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同
- 作品数:22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社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 论国家对道德生活的功能性干预被引量:5
- 2002年
- 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 ,国家是干预和调节社会全体成员道德生活的机构。它对道德生活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是通过国家干预表现出来的。这种干预是国家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实现这一干预 ,是通过不同的功能性活动来完成的。这些不同的功能性活动包括 :调节日常道德生活 ,构建道德秩序 ,缓解道德危机 ,推进道德变革 。
- 丁大同
- 关键词:国家干预道德公共政策
- 全球化中的个体化趋势被引量:1
- 2005年
- 在全球化过程中,有许多新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中个人生活的个体化趋势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种全新的个人生活的个体化趋势有可能在未来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个人发展形态,并进而改变个人的本质和个体生活。它在客观上表明了在地区、国家发展不平衡条件下,个人的社会化需求,是历史理性极富生命力的表现。也表明目前所取得的全球性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整体人类生活条件。当代人从“人之为人”走向“人对自己是谁”、“自己之为自己”的本质过渡。
- 丁大同
- 关键词:个体化
- 道德公共政策与社会价值问题被引量:2
- 1999年
- 丁大同
- 关键词:社会公共生活社会道德项目表道德信念道德规则可量化
- 略论道德本体与沉默理性被引量:1
- 1995年
- 略论道德本体与沉默理性丁大同我们依据人的社会性而成为一个社会存在,在这一存在领域,当我们把人限定在伦理关系的范围内时,透过社会伦理关系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的限定,人转化为一个社会的道德本体。人与人作为道德本体所发生的联系和社会交往,通常是通过语言这一交...
- 丁大同
- 关键词:道德本体道德理性语言概念维特根斯坦非语言交往道德理念
- 试论国家伦理职能的实现手段与目标
- 2000年
- 本文探讨了实现国家伦理职能的手段和目标。实现国家伦理职能的手段 ,主要是法律和道德公共政策。后者相对灵活的政府的社会控制手段 ,是政府对各种道德变迁进行适时调整的政府行为。作为政府行为 ,道德公共政策表现出组成政府的政治系统的特征。国家伦理职能的目标 ,也就是道德公共政策所营建的善的生活形态。经过政府对社会道德生活所进行的宏观调控 ,建立起一种社会秩序 ,消除个人交往中的紧张状态和社会道德危机 ;最后 ,创建一种“高尚社会”。
- 丁大同
- 人才资本就是先导生产力
- 1993年
- 人才流失就是“头脑”的流失,它使得一个企业、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遭受巨大的损失,这一点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在国际上,早在二战期间,由于德国法西斯纳粹的迫害,致使许多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教授等高级知识分子逃到国外。
- 丁大同
- 关键词:人才资本生产力高级知识分子二战期间法西斯科学家
- 马克思学说中的生活范畴被引量:2
- 1992年
- 丁大同
- 关键词:马克思学说社会生活工业社会无产者
- 政治家、公务员与道德问题
- 1996年
- 在当前工业化过程中,存在于社会机体中的腐败来源于两方面的失序:公共生活领域里部分公众的堕落和政治生活领域里部分官员的堕落。社会道德在这两个领域都已出现相当严重的问题。
- 丁大同
- 关键词:公务员政治家政治道德现代政治道德化政治管理
- 论道德秩序被引量:1
- 2003年
- 秩序与规律性可以等同起来,它是自然界和人类的公共领域中有规则存在的特定状态,是其即时发生的均衡状态。将均衡分析引入到伦理学中来,对道德秩序进行分析,可以使道德秩序问题数量化。这对于道德秩序的建立与维护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的伦理秩序是较为原始的人伦生活的有序化。近代工业化后,使社会伦理秩序以新的形式出现,衍生出市民社会中的等级制。在国家中存在的道德秩序是通过立法、政策调适而实现的。个人自由的社会公正等问题常与创造秩序的合法化相冲突。在一个好的国家中,公民皆愿在国家的指导下,过有理性的有秩序的生活。
- 丁大同
- 关键词:道德伦理秩序
- 伦理美学中的爱情审美
- 1986年
- 爱情在理论上一向被认为是纯伦理学领域所讨论的课题之一,实际上在人类爱情问题上含有美学意义上的美感,它体现了善与美的融汇与统一。爱情美作为一种动态的情感,它本身具有美学价值,因之也就出现了对爱情的审美问题。 传统的性爱观历来表现为四种形态:(1)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它是超肉体结合的一种变态为文化价值的性爱;(2)宗教的爱,它将肉体与精神全部献给上帝,是一种禁欲主义的性爱;(3)色情的或肉欲的爱。
- 丁大同
- 关键词:伦理美学爱情生活爱情美形体美女性美气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