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礼凤

作品数:31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文学
  • 7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4篇徐訏
  • 10篇小说
  • 7篇文学
  • 6篇徐訏小说
  • 5篇代文
  • 5篇现代文
  • 5篇现代文学
  • 3篇叙事
  • 3篇中国现代文学
  • 3篇俗化
  • 3篇文体
  • 3篇课程
  • 3篇高职
  • 2篇叙事艺术
  • 2篇雅俗
  • 2篇院校
  • 2篇人文
  • 2篇俗体
  • 2篇文化
  • 2篇高职院校

机构

  • 15篇深圳信息职业...
  • 8篇华中师范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 1篇广东财经大学

作者

  • 26篇余礼凤
  • 1篇何锡章
  • 1篇祝学剑
  • 1篇田敏

传媒

  • 3篇周口师范学院...
  • 2篇编辑学刊
  • 2篇辽宁高职学报
  • 2篇长江大学学报...
  • 2篇深圳信息职业...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小说评论
  • 1篇戏剧文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特区实践与理...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早期实践——以《中国文学》杂志的出版与传播为例
2023年
创建于1951年的《中国文学》杂志是新中国第一份外译官方刊物,承担着向西方译介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塑造正面中国形象的任务。50年间,《中国文学》在帮助西方了解中国、引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先驱与向导。文章以《中国文学》杂志的出版与传播为例,阐述《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办刊经验,剖析其停刊原因,以期为当下出版社“走出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余礼凤
关键词:出版
粤港澳大湾区视野下深圳城市文化创新发展研究
2019年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经济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深圳不仅要从经济上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更要在文化上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占有一席之地。加快推进文化建设,改善城市生存环境,提升城市人文环境,培育符合深圳城市发展要求与深圳国际地位相匹配的现代市民群体,努力打造与城市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相匹配的城市文化系统,既是服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委市政府提升城市文化、建设富有活力、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必由之路。
余礼凤
关键词:城市文化
论《风萧萧》的主题内涵及叙事艺术
徐訏,1908年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的一个日趋破落的家庭。1931年,徐訏北京大学毕业后,又在心理学系进修两年。1936年,徐訏赴法国巴黎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徐訏一生漂泊不定,共写下了各类小说约七十部、戏剧十多种,以及大量诗...
余礼凤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徐訏小说创作《风萧萧》叙事艺术
文献传递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自身软实力,打造学校品牌,提高办学实力、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并不乐观,存在着校园文化建设定位不清,没有高职特色、缺乏时代特色,建设路径不科学等问题。高职院校要以互联网思维重新定位和审视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代、与企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来构筑"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校园文化新景观,为高职教育的长足、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余礼凤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论徐訏《盲恋》的现代传奇特征被引量:1
2006年
徐訏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具有不可替代性成就的作家,他的中篇小说《盲恋》是一部风格独特的经典作品,现代传奇性是它的重要特征。其奇异性主要表现在:对奇异人物的塑造,距离美的设置,对传统与古典的突破三个方面。其模糊性表现在:时间模糊,人物模糊,环境模糊,作者所塑造的世界的模糊四个方面。
余礼凤
关键词:奇异性
众声喧哗话徐訏——50年来徐訏研究综述
2014年
徐訏是文学史上一位命运奇特的作家,在众声喧哗的时代里,徐訏研究在文学史上走过了艰难的轨迹:从偏执到趋于理性,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从备受冷落到逐渐关注。通过对徐訏研究的历史资料进行梳理,期望真实地再现徐訏研究所走过的风雨历程,以推进徐訏更全面、更公正、更深入的研究。
余礼凤
关键词:徐訏众声喧哗
语言变革影响下的现代文学俗化转型被引量:1
2010年
文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文学存在的本体性基础,文学的变革必须依赖于语言的变革。语言体系的变革,必然引起文学相应的变化,这是文学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国现代文学的变革从根本上说还是语言的变革,语言变革摧毁传统文学赖以生存的内在机制,改变了文学的走向,使现代文学在文学创作主体、文学作品、文学接受主体上走向俗化,从而最终实现现代文学的俗化转型。
余礼凤
关键词:语言变革文言晚清中国现代文学
近三十年诗歌史写作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近三十年来诗歌史写作进入了比较活跃的时期,先后有各类诗歌史专著出版,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诗歌史写作。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史著作,可以了解近三十年来诗歌研究与诗歌史写作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余礼凤
关键词:诗歌史
徐訏小说语言的诗性建构
2017年
文学脱胎于语言,是语言的一种艺术化和再创造,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语言是文学的外衣和载体,只有不断创新语言,文学才能恒久弥香。徐訏是个有着多重身份、兼具多重修养的作家。他一生涉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心理学、哲学等多重领域。丰富的诗歌理论修养和诗歌创作实践经验以及哲学、心理学的多重修养为徐訏小说语言的诗性建构提供了可能。徐訏小说语言的诗性建构具体体现在引诗、歌入小说,借鉴诗歌语言的节奏,运用含蓄蕴藉的语言,引哲理入小说等四个方面。徐訏正是用写诗的笔来写小说,以诗人的浪漫、敏感和哲学家的审慎、理智来建构小说语言,使小说语言也像诗歌一样灵动、飘逸,诗意盎然。
余礼凤
关键词:徐訏诗性节奏哲理
论《风萧萧》的叙事艺术被引量:1
2011年
徐訏的小说是以故事"著称"的。他的小说通过一系列叙事技巧讲述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而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风萧萧》是徐訏的代表作,《风萧萧》中银、红、白、黄的色彩叙事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具体,多重叙事又使小说更富意蕴。
余礼凤
关键词:多重叙事徐訏《风萧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