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阿娜
- 作品数:25 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血小板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常见于早产儿,随着早产儿存活率不断上升,BPD发生率居高不下,且重症BPD患儿逐年增多。BPD的发病机制包括肺泡发育障碍及肺血管发育不良,血小板及其释放的各种细胞因子可参与炎症反应并进一步影响肺泡及血管的发育,因此血小板在BP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血小板参数可以反映血小板的功能与活性,可能对BPD的发生及严重程度有一定预测作用。本文就血小板参数与BPD关系的研究展开综述。
- 贾其齐侯阿娜
- 关键词:血小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
- 缺血缺氧致新生鼠脑白质损伤模型中骨形态生成蛋白4表达及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在缺血缺氧致新生鼠脑白质发生、发展中,脑白质损伤超微结构变化,以及骨形态生成蛋白(bone morphogenefic protein,BMP)4基因及蛋白表达动态变化和对髓鞘化的影响。方法3日龄Sprague—Dawley新生大鼠共15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脑白质损伤组(n=76)和对照组(n=76)。采用结扎右侧颈总动脉伴低氧(8%O292%N2)方法制备脑白质损伤模型,分别于手术后3d、7d、14d及21d采集标本。光镜下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髓鞘形成情况,免疫组织化学观察BMP4和髓鞘化标志物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的表达和定位,Western blot方法测定BMP4和MBP的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PCR方法分析BMP4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大鼠的脑白质中细胞结构清晰,纤维走行紧密有序,脑白质损伤组大鼠脑白质细胞稀疏,自质疏松呈筛网状,纤维走向紊乱。电镜下可见对照组髓鞘形态规则,密度均匀,厚度一致,而脑白质损伤组髓鞘疏松、变薄,板层分离,边界不清。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及real—timePCR结果均提示,对照组内BMP4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随日龄增大无明显变化,脑白质损伤组内随缺血时间延长BMP4表达迅速增加。两组间比较,从手术后3d起,脑白质损伤组较对照组表达增多(P〈0.05),随缺血时间延长两组间差异更加明显。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方法分析MBP蛋白表达,发现两组内MBP蛋白表达均随日龄增长而逐渐增加,但两组间比较,14d和21d时脑白质损伤组MBP蛋白表达明显较对照组减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缺氧致新生鼠脑白质损伤发生时存在髓鞘化障碍,而此过程中BMP4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提示BMP4可能参与脑白质损伤时髓鞘化障碍的发生。
- 侯阿娜陆丹池富建华
- 关键词:骨形态生成蛋白髓磷脂碱性蛋白脑白质损伤缺血缺氧新生鼠
- 新生鼠高氧性肺损伤模型中肺泡上皮细胞表达密闭小带蛋白-1及密闭小带蛋白-1相关核酸结合蛋白的研究
- 2019年
- 目的 以往研究已发现高氧性肺损伤时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AECs)存在增殖及转分化异常,本研究旨在明确高氧性肺损伤模型中AECs表达密闭小带蛋白-1( zonula occludens 1,ZO-1)、ZO-1相关核酸结合蛋白(ZO-1-related nucleic acid binding proteins,ZONAB)的情况,探讨其对肺损伤时肺组织中AECs增殖及转分化的影响.方法 足月新生Wistar大鼠于生后12 h内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吸入氧浓度为85%)和对照组(吸入空气).于暴露7、14、21 d留取肺组织标本,采用组织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type Ⅱ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AECⅡ)表达ZONAB情况.同时,于各时间点分离动物模型肺组织中AECⅡ,通过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等方法检测两组肺组织中及AECⅡ中ZO-1、ZONAB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另外,从正常新生鼠肺组织分离AECⅡ,分为模型组(氧浓度85%)和对照组(氧浓度21%),在体外培养48 h后检测ZO-1、ZONAB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并进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ZONAB的表达量及表达部位.结果 肺组织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可见模型组AECⅡ表达ZONAB较对照组显著减少.从动物模型肺组织分离的AECⅡ标本中, ZO-1、ZONAB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从高氧暴露7 d开始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从正常新生鼠肺组织分离AECⅡ,在体外高氧条件下培养48 h后,ZO-1、ZONAB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发现,对照组中ZONAB表达较多,且表达部位多位于细胞连接处及细胞核内,而模型组ZONAB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且表达部位聚集于胞浆,细胞连接处及核内均表达很少.结论 ZO-1作为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其在高氧性肺损伤模型中表达下调,除了破坏肺上皮屏障介导肺水肿发生外,还通过调节转录因子ZONAB表达从而参与AECs增殖及分化的调节,提示这可能是导致高氧性肺损伤发生的又一途径.
- 侯阿娜富建华
- 关键词:高氧肺泡上皮细胞转分化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早期肺外合并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dysplasia,BPD)早产儿生后早期脑室周围一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hemorrhage,PVH-IVH)、脑白质损伤、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综合征(parenteralnutritionassociatedcholestasis,PNAC)及代谢性骨病发病情况的临床分析,以期对BPD患儿肺外并发症的预防和监测进行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并明确诊断BPD的87例早产儿(BPD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非BPD早产儿90例为对照组(非BPD组),分析两组PVH-1VH、脑白质损伤、PNAC及代谢性骨病等肺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BPD组早产儿PVH—IVH发病率[26.4%(23/87)]高于非BPD组[11.1%(10/90)](P〈0.01),其中BPD组I-Ⅱ级PVH—IVH发病率也明显升高[24.1%(21/87)比11.1%(10/90)](P〈0.05),而Ⅲ~Ⅳ级PVH—IVH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D组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发生率[33.3%(29/87)]明显高于非BPD组[16.7%(15/90)](P〈0.05),其中的严重类型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发生率BPD组也明显增高[13.7%(12/87)比2.2%(2/90)](P〈0.05)。此外,BPD组早产儿PNAC[22.9%(20/87)比5.5%(5/90)]、代谢性骨病[17.2%(15/87)比3.3%(3/90)]及代谢性骨病中有影像学改变[6.9%(6/87)比0]的发生率均高于非B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PD患儿较非BPD早产儿更易合并PVH—IVH、脑白质损伤、PNAC及代谢性骨病等早期肺外并发症,生后早期合理预防及定期监测肺外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BPD患儿生存质量至关重要。
- 侯阿娜张妮富建华薛辛东
-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外并发症
- 转录因子ZONAB研究进展
- 2016年
- ZONAB是一种Y-box转录因子,具有促进上皮细胞增殖、抑制上皮细胞分化、调节紧密连接功能及促进上皮间质转化等生物学作用。ZONAB与紧密连接中的其他成分及多种调控细胞周期的基因、蛋白、酶、转录因子等相互作用,发挥其转录活性。同时ZONAB转录活性也受多种因素调节。ZONAB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应激、器官发生、肿瘤形成过程,与多种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关ZONAB的调控机制及临床意义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 侯阿娜富建华
- 关键词:转录因子增殖分化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致极低出生体重儿心包积液及心包填塞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3
- 2021年
- 目的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引起心包积液/心包填塞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对2018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PICC导致新生儿心包积液/心包填塞病例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报道对PICC导致心包积液/心包填塞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女,胎龄30周+1,出生体重1370 g。生后Apgar评分1 min为5分,5 min为9分。于生后第2天经右上肢贵要静脉置入PICC并持续静脉输液。生后第8天突然出现心率增快及代谢性酸中毒,实验室检查感染指标无异常,听诊心音遥远,心脏超声提示大量胸腔积液。立即拔除PICC,并行心包穿刺术,放出35 mL乳白色心包积液,患儿状态迅速好转,心音有力,代谢性酸中毒纠正。文献检索共有14篇报道24例PICC导致新生儿心包积液病例,并本例资料共25例。25例患儿中,胎龄<28周的超早产儿15例(60.0%),28~34周的早产儿9例(36.0%),足月儿1例(4.0%)。平均出生体重(1080.6±585.5)g。置管时间中位数为3 d,发生心包积液的PICC使用时长中位数为7 d。导管置入部位以右肘前静脉及右贵要静脉为主,其余经大隐静脉等部位置入。导管尖端位置以直接位于右心房所占比例最高[13例(52.0%)],其次为由上腔静脉漂移至右心房[7例(28.0%)]。2例患儿以心搏骤停为主要表现,1例患儿表现为心率增快,1例患儿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1例患儿表现为原有疾病恶化,其余患儿均表现为心动过缓、呼吸暂停及低血压。9例死亡,病死率36.0%,16例(64.0%)好转。进行心包穿刺患儿中,仅1例死亡。结论在任何置入PICC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当临床出现难以解释的呼吸循环系统不稳定状态,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呼吸暂停、低血压
- 侯阿娜富建华
-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心包积液心包填塞新生儿
- 新生儿脑梗死高危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2年
- 新生儿脑梗死(NCI)是生后28 d内的新生儿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的脑损伤, 可导致远期不良预后。目前NCI的病因仍不明确, 涉及多种危险因素, 与母体、胎盘及新生儿本身各个方面均有关。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 NCI的发病风险也会增加。本文对NCI的高危因素进行综述, 从产前、产时、产后三个阶段展开分析, 以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早期识别诊断, 及时干预, 改善预后。
- 刘昕月侯阿娜
- 关键词:新生儿脑梗死高危因素产前产后
- 一种妇儿专用精准抽血检验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妇儿专用精准抽血检验装置,包括抽血架和针管,所述抽血架上设置有消毒瓶栏、消毒棉栏、针管放置栏、恒温座、标签栏和收集栏,所述恒温座上设置有试管放置座,所述试管放置座上设置有试管,所述试管上设置有把手,所...
- 侯阿娜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新生鼠模型肺泡上皮细胞标志物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高氧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新生鼠模型中Ⅰ型肺泡上皮细胞(type Ⅰ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AECⅠ)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type Ⅱ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AECⅡ)特异性标志物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80只新生Wistar大鼠,于生后12h内随机分为模型组(吸入氧浓度为85%)和对照组(吸入空气),每组40只。于暴露第7、14、21天,分别进行肺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AECI标志物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及AECⅡ标志物表面活性蛋白C(surfactant protein C,SP—C)表达及定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QP5和SP—C的蛋白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方法检测AQP5和SP—C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表现出肺泡数目减少,体积增大,结构简单化,肺泡间隔增厚,次级分隔减少等肺泡化障碍表现。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可见,模型组AQP5及SP-C表达明显增多,表达位置紊乱,且双染细胞/SP—C阳性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P〈0.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AQP5及SP-C蛋白表达从高氧暴露7d开始增加,增高的趋势持续至21d。模型组中mRNA表达水平,AQP5从暴露7d开始,SP-C从14d开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且两组间差异随高氧暴露时间延长更加明显(P〈0.05)。结论暴露高氧中的新生鼠BPD模型肺组织中,AECⅠ标志物AQP5及AECⅡ标志物SP-C均表达上调,发生转分化的AECⅡ明显增多,表明在BPD肺损伤后的修复中存在AECⅡ过度转分化现象。
- 侯阿娜富建华薛辛东
- 关键词:转分化肺泡上皮细胞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高氧
- 新生儿线粒体病被引量:6
- 2021年
- 线粒体病(MD)是指由于线粒体DNA或核DNA突变导致的氧化磷酸化系统或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功能障碍而出现的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发生于从新生儿期到成人期的任何年龄,并常以综合征发病。新生儿期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早产、宫内生长受限、肌张力低下、呼吸困难、惊厥、喂养困难、高乳酸血症等,缺乏特异性。新生儿期发病的综合征包括Leigh综合征、线粒体脑肌病-乳酸酸中毒-卒中样发作综合征、Alpers综合征、儿童肌脑肝病谱系障碍、Barth综合征及Pearson综合征等。目前MD需依赖临床症状、生化检测、神经影像学、组织学检测和基因检测等技术进行诊断,其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如基因治疗和外源性线粒体移植,是未来研究的方向。
- 侯阿娜
- 关键词:线粒体病线粒体脑肌病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