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原菊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一氯代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阳离子聚合动力学
- 2007年
- 合成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的一氯取代物,并以其为单体,98%浓硫酸为催化剂,采用称重法研究了一氯代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阳离子开环的本体聚合动力学,探讨了温度,催化剂浓度对其聚合速率常数的影响.研究表明:温度,催化剂浓度对一氯代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的聚合速率有显著影响,其聚合活化能是40.37kJ.mol-1;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阳离子开环聚合相比,氯代甲基使硅氧烷的开环聚合速率减慢,聚合活化能升高.
- 刘庆阳戚桂斌贝逸翎丁原菊
- 关键词:阳离子聚合聚合动力学活化能
- 应用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溶液热力学研究(X)-RbCl在(H_2O~DMF)混合溶剂中热力学性质的测定(298.15~318.15K)被引量:2
- 1998年
- 应用Corning一价阳离子选择电极(M+~ISE)和Orion氯离子选择性电极(Cl-~ISE)组成可逆电池,即Cl-~ISE/RbCl(m),H2O(1-x),DMF(x)/M+~ISE通过测定上述测量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0m/mV),根据溶液热力学原理,运用扩展的Debye~Hückel公式,计算求得了RbCl由H2O至(H2O~DMF)混合溶剂的标准迁移自由能(ΔG0t/kJ·mol-1)和RbCl在(H2O~DMF)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γ±),并对上述热力学性质随混合溶剂组成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 李林尉丁原菊褚德萤刘瑞麟杜淑萍
- 关键词:活度系数氯化铷离子选择电极溶液热力学
- 利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乙酰氧基甲基—七甲基环四硅氧烷被引量:3
- 2004年
- 探讨了利用相转移催化法由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合成乙酰氧基甲基—七甲基环四硅氧烷的方法 .从催化剂的选择 ,反应时间 ,反应温度 ,原料比 ,溶剂的选择等方面对该反应可能的最佳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 .实验证明以四丁基硫酸氢铵为相转移催化剂 ,水为溶剂 ,用一氯甲基—七甲基环四硅氧烷与醋酸钾反应 ,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制备乙酰氧基甲基—七甲基环四硅氧烷 .反应条件 :一氯甲基—七甲基环四硅氧烷与醋酸钾的摩尔投料比 1∶1 .3 ,6 0℃回流 1 .5h较为适宜 .
- 贝逸翎郑心范延萍丁原菊
- 关键词:相转移催化法
- 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方法改进
- 2008年
- 以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环己烷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在降温速率1℃·min-1、氮气气氛下,测定了叔丁醇和甘油的环己烷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计算了两种物质的摩尔质量,误差在10%之内。
- 丁原菊刘庆阳
- 关键词:凝固点降低法差示扫描量热法验方
- 毛细管电泳法对柴胡中柴胡皂甙a与d对映体的分离和测定被引量:7
- 2006年
- 利用环糊精衍生物2-O-丙酮基-2-O-羟丙基-环糊精(2-AHP--βCD)作为手性选择剂,提出了一种毛细管电泳快速分离、测定柴胡中柴胡皂甙a,d对映体的方法.考察了手性选择剂浓度、缓冲液浓度及其pH值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分离条件.结果表明,在214 nm检测波长处,在硼砂缓冲溶液中,2-AHP--βCD能使柴胡皂甙a,d异构体在7 min内得到分离.利用该法测定了柴胡中柴胡皂甙a,d的含量,并进一步研究了方法的线性范围、检测限及精密度.
- 丁原菊陆玮洁主沉浮高建军贾炯
- 关键词:柴胡柴胡皂甙环糊精衍生物毛细管电泳
- 硅烷基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合成碳官能有机硅酯化物单体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6年
- 通过引入硅烷基制备了新型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一氯取代的六甲基二硅氧烷与醋酸钾的两相反应体系验证了其催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一氯取代的六甲基二硅氧烷与醋酸钾的摩尔投料比1∶1.3,以水作溶剂,60℃回流1.5 h),同种类型的含硅烷基的季铵盐催化剂比相应的不含硅烷基的季铵盐催化剂酯化产率提高10%左右;利用该催化剂可以实现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较高产率的一步合成含碳官能基的有机硅酯化物单体.
- 张其坤贝逸翎丁原菊杜爱琴
- 关键词:酯化反应相转移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