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燕民

作品数:12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乳腺
  • 5篇肿瘤
  • 4篇预后
  • 4篇乳头
  • 4篇基因
  • 3篇导管
  • 3篇乳头状
  • 3篇乳头状癌
  • 3篇乳腺导管
  • 3篇胃癌
  • 3篇RUNX3
  • 2篇导管原位癌
  • 2篇原位
  • 2篇原位癌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癌预后
  • 2篇乳腺导管原位...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钼靶

机构

  • 11篇上海市黄浦区...
  • 3篇上海市第十人...
  • 2篇无锡市第四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2篇余燕民
  • 6篇徐明
  • 6篇汪成
  • 4篇单鸣
  • 3篇许洪卫
  • 3篇陆永伟
  • 2篇蔡诚忠
  • 2篇叶辉
  • 2篇任峰
  • 1篇王红
  • 1篇屠惠明
  • 1篇李小英
  • 1篇杨金虎
  • 1篇洪晏
  • 1篇吕珏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纤维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病因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评价纤维乳管镜检查对乳头溢液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 427例纤维乳管镜诊断和其中1 789例行手术治疗后的病理诊断。结果 3 427例乳头溢液病例接受乳管镜检查,发现乳管内新生物(良、恶性)2 051例;接受手术良性新生物者1 532例,病理诊断为中央型和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者1 176例;接受手术恶性新生物者80例,病理诊断为乳腺癌者52例。纤维乳管镜对中央型和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符合率为76.76%,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3.87%。结论纤维乳管镜对乳头溢液病因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作为临床对乳头溢液患者较好的检查方法。
单鸣汪成余燕民陆永伟徐明包家林
关键词:纤维乳管镜乳头溢液
UbcH10基因沉默联合多柔比星抑制耐药乳腺癌细胞体内成瘤实验
2015年
目的观察UbcH10基因沉默对多柔比星抑制耐药乳腺癌细胞株MCF-7/ADR体内成瘤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系统在MCF-7/ADR细胞中进行UbcH10基因沉默。将基因沉默后的肿瘤细胞及对照肿瘤细胞接种至裸鼠皮下,通过裸鼠尾静脉连续给予多柔比星或生理盐水2周并停药1周,测量肿瘤体积,分析UbcH10沉默对多柔比星抑制MCF-7/ADR体内成瘤作用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瘤体中的UbcH10及BCL-2蛋白含量,分析UbcH10与肿瘤细胞化疗敏感性之间的调控关系。结果通过慢病毒实验系统成功建立UbcH10基因沉默细胞株MCF-7/ADR UbcH10-RNAi。经过3周给药处理,多柔比星组肿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抑制率为4.16%;基因沉默+多柔比星组肿瘤体积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抑制率为41.8%。瘤体内蛋白含量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多柔比星组、基因沉默+多柔比星组UbcH10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81±0.16、0.78±0.12、0.18±0.04,基因沉默+多柔比星组其余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表达量组间差异与UbcH10一致,二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性。结论UbcH10基因沉默可以显著增强多柔比星抑制耐药乳腺癌细胞MCF-7/ADR的体内成瘤作用。
汪成余燕民陆永伟单鸣徐明包家林
关键词:MCF-7/ADR基因沉默UBCH10肿瘤抗药性体内成瘤
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的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比较乳腺导管内癌伴微浸润(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with microinvasion,DCIS-MI)及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方法:收集176例DCIS-MI和184例DCI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两者肿块最大径≥2.5 cm、高级别组织分级、粉刺型组织亚型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头paget病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Ki-67、小凹蛋白(caveolin-1)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IS-MI在高级别组织分级、粉刺型组织亚型、肿块最大径≥2.5 cm、ER阴性、PR阴性、caveolin-1阴性、HER2阳性、Ki-67增殖指数≥14%的发生率高。
徐明叶辉叶曼娜余燕民
关键词:导管内癌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相关蛋白3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蛋白3(MTA3)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60例乳腺癌病例制成的组织芯片,带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数据、雌激素受体(ER)数据和随访信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TA3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在EGFR+/ER-乳腺癌中,癌组织MTA3表达高的患者有更长的总生存期(67.9%与41.2%,P=0.059);在EGFR-/ER+乳腺癌中,癌组织MTA3表达低的患者有更长的总生存期(100.0%与72.0%,P=0.039);在EGFR+/ER+乳腺癌组中,癌组织MTA3表达与患者预后无关(P=0.405)。结论 MTA3在乳腺癌中的功能可能受EGFR信号网络和ER信号网络的双向调控,最终影响患者预后。
汪成洪晏余燕民单鸣徐明叶辉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雌激素受体乳腺癌预后
RUNX3基因失活与胃癌变被引量:6
2007年
RUNX3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属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human 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RUNX)家族成员,是TGF-β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杂合子丢失(LOH)和启动子高甲基化可使其失活,并可导致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本文综述了RUNX3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胃粘膜异常增生与癌变的关系。
余燕民李小英许洪卫
关键词:RUNX3TGF-Β胃癌胃癌转移
原发灶Runx3基因表达对胃癌患者生存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Runx3表达对胃癌患者生存分析的影响。方法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08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原发灶及其非肿瘤组织的Runx3 mRNA表达水平,随访5年以上。结果原发灶和非肿瘤组织中均可观察到与所设计片段大小一致的Runx3 mRNA扩增产物电泳条带,但原发灶的条带比较模糊,其扩增图像的灰度均值,原发灶组(0.33±0.12)显著低于非肿瘤组织组(0.65±0.21,P<0.001);以原发灶Runx3 mRNA表达的中位数0.403为参考,将108例原发灶标本分为低表达(≤0.403)和高表达(>0.403)两组,并进行Kaplan-Meier、Cox回归方法等统计学分析,发现原发灶Runx3 mRNA的低表达不仅与胃癌的深度浸润、远处器官转移、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较晚临床病理分期等不良临床病理因素相关,还与胃癌患者较低的中位生存期和总生存率明显相关(P<0.05~0.001)。结论原发灶Runx3基因的低表达与胃癌的高侵袭性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许洪卫任峰余燕民蔡诚忠
关键词:胃肿瘤RUNX3预后
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和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超声图像和病理特征分析
2013年
目的研究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和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超声图像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和12例乳腺导管原位癌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术前超声检查结果资料完整。采用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p53、Ki67、p63、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超声图像观察显示: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组织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内部回声为混合性回声,无回声区中见强回声,呈乳头状突起,后方回声增强,未见钙化灶,可见血流信号;乳腺导管原位癌组织中可见导管扩张或扩张的导管内见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缘毛糙,后方回声未增强,可见钙化灶和血流信号。HE染色后显微镜下显示: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组织中可见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衬覆的肿瘤上皮细胞核为低或中等级别,外裹纤维囊;乳腺导管原位癌组织中可见上皮细胞呈肿瘤性增生和异型,其中乳头型乳腺导管原位癌组织中可见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无纤维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组织的上皮细胞中ER和PR均呈强阳性表达,p53、Ki67和CerbB-2均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乳头内和病变周围肌上皮细胞中p63均呈阴性表达;乳腺导管原位癌的乳头内肌上皮细胞中p63呈阴性表达,而病变周围肌上皮细胞中p63呈阳性表达。结论超声图像和病理学独特表现为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和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提供了帮助。
余燕民吕珏汪成徐明包家林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头状癌乳腺导管原位癌超声
淋巴结Runx3基因表达对胃癌患者生存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观察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组织runt相关转录因子基因3(Runx3)表达对胃癌患者生存分析的影响.方法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01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淋巴结标本的Runx3 mRNA表达水平,术后随访所有患者5年以上.结果 转移性及非转移性淋巴结标本中均可观察到与所设计片段大小一致的Runx3 mRNA扩增产物电泳条带,但前者的比较模糊,其扩增图像的灰度均值转移性淋巴结组(0.29±0.09)显著低于非转移性淋巴结组(0.61±0.18,P<0.01);以淋巴结Runx3 mRNA表达的中位数0.362为参考,将101份淋巴结标本分为低表达(≤0.362)和高表达(>0.362)两组进行Kaplan-Meier方法等统计学分析,发现淋巴结Runx3 mRNA低表达不仅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较晚临床病理分期及深度浸润等不良临床病理因素相关,还与胃癌患者较低的5年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相关(P<0.05).结论 淋巴结Runx3基因的低表达与胃癌的高侵袭性及其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许洪卫余燕民蔡诚忠屠惠明任峰杨金虎
关键词:淋巴结RUNX3预后胃肿瘤
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的影像学和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的超声、钼靶影像学特征和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2年12月在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手术且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的患者共7例,对其超声、钼靶影像学特征和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7例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患者年龄57~77岁,平均年龄70岁。患者均以发现乳腺肿块就诊。超声提示,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为无回声,内见高回声性突出物,后方回声增强,未见钙化灶,肿瘤周围可见血流信号,按照2003年版美国放射协会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针对超声的分级诊断标准分类为IV类。钼靶图像表现为单发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呈浅分叶状,密度稍高,可伴有钙化,BI-RADS分类为IV类。病理学检查见肿瘤最大径12~40 mm,平均20 mm,镜下见纤细的纤维血管轴心,衬覆的肿瘤上皮细胞核为低或中等级别,外裹纤维囊;肿瘤上皮细胞呈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高表达,p53、Ki67、cerbB-2均低表达或阴性;乳头内和病变周围肌上皮细胞p63表达均阴性。结论:乳腺包膜内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钼靶图像和病理表现有一定特征,这些特征均有助于诊断。
余燕民汪成包家林徐明王红
关键词:乳腺肿瘤乳头状癌钼靶
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浸润性非特殊类型乳腺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ratio,NLR)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确诊并在本院完成所有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用卡方检验对临床和病理参数进行比较.采用Kaplan-Meier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NLR的预后价值。结果共493例符合纳入标准.NLR最佳截断值2.057,最佳截断点时灵敏度取值为0.767,特异度为0.327。单因素分析显示,与低NLR组(NLR≤2.057)相比,高NLR组(NLR〉2.057)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suvival,DFS)较低(P=0.001),5年总体生存率(overallsuvival,OS)无统计学差异(P=0.131)。多因素分析显示NLR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5.649,95%CI3.128-10.201,P=0.002)。结论术前NLR是乳腺癌患者DFS的独立预测因子,需进一步研究证实NLR在临床应用中的预后价值。
单鸣牛瑞洁陆永伟余燕民汪成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