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飞
- 作品数:9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LC术后胆囊管残端过长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2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胆囊管残端过长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LC术后胆囊管残端过长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患者的临床处理经验。结果 26例患者均经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明确诊断。26例患者中20例行经腹手术治疗,4例经十二指肠内镜行Oddi括约肌切开取石。2例行非手术治疗后胆总管结石自行排出。结论 MRCP检查可有效预防和诊断LC术后胆囊管残端过长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形成,开腹手术治疗能彻底去除病因,并防止胆总管结石的复发。
- 何振飞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结石
- 肝门部胆管癌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8例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的经验。结果 18例患者均经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18例患者中6例行开腹手术治疗,其中2例达R0切除,但1例因术后并发症在围手术期死亡。2例行手术切除但切缘有肿瘤残留。2例无法切除肿瘤只能行胆肠内引流术。6例行PTCD治疗。5例不愿行手术或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等治疗而自行出院。1例在外院已经行放射治疗。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效果最佳,但手术根治率不高,且手术并发症可引起死亡。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等介入治疗作为减轻黄疸的方法可运用于术前减黄或姑息治疗。
- 何振飞
-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
-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道结石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d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道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为251例经B超诊断为胆道结石、最终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术前行MRCP,以了解胆道结石、胆道变异情况,并与手术结果、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RCP诊断单纯性胆囊结石212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23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0例,胆囊癌、胰头癌各1例,其中胆道变异15例;以上病例均与手术结果、术后病理相符;2例仅提示胆总管扩张,未提示具体病因,经手术证实为化脓性胆管炎伴结石。MRCP对胆道结石、胆总管结石、胆道变异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9%(247/249)、94%(33/35)、100%(15/15)。结论:MRCP对胆道结石及胆道变异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腹腔镜胆道手术前常规行MRCP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陈明亮喻强朱晟何振飞张京平
- 关键词:胆道结石胆道疾病磁共振成像
- 医源性脾损伤脾切除率偏高原因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钱峻何振飞王杰
- 关键词:脾损伤医源性脾切除术术中并发症
- 严重肝损伤的术式选择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严重肝损伤的术式选择。方法总结2001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54例严重肝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Ⅲ级29例,Ⅳ级15例,Ⅴ级10例;并肝后静脉损伤5例,全部行开腹手术治疗。结果治愈42例(占78%);死亡12例(占22%);术后并发症29例(占54%)。结论正确的术式选择是提高严重肝损伤治愈率的关键。
- 曹乐平王准许红霞何振飞
- 关键词:肝损伤手术方式并发症
- 胰腺断裂早期诊断及治疗9例报告被引量:2
- 2008年
- 据统计胰腺损伤占整个腹部损伤的l%一2%。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的增加,有增多趋势。严重的胰腺损伤处理比较棘手,病死率高,约为20%。近十年来,由于手术技巧的提高及其他综合措施的运用,加之人们对胰腺损伤的重视,病死率大大降低。下面就本院处理的9例胰腺断裂的病例报告如下。
- 曹乐平金昆何振飞
- 关键词:胰腺断裂术式
- 完全左侧卧位下行腹腔镜肝Ⅶ段切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21年
-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腔镜下肝Ⅶ段切除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44.8±7.8)岁。根据患者术中体位摆放不同分为研究组(完全左侧90°卧位)13例和对照组(30°~60°左侧倾斜位)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170.8±60.6)比(220.2±61.1)min]、术中出血量更少[(310.5±80.0)比(400.8±130.7)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因癌细胞广泛转移于术后11个月死亡,对照组2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后12和14个月分别因肝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出血死亡,余者至随访截止时均存活。与传统30°~60°左侧倾斜位相比,完全90°左侧卧位下行腹腔镜肝Ⅶ段切除具有肝周间隙暴露开敞、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优势。
- 吴宝强李涛张旭东何振飞朱春富秦锡虎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细胞癌左侧卧位肝细胞癌患者肝功能衰竭术中出血腹腔镜
-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
- 2008年
-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普外科常见、发病快、病程重的疾病。近20年来,由于新理论的提出,重症监护及治疗水平等综合因素的提高,其病死率由上世纪80年代末的30%~40%,下降到目前的10%~30%,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SAP经历了胰酶自身消化、大量炎性介质释放而引起的级联反应,致重要脏器损害并伴随血管内液体转移,菌群移位,感染,
- 曹乐平李策夫何振飞
-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
- 术前使用罗哌卡因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应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前应用罗哌卡因切口浸润结合术中腹腔喷洒对术后疼痛的缓解效应。方法:随机将择期行LC的90例患者分为3组(n=30),A组术前用0.75%罗哌卡因13.3 ml(100 mg)逐层浸润切口并喷洒腹腔;B组术后使用静脉镇痛泵;C组为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方法同A组。分别于麻醉苏醒后2 h、6 h、12 h、24 h记录镇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记录3组患者使用镇痛药情况。结果:3组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及相应毒副反应。术后2 h、6 h、12 h,A、B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低于C组(P<0.05)。A、B两组各有2例(6.7%)患者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C组11例(36.7%)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罗哌卡因切口浸润结合腹腔内喷洒可明显降低LC术后早期VAS评分,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减少其他镇痛药物的使用量。
- 陈明亮何振飞喻强朱晟张京平
- 关键词:罗哌卡因浸润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