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修晓燕

作品数:46 被引量:271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科研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5篇妊娠
  • 10篇妊娠期
  • 8篇孕期
  • 8篇梅毒
  • 7篇孕妇
  • 6篇血清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肝炎
  • 5篇乙型肝炎病毒
  • 5篇妊娠期梅毒
  • 5篇干预
  • 5篇肝炎
  • 5篇肝炎病毒
  • 5篇病毒
  • 4篇低出生体重
  • 4篇低出生体重儿
  • 4篇流行病
  • 4篇流行病学
  • 4篇流行病学调查
  • 4篇产妇

机构

  • 39篇福建省妇幼保...
  • 16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福建省血液中...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攀枝花市妇幼...

作者

  • 46篇修晓燕
  • 29篇陈起燕
  • 26篇张荣莲
  • 16篇黄欣欣
  • 9篇黄艳红
  • 9篇陈烈平
  • 6篇郑翠仙
  • 6篇林元
  • 6篇杨闽燕
  • 6篇陈菊芳
  • 5篇任坤海
  • 5篇陈水仙
  • 4篇张蓉华
  • 4篇祝建芳
  • 4篇林娟
  • 4篇罗颖
  • 3篇邱丽茵
  • 3篇颜建英
  • 3篇翁玉英
  • 2篇刘晨音

传媒

  • 8篇中国妇幼保健
  • 7篇海峡预防医学...
  • 5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国当代医药
  • 3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中国自然医学...
  • 2篇护理学杂志
  • 1篇健康博览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1篇2006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孕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nowlegde、attitude、practice,KAP)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营养健康宣教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1141例孕妇进行问卷调查,...
修晓燕陈菊芳黄欣欣陈起燕陈水仙正吹响
关键词:孕期营养妊娠期糖尿病知识态度行为
文献传递
45529例孕产妇妊娠期梅毒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被引量:29
2007年
目的探讨福建省妊娠期梅毒发病率及其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纳入调查对象,均在知情同意下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RPR)筛查,凡RPR阳性者进一步检测RPR滴度,同时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以确诊。对确诊为妊娠期梅毒孕妇进行跟踪调查直至分娩。并对每个确诊为妊娠期梅毒的孕妇进行产前问卷调查,对其所生新生儿填一份随访表。结果共有调查对象49575例,其中接受RPR筛查孕产妇45529例,查出RPR阳性并经TPHA确诊的妊娠期梅毒847例,其中已分娩772例,妊娠期梅毒发病率为1.70%(772/45529);绝大多数为潜伏梅毒;其围产儿死亡率为59.74‰、低体重发生率8.05%、早产率7.40%,均明显高于同期分娩非妊娠期梅毒之围产儿以上各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围产儿预后与孕母RPR滴度有关,孕母RPR滴度<1∶8与滴度≥1∶8的比较,滴度高对围产儿的影响大,预后差,围产儿死亡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发生率高,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福建省妊娠期梅毒发病率逐年升高,绝大多数为潜伏梅毒;其围产儿死亡率、早产率、出生低体重发生率均高于非妊娠期梅毒之围产儿的以上各率;围产儿预后与孕母RPR滴度有关。
张荣莲陈烈平陈起燕王秀云张丽萍修晓燕杨娜鲍晓珍
关键词:妊娠期梅毒发病率围产儿流行病学
孕期拉玛泽分娩减痛法训练对产前情绪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调查孕妇及其丈夫孕期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评估孕期拉玛泽分娩减痛法的效果。方法:2010年9月~2011年3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登记分娩的孕28周的孕妇和丈夫各240例,按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孕妇和丈夫各120例)、对照组(孕妇和丈夫各120例)。从入组至分娩前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共进行2次评估。结果:孕期孕妇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21.67%和16.67%,孕期丈夫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51.25%和26.25%,观察组住院分娩前孕妇及其丈夫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拉玛泽分娩减痛法能显著降低孕期孕妇和丈夫焦虑、抑郁的发生率。
修晓燕陈菊芳黄欣欣陈起燕陈水仙郑翠仙
关键词:焦虑抑郁孕期
出生缺陷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07年
出生缺陷是指胎儿在母体内器官形成过程中,由各种因素作用所致的胚胎发育紊乱,包括形态结构异常、生理和代谢功能障碍、先天智力低下和宫内发育迟缓等4种类型。出生缺陷发生率高,对人口素质影响重大,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已经成为目前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该文就其发病相关遗传、药物、环境因素、干预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修晓燕张荣莲陈起燕
关键词:影响因素干预
新生儿脐带血HBV阳性的基因型溯源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带血HBV阳性者的基因型,分析其基因型是来源于父亲、母亲还是混合感染。方法:选择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行产前检查的夫妇双方或者其中一方为HBsAg阳性的孕妇家庭,以新生儿脐带血HBV-DNA载量>500copies/ml的67个家庭作为研究对象进行HBV基因检测。分娩时收集新生儿脐带血进行HBVM、HBV-DNA载量、HBV基因型检测。结果:①新生儿脐带血HBsAg阳性率为52.2%(35/67);孕妇血清HBV-DNA阳性率为43.3%(29/67),HBsAg阳性率为55.2%(37/67);父亲血清HBV-DNA阳性率为74.6%(50/67),HBsAg阳性率为77.6%(52/67)。②从153例基因型检测追溯新生儿感染途径:父婴传播的40个家庭中,25个家庭为B型,10个家庭为C型,4个家庭为D型,1个家庭为B+C型;母婴传播的19个家庭为B型;未知感染来源的7个家庭夫妇及新生儿均为B型;混合感染1个家庭中父亲B型,母亲C型,新生儿B+C型。③C型的父亲血清HBV-DNA载量明显高于B型。结论:HBV基因分型以B型为主,C型次之,混杂少量D型及B+C型;新生儿HBV基因型可来源于父亲、母亲及混合感染;C型的父亲血清HBV-DNA载量明显高于B型。
张荣莲王梅颖任坤海陈起燕修晓燕邱丽茵黄欣欣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母婴
妊娠晚期胎儿生长受限孕妇血清Hcy水平检测意义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检测胎儿生长受限孕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意义。方法研究组为收治的存在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293例;对照组为同期收治的健康单胎妊娠晚期孕妇315例。于妊娠33周检测2组孕妇血清Hcy水平,随访至分娩;对两组的Hcy水平、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等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孕妇Hcy水平(10.2±2.9)μmol/L,高于对照组(8.6±2.5)μmol/L,早产发生率(25.3%)高于对照组(11.1%);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娩孕周均低于对照组;2组早产孕妇Hcy水平均高于本组足月产孕妇,早产和足月产孕妇Hcy水平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在研究组3种新生儿体重组中(低、中和巨大儿),低体重组孕妇的Hcy水平最高。结论妊娠晚期孕妇血清Hcy水平升高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需引起高度关注。
修晓燕翁玉英祝建芳郑翠仙林元
关键词: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晚期
青春期吸烟、饮酒行为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青春期吸烟、饮酒行为危险因素,提供干预对策。方法按性别及年龄进行整群抽样,调查青少年4 067人,其中男性1 931人,女性2 136人。Logistic回归计算危险因素及其95%CI。结果青少年吸烟率6.20%,饮酒率38.82%。年龄大、零花钱多、学习成绩差、自杀及离家出走意念、任性好发脾气是男性吸烟的危险因素;零花钱多、对学习无兴趣、离家出走意念、上网、撒谎是男性饮酒的危险因素;父母不恰当的管教方式、学习成绩差、离家出走意念、上网、撒谎是女性吸烟的危险因素;母亲不恰当的管教方式、父亲文化程度低、学习成绩差、与同学关系差、化妆、上网、撒谎、零花钱多是女性饮酒的危险因素。结论在吸烟、饮酒方面,男性与女性有着不尽相同的危险因素。即使是相同的因素,作用程度也有所不同。学校、家长、政府应共同行动,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构建抵御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的坚固壁垒。
黄欣欣陈起燕罗颖张荣莲杨闽燕黄艳红修晓燕
关键词:青春期吸烟饮酒
父母双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父母双方均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其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及感染率。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11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行产前检查夫妻双方均为HBsAg阳性的46个孕妇家庭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娩时收集新生儿脐带血,进行血清HBV标志物(HBVM)、HBV-DNA检测,以脐带血HBV-DNA载量〉/5×10。copies/ml为病例组,此值以下为对照组。结果新生儿脐带血HBV-DNA阳性率为45.7%(21/46),HBsAg阳性率为34.8%(16/46),HBeAg阳性率为23.9%(11/46);母亲血清HBV-DNA阳性率为52.2%(24/46),HBeAg阳性率为39.1%(18/46);父亲血清HBV-DNA阳性率为69.6%(32/46),HBeAg阳性率为32.6%(15/46)。单因素分析表明,孕妇血清HBsAg阳性HBVM不同模式、HBeAg阳性、HBV-DNA阳性和HBV-DNA载量及其配偶血清HBsAg阳性HBVM不同模式、HBeAg阳性、HBV-DNA阳性和HBV-DNA载量为HBV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2值分别为8.731、8.414、8.932、9.663、10.823、3.962、13.638、36.5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孕妇血清HBV-DNA阳性及其配偶血清HBV-DNA载量是夫妻双方HBV感染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OR值及其95%C1分别为17.6(1-3—238.4)和3.5(1.6—7.6);夫妻双方血清HBV-DNA载量均与脐带血HBV-DNA载量呈正相关,其血清HBV-DNA载量均〉脐带血HBV-DNA载量。随着父母双方血清HBV-DNA载量的升高,新生儿脐带血HBV-DNA载量也逐渐升高,两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ROC曲线分析表明,孕妇血清HBV-DNA载量为10^3copies/ml、其配偶血清HBV-DAN载量在10^4copies/ml时预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较高,为预测HBV垂直传播发生的分界点,病例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脐带血HBV-DNA阳性新生儿随访至第7个月时,阴转率为15.0%(3/20)。结论母�
张荣莲王梅颖陈起燕修晓燕任坤海邱丽茵黄欣欣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妊娠期梅毒和非梅毒孕妇生殖保健知识行为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了解梅毒孕妇的生殖保健知识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675例梅毒孕妇和1353例非梅素孕妇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年龄、婚姻、胎产次、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总收入等一般情况;婚前检查、婚前教育、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及优生优育等生殖保健有关知识行为等。经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梅毒孕妇的生殖保健知识,用比值比(oddsratio,OR)表示影响因素与梅毒的关系。结果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经济情况、进行婚检及接受婚前健康教育生殖保健相关知识、获得生殖保健相关知识途径、年龄别与妊娠期梅毒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殖保健知识和婚检对梅毒孕妇有影响,应采用综合措施提高人群的生殖保健知识水平及婚检率,进而降低梅毒的发生率。
修晓燕张荣莲陈起燕陈菊芳王晓梅
关键词:梅毒妊娠期卫生保健知识
乙肝父婴垂直传播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父亲单方为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对子代的影响。方法:对父亲HBsAg阳性,母亲血清HBVM及HBVDNA均为阴性的306个家庭进行父亲血清HBeAg阳性状态、父亲血清HBV-DNA病毒载量、父亲精液HBV-DNA载量及新生儿脐带血HBV-DNA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父亲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7.5%;新生儿HBV感染率为21.6%(66/306);病例组中父亲为HBeAg阳性者达81.8%、血液HBV DNA阳性者达100%、精液HBV DNA阳性者达54.2%,分别是阴性者中发生HBV父婴垂直传播的8.7倍、2.1倍和34.3倍。结论: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孕前保健中务必将准父亲的血清HBeAg、HBVDNA、精液HBV DNA列入男性HBsAg阳性者的检测常规,对阳性者进行必要的系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将对防范乙肝父婴垂直传播起积极和有效的作用。
陈起燕张荣莲黄欣欣修晓燕任坤海王梅颖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父婴传播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