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瀛鳌
- 作品数:72 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肾藏精,精舍志”的现代观被引量:16
- 2008年
- “肾藏精,精舍志”(《灵枢·本神》)是中医藏象学说中有待深入研究的命题之一。长期以来中医学肾藏象与西医学肾脏器的关系,一个比较公认的观点是,中医学肾藏象以气化论生理,西医学肾脏器以解剖论生理。中医学肾藏象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于现代解剖生理学中几个系统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一个肾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于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 江妙津余瀛鳌
- 关键词:肾精情志学术探讨
- 中医临床文献研读点津被引量:3
- 2006年
- 余瀛鳌
- 关键词:中医古籍
- 中医学验领域中的继承与创新--荐阅《中医湿病证治学》被引量:1
- 2008年
- 2007年初,科学出版社刊行了我国中医名家路志正教授主编的新作——《中医湿病证治学》,阅后深感耳目一新,感悟良多。在我所熟知的中医临床文献中,古代并无名实相符的“湿病”专著。1929年,谢榆孙先生虽曾编刊《湿症金壶录》,但书中所论主要是前人阐述殊多的“湿热”与“风湿”。而《中医湿病证治学》将“六淫”中的湿邪进行了详细阐析,其中包括内湿和外湿产生的病因、病机、证候、治法和方治等方面的异同。
- 余瀛鳌
- 关键词:中医学湿病治学中医名家
- 中医对癌瘤病因的突出贡献
- 我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传统医学,对癌瘤的发病十分重视内因中的情志因素,显示它在临床医学的突出贡献。我国早期医著并在癌肿述证方面,亦有深刻、细致的证候描述(包括癌瘤肿块的形状特色、转移病灶的常发部位及其预后的阐论)。其中...
- 余瀛鳌
- 关键词:癌瘤失精
- 文献传递
- 小儿咳喘病证古代中医文献整理研究
- 万芳马健刘玉玮孟凡红康小梅钟赣生马继兴余瀛鳌
- 该项目搜集文献时限截于清代。查阅相关文献约1500种,涉及小儿咳喘文献320种,收录小儿咳喘文献272种,内含15种近年从日本回归、国内早已失传的中医古籍善本。阐析小儿咳喘文献历代发展沿革及其规律,研究有重大影响小儿咳喘...
- 关键词:
- 关键词:中医儿科
- 学中医药典籍必当“善入善出”被引量:2
- 2014年
- 当前,在多数的中医药工作人员中,大致有这样的共同认识,即学习中医药学,必先打好学术理论基础,而其中必读的学术临床典籍和医古文的学习,又是学术奠基不可或缺的"入门之钥",这不仅和中医基础理论密切相关,而且对较快地读懂和完整悟解中医临床文献中的载述,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世存的中医药图书约有1万多种,其中以中医临床文献为主,约占80%以上,这是从事中医诊疗和临床研究的宝贵财富。
- 余瀛鳌
- 关键词:中医药典籍医古文
- 中医孤本三种提要被引量:5
- 2009年
- 本文简介三种孤本的学术概况。其一《两都医案》,明·倪士奇编撰。他作为世医,少年时即有良效治例,先后在北京、南京两个都城施诊,尤以内、妇科更为精擅。经治案例重视脉诊及诊疗全过程,颇多圆机活法。其二《明医要诀》,作为是临床医学专著,原编撰者已无可考证。据现存清·道光初张祯精抄本的记载,他幼年学中医典籍,其祖父张北奇将珍藏数代之家塾归抄本《明医指掌》交给出张祯攻习,他结合临床重予整理,在分证、方治方面多所补充,力求切于实用。其三《蒋氏脉诀真传》,由蒋氏父子(未署名)阐述、整理于清·乾隆年间。书中阐介多种病证证治,又较突出伤寒、温暑、杂病等脉证阐论。其中之"脉要"、"审病"与"见证识病法",颇具学术特色。
- 余瀛鳌
- 《伤寒杂病论》——永世的丰碑
- 今年(2005年)很可能是东汉医圣张机(字仲景)《伤寒杂病论》(又名《伤寒卒病论》)成书 1800周年。根据《伤寒杂病论》所载,张仲景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 余瀛鳌
- 文献传递
- 余瀛鳌教授治疗颈动脉斑块经验被引量:5
- 2020年
- 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特征就是颈动脉斑块形成,能有效反映粥样硬化程度,颈动脉斑块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高危因素,余老认同本病与痰、瘀、虚相关,但同时不能忽视瘀毒互结,提出化瘀消斑方为通治方治疗颈动脉斑块,在通治基础方的基础上辨证加减,治疗既包含辨中医的病,又包含辨现代医学的病,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和经验的支持。
- 顾景辉余瀛鳌丁玲柳萍王文兴张淑霞
-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中医治疗
- 仲圣成书年代刍言——兼谈《伤寒杂病论》的重大建树被引量:1
- 2006年
- 余瀛鳌
-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医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