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平安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压电结构
  • 2篇遗传算法
  • 2篇振动控制
  • 2篇振动主动控制
  • 2篇改进型遗传算...
  • 2篇改进型
  • 1篇压电智能结构
  • 1篇翼面
  • 1篇翼面结构
  • 1篇智能悬臂梁
  • 1篇配位
  • 1篇最优控制
  • 1篇光纤
  • 1篇光纤布拉格
  • 1篇光纤布拉格光...
  • 1篇光栅
  • 1篇飞行
  • 1篇飞行器
  • 1篇布拉格光栅
  • 1篇传感

机构

  • 3篇上海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3篇朱晓锦
  • 3篇丁平安
  • 2篇高志远
  • 1篇李丽
  • 1篇易金聪
  • 1篇张合生
  • 1篇孙伟

传媒

  • 2篇振动.测试与...
  • 1篇第五届全国振...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模拟高性能飞行器翼面结构形态的非视觉检测被引量:6
2014年
针对高性能飞行器实验模型结构的翼面形态感知与重构技术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的翼型结构形态实时检测与可视化重构方法。首先,在分析光纤光栅结构曲率检测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分布式曲率感知信息的翼面结构形态实时重构算法研究;其次,针对实验模型结构振动响应特性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研究分布式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优化布置方案;最后,构建飞行器模型结构实验平台与开发可视化软件环境,进行翼面结构静态形变与振动形态实时感知与重构实验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实验模型翼面结构形态实时感知与重构效果良好,较精确地反映了结构静态形变与振动形态的变化,验证了所提非视觉结构形态检测方法与技术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易金聪朱晓锦张合生丁平安李丽
关键词:翼面结构
改进型遗传算法配位优化的压电结构振动控制被引量:2
2013年
为探索压电智能结构传感器/作动器的优化配置方法以及有效的振动控制算法,依据压电方程建立压电智能悬臂梁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并设计改进型遗传算法,实现作动器/传感器数目及位置的最优布置。在此基础上,利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振动控制算法对粘贴压电传感器/作动器的悬臂梁开展振动主动控制研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型遗传算法比简单遗传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率,能够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基于改进型遗传算法及最优控制的压电振动主动控制方案对持续激励悬臂梁的控制效果良好。
孙伟高志远朱晓锦丁平安
关键词:振动主动控制压电智能结构最优控制
基于改进型遗传算法配位优化的压电结构振动主动控制
为探索压电智能结构传感器/作动器的优化配置方法以及有效的振动控制算法,本文依据压电方程建立压电智能悬臂梁振动主动控制系统状态空间模型,并设计改进型遗传算法,实现作动器/传感器数目及位置的最优布置.在此基础上,利用线性二次...
孙伟高志远朱晓锦丁平安
关键词:振动控制改进型遗传算法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