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侃超 作品数:22 被引量:168 H指数:8 供职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农业部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理学 经济管理 更多>>
高凝胶性抗线大豆品种齐农12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4 2021年 为促进高凝胶性抗线大豆品种齐农12号的应用推广,本文详细介绍了其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相关栽培技术。齐农12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以合丰50为母本,MN090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谱法选择育成。其11S∶7S球蛋白比值达2.4~2.6,凝胶性较好,较适宜作为大豆分离蛋白的加工原料,平均蛋白质含量39.71%,平均脂肪含量20.76%,抗大豆胞囊线虫病,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783.2 kg·hm^(-2),比对照品种嫩丰18增产14.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32.6 kg·hm^(-2),较对照品种嫩丰18增产15.0%,品质及产量表现突出,于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为黑审豆20200005)。 袁明 韩冬伟 王淑荣 于侃超 王连霞 石博文 张迪关键词:大豆 冬季田地土壤采集装置 冬季田地土壤采集装置,涉及田地土壤采集领域。目的在于使研究人员在冬季条件下也能够对土壤环境进行取样采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冬季田地土壤采集装置,通过发电机使电热板发热,将电热板竖直放置在土地上,电热板产生热量将已经冻住的土... 董扬 于海林 曲忠诚 梁虹 于洋 李旭业 徐婷 许健 李馨园 于侃超 迟莉 杨莹文献传递 一种水稻种子清理装置 一种水稻种子清理装置,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水稻种子清洗存在的不易将体积较小的不合格种子去除、种子清洗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机体、水稻种子分级装置和水稻种子清洗装置,机体的上端设有进料口,机... 赵富阳 刘传增 马波 胡继芳 谭可菲 李晨煦 殷再峰 于侃超文献传递 4个玉米自交系芽苗期耐盐性的研究 2014年 在5 mmol/L、10 mmol/L、15 mmol/L的Na2CO3溶液胁迫下,比较4个玉米自交系335(改)、2288、辽3162、经3-1芽苗期的发芽率、株高、鲜重、干重、含水量差异。结果表明,4个玉米自交系的发芽率、株高、鲜重、干重、含水量都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对4个玉米自交系进行耐盐性的排序:辽3162>335(改)>2288>经3-1。 王海艳 杨晓杰 于侃超 杨建宇关键词:玉米 盐胁迫 耐盐性 桔梗多糖抗疲劳活性研究 被引量:30 2015年 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桔梗多糖,以西洋参为阳性对照,蒸馏水为空白对照,分析了桔梗多糖对小鼠抗疲劳作用效果及有效剂量。三种浓度的桔梗多糖(0.2、0.5、0.8 mg/m L)作用于小鼠,21 d后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肝糖原含量、血尿素氮和血乳酸含量。结果表明: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明显延长,血尿素氮显著下降,肝糖原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血乳酸含量下降。桔梗多糖的高、中、低浓度组能有效提高小鼠的抗疲劳能力,其中多糖0.8 mg/m L浓度组效果最好。 杨晓杰 于侃超 李娜 王海艳 王艳关键词:小鼠 抗疲劳 高油抗SCN3大豆新品种齐农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3 2018年 齐农3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于2005年以合03-149为母本,丰豆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油抗线大豆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广,稳产丰产性好,2年区域试验11点次试验全部增产,平均产量2622.6kg·hm^-2,较对照品种嫩丰18增产13.4%,一年生产试验,6点次试验全部增产,平均产量2627.6kg·hm^-2,较对照品种嫩丰18增产13.4%. 袁明 王淑荣 韩冬伟 李馨园 于侃超 王守义关键词:杂交选育 栽培技术要点 SCN3 大豆 高油 桔梗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8 2014年 比较桔梗多糖的三种提取方法,确定最优条件,为其深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别采用热水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进行提取,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质量分数,以多糖提取率为衡量指标,比较三种方法的优劣.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水提取法的提取率分别为34.16%,31.30%和25.57%.超声波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优于传统的水提取方法,其中超声波提取法提取率最高,为34.16%,微波提取法提取时间最短,为4 min. 于侃超 杨晓杰 李娜 王海艳 杨建宇关键词:桔梗 多糖 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质构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022年 通过4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对黑钙土区耕地土壤结构和质量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前,和常规旋耕(CK)相比,深松旋耕(DP)、秸秆覆盖还田+深松(DSM)和秸秆深翻还田(PS)使土壤容重降低5.22%~11.19%,孔隙度增加5.09%~11.45%;DP、DSM处理土壤含水率分别提高14.99%和18.58%;DSM处理下>5 mm的团粒量与CK差异不显著,DP和PS处理使>5 mm的团粒比例降低,2~1 mm、1~0.5 mm和0.5~0.25 mm团粒比例升高。收获期,DSM、PS和DP处理的有机质含量较CK分别增加3.92、3.03和2.47 g/kg,DSM、PS和DP处理均能提高各时期土壤全量和速效养分含量,最终使玉米增产3.2%、6.8%和1.3%。从综合效应来看,秸秆覆盖还田+深松是黑钙土区更为适宜的耕作措施。 徐莹莹 孙士明 靳晓燕 王俊河 庞爱国 于晓波 于侃超关键词:玉米 耕作措施 黑钙土 土壤结构 土壤质量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0 2018年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玉米秸秆覆盖还田(SCR)、旋耕还田fSPR)、翻埋还田(SDPR)和不还田fCK)4种方式,对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率、玉米根系活力、株高等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秸秆还田使土壤容重下降3.24%-5.76%,孔隙度增加4.08%-5.89%,土壤含水率增加6.43%-10.86%。秸秆还田对玉米植株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且SDPR处理效果最好。秸秆还田有利于玉米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WUE),SDPR处理产量和WUE最高,其次为SPR和SCR处理,CK最低。SDPR、SPR和SCR处理较CK增产15.14%、9.41%和5.06%,WUE提高28.62%、22.67%和18.11%。 徐莹莹 王俊河 刘玉涛 高盼 王宇先 杨慧莹 于侃超 葛选良 迟莉 樊景胜关键词:玉米 秸秆还田 土壤物理性状 DCPTA在大豆抗旱上的应用 2019年 DCPTA(2-(3,4-二氯苯氧基)三乙胺)作为一种促进作物高产、优质、抗逆的生长调节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经济作物、大田作物、蔬菜以及花卉上,本文对DCPTA在作物上的应用情况、抗逆性调控机制及在大豆抗旱上的应用进行了阐述,以促进其在大豆抗旱上的推广应用。 李馨园 袁明 王淑荣 韩冬伟 于侃超 彭静关键词:大豆 干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