析武汉市1060例新生儿眼病筛查结果,探讨新生儿眼病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106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进行眼前节和眼底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60例新生儿中发现眼前节异常者103例(9.72%),其中结膜下出血43例(4.06%),先天性泪囊炎44例(4.15%),先天性白内障5例(0.47%),先天性青光眼4例(0.38%),瞳孔异位7例(0.66%);眼底病变53例(5.00%),其中视网膜病变32例(3.02%),永存玻璃体动脉14例(1.32%),眼底出血4例(0.38%),脉络膜缺损3例(0.28%)。结论:新生儿眼病患病率较高。在新生儿出生后开展及时的眼部检查可以尽早发现新生儿眼病,有利于针对性治疗,进而降低后续眼部重症疾病的发生。
- 王苏胡燕妮袁昌亮齐靓陈岚
- 关键词:眼前节眼底新生儿
- 探通法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的年龄观察
- 2011年
-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法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的年龄。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泪道冲洗确诊为先天性泪道阻塞并行泪道探通治疗的286例354眼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患儿中,3~6月龄患儿1次泪道探通治愈率(86.23%,213/247)高于大于6月龄患儿(62.62%,67/10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187,P=0.000)。3~6月龄患儿泪道探通的总治愈率(97.57%,241/247)高于大于6月龄患儿(90.65%,97/10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8.276,P=0.004)。泪道探通治愈率随探通次数的增多呈下降趋势。结论在3~6月龄进行泪道探通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可提高治愈率,而探通次数增多会降低探通治愈率。
- 袁昌亮胡燕妮齐靓
- 关键词:泪器阻塞年龄分布探通
- 不同程度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特征。方法:2011-05/2012-08在我院就诊的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按不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ion acuity,BCVA)分为3组,P-VEP检查分析比较不同组间及与正常儿童的P100波峰潜时和振幅的变化。结果:正常组P100波峰潜时101.43±6.82ms,P100波振幅为11.27±5.38μV。在不同程度弱视组间P100波峰较正常组潜时延迟,分别为视力高于0.5组110.54±8.47ms,视力0.3~0.5组118.76±6.21ms,视力低于0.3组124.54±7.36ms,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00波振幅均较正常下降,分别为轻度组9.94±5.28μV,中度组8.57±7.21μV,重度组7.49±5.07μV,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视屈光不正弱视儿童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弱视眼的P100波峰潜时延迟、P100波振幅下降。且P100波峰潜时延迟、P100波振幅下降与弱视程度相关。
- 齐靓胡燕妮袁昌亮王苏
- 关键词:弱视图形视觉诱发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