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志博
- 作品数:37 被引量:209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观察抗纤维化治疗对“无毒”慢乙肝的作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抗纤维化治疗对"无毒"慢乙肝的作用。方法:将128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恩替卡韦抗病毒和护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安络化纤丸,2组均治疗2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肝脏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检查肝脏硬度值(LSM)。结果:1)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分别为19、29、16例,总有效率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3,P<0.05)。2)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HN与对照组比较,t=8.51,P<0.05;HA与对照组比较,t=6.28,P<0.05;Iv-C与对照组比较,t=7.32,P<0.05;PCⅢ与对照组比较,t=6.19,P<0.05。3)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肝脏硬度值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13.60,P=0.01)。结论:抗纤维化治疗乙肝或肝硬化患者有效、安全、可靠,能够显著提高乙肝肝纤维化患者西医常规疗法的综合疗效。
- 田发勋于彦如师会杰汤松歌邵新亚党志博
- 关键词:慢乙肝综合疗效
- 解毒复肝方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36例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解毒复肝方对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郁脾虚夹湿热证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7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苦参素片;治疗组再加用解毒复肝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
- 党中勤党志博孙晓娜王宇亮赵长普
- 关键词:苦参素片中药治疗
- 党中勤教授治疗胆石症的经验浅析被引量:2
- 2013年
- 胆石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国传统医学并没有胆石症的病名,党中勤教授认为胆石症应归属于中医"胆胀"、"胁痛"、"黄疸"、"腹痛"等病症范畴中,病位虽在肝胆,与脾胃功能的失调亦密切相关。其主要病机为肝胆疏泄失司,或湿热蕴结,或肝郁气滞,或痰瘀互阻;治疗当以疏肝利胆贯穿始终。
- 许戈林党志博党中勤
- 关键词:胆石症
- 党中勤治疗肝硬变腹水经验被引量:1
- 2014年
- 党中勤教授治疗肝硬变腹水重视病因病机分析,精于辨证施治,用药精准,并倡导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认为该病的根本病机为肝、脾、肾三脏俱衰,主张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
- 党志博韩暄赵阳
- 关键词:肝硬变腹水多途径给药
- 风药治疗黄疸的理论探析被引量:9
- 2020年
- 风药是指味辛、性轻,有升、散、透、窜、行等特性,具有发散透邪、祛风除湿、平息内风、疏通气机、通关利窍等作用的一类药物。黄疸是以身、目、小便黄染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因其主要由于湿邪为患,故病程多迁延难愈。中医认为风能胜湿,风药具有祛湿化痰、疏肝利胆、活血通阳以及引经增效等作用。中医文献研究及临床观察均表明,在黄疸病治疗中,针对其病因病机及临床特点,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加入豨莶草、川芎、刘寄奴、桂枝、徐长卿等相应风药,可以加速黄疸消退。因此,进一步探讨风药治疗黄疸的理论机制及用药规律,可为黄疸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 党中勤姚自凤梁慕华党志博
- 关键词:风药黄疸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临床研究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观察茵虎退黄方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hepatitis B virus-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1)营养支持疗法:血浆白蛋白低于30 g·L-1者,给予同型血浆200 m L、体积分数20%人血白蛋白50 m L(两者交替应用),均每周2次,静脉滴注。(2)保肝治疗: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0 m L,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120μg,分别加入体积分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每日1次。(3)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分散片0.5 mg,口服,每日1次。(4)人工肝支持治疗(血浆置换):每次置换新鲜同型血浆2 000 m L,每周1次,若血清总胆红素低于正常高限值10倍,即停止人工肝治疗。(5)并发症防治:合并感染者及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积极预防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及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茵虎退黄方(茵陈45 g,虎杖30 g,赤芍30 g,茯苓30 g,猪苓20 g,炒白术20 g,郁金20 g,车前子30 g,玉米须30 g)治疗。腹部胀满甚者加大腹皮30 g,炒莱菔子30 g;纳差者加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各20 g,焦谷芽20 g,便秘甚者加麻子仁30 g,生大黄9 g;有齿鼻衄血或皮下瘀斑者,加仙鹤草30 g,三七3 g;有神志异常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每日1丸。以上中药配方颗粒由深圳三九医药贸易有限公司提供。两组患者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血清肝功能指标如总胆红素(serum total bilirubin,TBIL)、谷丙转氨酶(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acetic transaminase,AST)、血清白蛋白(blood 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等指标改善情况,以及其他生化学指标如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血氨(blood ammonia,AMON))、内毒素(endotoxin,LPS)、肿�
- 党志博党中勤王宇亮赵长普王红霞席玉红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 女性更年期综合症的中医理论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更年期综合症又称围绝经期综合症,是由于卵巢功能退行性改变、脑垂体功能亢进、雌激素水平低下导致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传统中医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对于本证候的病因及治疗总结了宝贵经验。
- 韩暄张炜悦党志博
-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症病因中药
- 消癥止痛膏穴位贴敷不同时间对肝胆疾病胁痛疗效的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观察消癥止痛膏贴敷时间的长短对缓解肝胆病患者胁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在该科住院的肝胆病胁痛患者180例,按就诊顺序及1∶1∶1分配原则随机分为贴敷4 h组(4 h组)、贴敷8 h组(8 h组)和贴敷12 h组(12 h组)各60例。3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比较不同贴敷时间缓解胁痛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止痛疗效比较:8 h组止痛疗效明显优于4 h组(P<0.05),与12 h组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2证候疗效比较:8 h组患者证候疗效明显优于4 h组(P<0.001),与12 h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肝功能疗效比较:3组肝炎患者在肝功能(ALT、AST、TBIL)改善方面,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在改善ALT、AST方面,8 h组及12 h组均优于4 h组(P<0.05)。4在降低门静脉内经、脾脏厚度及胆囊壁厚度方面,8 h组、12 h组与4 h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8 h组与12 h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5安全性观察:8 h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12 h组(P<0.05),与4 h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癥止痛膏能够有效消除肝胆病患者胁痛症状,加速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促进肝胆病患者肝胆脾彩超病变改善;穴位贴敷时间以8 h为宜,贴敷时间过短不能充分发挥疗效,贴敷时间过长不仅不能增强疗效且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 王红霞党志博赵长普党中勤席玉红
- 关键词:肝胆病胁痛
- 益气养阴解毒法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被引量:4
- 2018年
- 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related anemia,CRA)是肿瘤患者常见的伴随疾病。CRA的治疗目前主要以西医治疗为主,包括输血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治疗。西医治疗虽有疗效,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比如多次输血易引起过敏反应并存在病毒感染的风险,EPO治疗可能导致血栓等问题。笔者认为CRA的基本中医病因病机是脾肝肾亏虚、气血两亏,根据其基本病因病机,围绕"气虚则补、血虚则补、气病治血、血病治气"的治则,笔者认为其治疗当从健脾益气、滋养肝肾之阴及解毒化瘀3个角度入手。
- 党志博刘晓利刘晓利王欣慧江宇泳江宇泳王宪波
- 关键词:肿瘤相关性贫血健脾益气法解毒化瘀法
- 胰为奇恒之腑理论探析被引量:8
- 2020年
- 胰(腺)类似胆腑,属中空有腔的器官,而具有六腑的功能特点;胰(腺)附于脾脏,内藏精汁,与五脏“藏精气”的功能特点相似,胰(腺)排泄胰液入肠道以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胰(腺)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应为“奇恒之腑”。在生理上,胰胆协同,胆汁、胰液共同排入肠道以促进饮食水谷的消化和吸收;胰肠相通,胰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与六腑功能相似,因此,在胰病的治疗上应重视清胰通腑之法。
- 党中勤马利节党志博许向前
- 关键词:奇恒之腑